舞劇《劉三姐》:創新演繹經典,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
“山中只見藤纏樹,世上哪有樹纏藤,青藤若是不纏樹,枉過一春又一春?!倍炷茉數纳礁璋殡S著劉三姐與阿牛哥的故事在幾十年的時間里傳遍大江南北。源自民間傳說、采集歌舞精粹的風光音樂故事片《劉三姐》于1961年公映以來,黃婉秋老師塑造的劉三姐形象深入人心。勤勞勇敢、善良美麗的“壯族歌仙劉三姐”,不僅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認同和喜愛,而且作為廣西乃至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之一,在世界華人中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建設壯美廣西 共圓復興夢想”重要題詞精神,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定文化自信,南寧市集中力量打造了舞劇《劉三姐》。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該劇將開展全國巡演活動,其中,首站定于2019年5月22日19:30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演出,向首都人民獻上廣西南寧文藝新作品,多角度、立體式展現新時代壯美廣西新形象,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廣西故事,傳播好南寧聲音。
舞劇《劉三姐》作為“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扶持項目”、“南寧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扶持項目”,由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指導,中共南寧市委員會宣傳部、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出品,中國舞蹈家協會、廣西舞蹈家協會支持,南寧市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創排演出。該劇邀請國內藝術名家與南寧本地文藝力量進行融合創作,由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著名編劇馮雙白擔任編劇,國家一級導演、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丁偉擔任導演,國家一級導演、南寧市舞蹈家協會主席李紫君擔任副導演,著名表演藝術家、電影《劉三姐》女主角黃婉秋擔任藝術顧問。主創團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用明德引領風尚,把高質量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用心用情、敢于創新,充分挖掘經典故事的傳統文化底蘊,結合當代審美 、文化精神和價值取向,首次以舞劇形式創新演繹“壯族歌仙劉三姐”,再現經典傳奇,著力塑造全新的善舞的“劉三姐”藝術形象,展現廣西民族文化魅力。
全劇創新以山歌作為舞蹈創作素材,豐富、優美的舞蹈語匯,講述跌宕起伏的故事、塑造人物性格、抒發內心情感,精彩的演繹引人入勝。劇中保留了大量經典的山歌唱段,以富于浪漫氣息的舞蹈表達出歌中的意境,同時加入壯族的民族文化符號,例如桂劇中的“打棍出箱”技藝,令觀眾耳目一新。舞劇《劉三姐》在人物形象、舞蹈風格、音樂創作等方面也透露出鮮明的時代特色,引入了流行音樂和街舞等潮流藝術,處處洋溢著“青春”和“時尚”的氣息,打造了這一場“青春版《劉三姐》”。
自2018年9月首演以來,舞劇《劉三姐》佳音頻傳:受邀以桂港兩地專業文藝院團合作演出的形式,在位于維多利亞港畔的香港文化中心連演5場;獲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獲獎提名;于2018年國慶節期間亮相央視綜藝頻道《舞蹈盛典—2018國慶舞蹈精品展演》,于2018年12月亮相國家大劇院《舞典華章—2018中國舞蹈年度巡禮》活動。
“舞劇《劉三姐》在精神與氣質上與經典一脈相承,但在表達方式和表現形式上做出了自己的探索。相比于以往的“劉三姐”作品,舞劇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角度,呈現一個青春、美麗、靈巧,同時又是一往情深的全新的“劉三姐”形象,貼合當代年輕人的審美觀念,吸引青年一代對傳統文化的關注?!?mdash;—編劇 馮雙白
“舞劇《劉三姐》是獻給廣西父老鄉親及全國人民、全世界華人的一部用心之作,期望通過這部作品把壯族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民族文化傳遞給觀眾。” ——導演 丁偉
“歌仙”已經成為了劉三姐的代名詞,而劉三姐與阿牛哥也成為唯美愛情的典范,在舞劇《劉三姐》中一個全新的藝術形象呼之欲出,2019年5月22日,天橋藝術中心舞劇《劉三姐》,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邀您一起共賞“歌仙”芳華。
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扶持項目
南寧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扶持項目
舞劇《劉三姐》
5月22日19:30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指導單位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出品
中共南寧市委員會宣傳部
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支持單位
中國舞蹈家協會
廣西舞蹈家協會
演出
南寧市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
主創團隊
編 ?。厚T雙白
導 演:丁 偉
副 導 演:李紫君
執行導演:李 莎 饒國晶 楊立童
主 演:王 倩 劉 迦
作 曲:李滄桑
舞美設計:劉 罡
燈光設計:劉 寧
服裝設計:麥 青
編 導:李 超 王 竹 李 瑩 李 皓 孫夢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