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楊超(超哥)、恩澤、楚紅城、山杉、蔚翠、馬麗
左起:朱德冬(小溪)、馬麗、恩澤、楊超(超哥)、山杉、楚紅城、蔚翠
煙雨隨風去 雅詩賦云來
——北京詩社紫竹院采風側記
作者:蔚翠

左起:朱德冬(小溪)、馬麗、恩澤、楊超(超哥)、山杉、楚紅城、蔚翠
煙雨隨風去 雅詩賦云來
——北京詩社紫竹院采風側記
作者:蔚翠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王維寫這首《竹里館》的時候,并不知道2019年8月11日的琴音,是紫竹院的一場綿綿細雨。
當天下午,北京詩社社長楊超和詩社成員蔚翠、恩澤、楚紅城、小溪、山杉、馬麗、曾金勝等,在立秋之后難得的一場陣雨中匯聚紫竹院,觀荷賞竹,臨水問詩,開啟“新京派”詩歌第21次直抵京城生活深處的采風活動。
紫竹院,因為明清時期湖邊曾建“福蔭紫竹院”而得名,“三湖兩島一堤”的布局精巧而獨特。其中,五座拱橋把湖、島、岸連在一起,橋、廊、亭、榭,自然成景,竹林聽雨更有別樣韻味。
詩人們沿著荷堤、長廊一路前行,一步一景,美不勝收。古樹、假山、蘭草,以及望不到邊的荷塘,粉紅的花瓣被雨水浸潤,斜斜地倚著花冠;晶瑩的水珠汪在荷葉間,將雨的痕跡顯露無遺。從公園里一大片竹林中穿過,一層層幽深的竹葉中,清瘦而筆直的竹子高過頭頂。竹林遮天蔽日,清涼怡人,沿著甬路穿行其間,美好的感受難以忘懷,令人流連忘返。
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詩人們還參觀了“紫竹院大運河歷史文化展”,本次展覽以大運河文化帶為契機,展出大量古籍、圖案、奏章、文物、模型等。展覽分追溯中國大運河歷史,介紹大運河從南到北的發展歷程,大運河與紫竹院的關系,以及歷史故事、建筑文化等等,內容豐富獨特,詩人們饒有興味。作為活動重要內容,“新京派”詩歌創作研討和現場詩歌朗誦等,形式活潑、內容多樣,頗有竹林遺風。
快樂的采風活動中,大家收獲頗多,心中的詩句如新筍破土而出,像紫竹枝繁葉茂。看北京、寫北京、愛北京,通過典型場景和物件為北京留下詩歌的歷史,用筆和雙腳繪制一幅詩歌地圖,詩人們說,這是落實習總書記“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具體實踐,也是頌揚新時代、喜迎祖國七十華誕義不容辭的責任。
北京詩社微信管理團隊
主編:
楊超
副主編:
蕭蕾、恩澤、蔚翠
監制:
小溪
編輯:
娜仁朵蘭、張遠、小溪
beijingshishe
作者:蔚翠
來源:北京詩社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MTEyNTMxMg==&mid=2653396750&idx=1&sn=296cc28383e87d5bffc2be0b6e502600&chksm=f2c36da1c5b4e4b7f608b32d9b043b1f083ac93c177fea51d8dcd100535f6e71103b4f11ff98&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65624427527&sharer_shareid=a445f97a4af1cf909bc66f198c558d70&pass_ticket=6McLMcFFdK%2FRTgJn8uD8L4o6khtaErvmE9o6JS5kFW2%2FISa9bPIHHQ2AlFAj2djy#rd
主編:
楊超
副主編:
蕭蕾、恩澤、蔚翠
監制:
小溪
編輯:
娜仁朵蘭、張遠、小溪

beijingshishe
作者:蔚翠
來源:北京詩社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MTEyNTMxMg==&mid=2653396750&idx=1&sn=296cc28383e87d5bffc2be0b6e502600&chksm=f2c36da1c5b4e4b7f608b32d9b043b1f083ac93c177fea51d8dcd100535f6e71103b4f11ff98&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65624427527&sharer_shareid=a445f97a4af1cf909bc66f198c558d70&pass_ticket=6McLMcFFdK%2FRTgJn8uD8L4o6khtaErvmE9o6JS5kFW2%2FISa9bPIHHQ2AlFAj2djy#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