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位詩人詩集在韓國出版
近日,中國五位詩人王長征、王桂林、倮倮、董海焱、楊北城的個人詩集在韓國海風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儀式定于9月8日上午9時在韓國首爾地球村中心國際會議室舉行。
在中韓深度的文化交流中,詩歌是靈魂的互訪與深交。本次應邀在韓出版詩集的五位詩人,均是在中國當代詩壇有突出表現的詩人,他們分別居于自己的故鄉,并表現出迥異的詩學追求,不論從精神維度還是修辭技法都有獨特的文本貢獻。
王長征是一位來自魯北平原的詩人,他的詩學自信與寫作自覺,使他成為漢語詞根的追蹤者,他不滿足于新詩百年的淺度傳統,而是力圖破除新詩與古典傳統的承接障礙。新世紀以后,他提出了“本源寫作”的觀念。即守住當代而回溯源頭,打開身體而回到人心,打通以西方翻譯語言為主的當代漢語詩歌與中國古傳統的脈絡,試圖書寫“有根的中國詩歌”。
王桂林來自黃河口,他的詩低調沉潛、隱忍不屈,他的詩中之象與黃河血脈相連相依。
倮倮生于湖南居于廣州,他是一位實業家的詩人形象,歷史上湖南乃有奇氣之國,深山大澤,實產龍蛇;而廣東深染嶺南之化,采中原之粹,納四海之新。他的詩也無疑帶著這種追新求奇之風,使他的詩從財富的泥沼中脫穎而出,這正是中國社會之現狀與詩人之存在的一個度量,這個量度同樣標識出一個詩人與生存層面的距離與深度。和光同塵,道器并舉,他不回避琳瑯滿目的商品世界,志在要替萬物說出它們自己的秘密。
中國的民間依然存有極具真氣的操守與智慧,并且在生生不息地滋生和流傳。他們有的是始終拒絕,有的是無緣進入主流詩壇和權威敘述。董海焱就是這樣一位隱在的詩人,他生活在江蘇常州,他在詩壇無聲無跡,聞所未聞,然而他的詩歌寫作卻具備特殊的品格。董海焱勇以中西歷代經典入詩,千條萬秩,絲絲入扣,又契于本我,透出中國民間厚重又茁壯的詩性狀況。
楊北城祖籍江西南康,出生成長于黑龍江,現居北京、南昌。他身居現代化都市,卻去追慕古人的生活,用一顆怵惕惻隱之心與他們的名仕對話,其鄉村生活經驗,使他一生都要做一個“打鐵的人”。而唯有詩歌,使他把這多角色同時居為己有。
據悉,此次五位詩人作品在韓國出版,是詩人馬彥聯絡促成,擔任翻譯的是韓國中央大學碩士、《東北亞新聞報》副總編李多研。
來源:中國作家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826/c403994-3131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