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副主席汪政發表講話

首屆當代中國作家書畫邀請展在江蘇太倉成功舉辦
11月15至17日,由《揚子江》詩刊、《中國文藝家》、太倉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首屆當代中國作家書畫邀請展在江蘇太倉成功舉辦。汪政、唐曉渡、子川、楊克、曉華、陳危冰、陸健、程維、雁西、張況、王桂林、陳忠村、三色堇、娜仁琪琪格、施施然、王長征、葉哲敏等著名學者、詩人、評論家帶著自己的書畫作品參加了本次展覽。
11月16日上午,首屆當代中國作家書畫邀請展開幕。開幕式由太倉市作家協會主席龔璇主持。太倉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楊喜良致歡迎詞,太倉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朱強介紹策展情況,參展嘉賓代表、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陸健發言。隨后,江蘇省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副主席汪政發表講話。汪政充分肯定了此次展覽的意義。他說,中國古代有詩書畫同源的傳統,后由于分工等原因,三者各自成為專門化的藝術;雖然當代藝術在材料、技法上進步很大,復制技術也使藝術傳播和普及大幅度提高,但客觀上講,分工形成的文學從書畫藝術中的撤退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書畫藝術的文化品格與精神價值的降低,因此,現在應重新強調詩書畫的結合。這方面,文學大有作為,也應有所擔當。汪政在講話之后宣布首屆當代中國作家書畫邀請展正式開展。與會嘉賓參觀展覽,并合影留念。
11月16日下午,本次活動舉行了文人書畫學術研討會。研討會由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文藝家》雜志執行主編雁西主持。與會嘉賓暢所欲言。陸健強調臨帖之重要;而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副主任、《作品》雜志社社長楊克強調讀帖之時和之后的化用,并認為文人書畫與單純的書法家、畫家作品相比,更重要的是與自己創作的內容相結合,而不是模仿書畫大家。唐曉渡回顧了自己的習書經歷,并批評了與文人書畫相對立的“展覽體”,認為“文人”書畫重在“人文”精神,風骨第一。子川認為,文人在古典中國是“琴棋書畫詩酒花”一類的復合式存在,人工智能雖然可以創作,但是培養不出這種復合式的文人。施施然作為美術專業出身的創作者,從另一方面提醒,文人書畫在“文人”之外也應注重不斷提高書畫藝術水平。程維、張況、王桂林、三色堇、娜仁琪琪格、王長征等也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研討會由龔璇總結。
11月17日上午,與會嘉賓赴沙溪古鎮參觀、采風,尋找創作靈感。此外,吉狄馬加、歐陽江河、丁捷、張爾客、車延高、雷霆、張洪波、瀟瀟等著名詩人的書畫作品也參加了此次展覽。本次活動在和煦的午后陽光里圓滿結束。
來源:揚子江詩刊
作者:顧星環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TQ3NzUzNg==&mid=2652454635&idx=2&sn=49c2917b8f3f7bc738297c8b65e34ec0&chksm=8bf7c624bc804f32cd976e19b005f836a31f73f56450361be4bdce411110282acddec4914c71&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74136456401&sharer_shareid=42740de13988271265f5cd0af2e10535&pass_ticket=8O2npmzdxFAAKw1WT0JiOkOIng%2Fvv0LK8Cl%2B2W2dujtGzZx5Zw2Vjp0XY6C66uTL#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