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鹿文學,問鼎校園
——第二屆青聯杯征文大賽頒獎典禮圓滿落幕
11月9日下午3點,由青年文學聯盟等主辦的第二屆青聯杯北京大學生征文比賽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此次參與承辦征文大賽的高校文學社主要有中國傳媒大學青果文學社、中國農業大學摯友社、首都師范大學唳天文學社、中華女子學院犀牛角文學社、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聽雨軒文學社等12所。大賽評審組由北京微電影行業協會會長冰峰,磨鐵圖書公司童書主編汪玥含,人民日報出版社中小學生讀物編輯中心主任陳紅,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撰稿人、編劇何南,美文作家作家林夕,晨光出版社閱讀推廣中心副主任李彥池等老師組成。
本次大賽自9月13日啟動,全程歷時兩個多月,共有來自北京市三十余所高校的1082篇參賽作品,截至10月25日由12所高校文學社初選,其中104篇大學生文學作品脫穎而出。最終于11月3日-11月5日由大賽評審組終選的13篇作品突出重圍。

來自12所高校的文學社編輯們參加的第一次稿件評選會
當天下午,頒獎禮由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系本科2017級張雅文同學主持,王旭明、李桂杰、林夕、葦楓、曾小亮等作家,以及音樂制作人、歌手蔣山參加了本次活動,并為同學們進行頒獎。
活動中,林夕、葦楓、曾小亮就現場同學的提問與大家作了互動分享,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當下的微博金句?”和“網絡文學的未來”等熱點問題,在談到網絡文學時,嘉賓們普遍認為“以后所有的文學都是網絡文學,但不是所有的網絡文學都是文學”。
在文學沙龍環節,王旭明、李桂杰等與同學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就“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高考作文的功利性是否有利于文學的發展”等問題做了深入探討。王旭明認為,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本身沒有清晰的界限,優秀的文學作品大都在嚴肅中夾雜著通俗,又在通俗中帶著幾絲嚴肅的成分。

王旭明老師頒發了本次大賽的一等獎,獲獎的作品是來自中華女子學院犀牛角文學社的宋宣臻的短篇小說《永不褪色的鋼筆》

蔣山老師演唱《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和《怎么辦》
最后,嘉賓老師們與獲獎選手合影留念,并為現場來自三十余所高校的大學生們贈書簽名。本次大賽所有獲獎作品都將收錄于《2019年第二屆青聯杯征文大賽作品選》中并在各大高校公益贈送。
從靈感到作品這是一個漫長而艱險的旅程,校園文學植根于廣闊的文化土壤,記錄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和夢想。它可以以任何一種形式產生和傳播,近些年來,我們甚至可以看到它已經開始融入舞臺,變成話劇,影響了越來越多的人的生活。本次第二屆青聯杯征文大賽的舉辦,其目的就是讓文學走進更多的人的生活,讓更多的人了解文學,用文學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思想火花。校園文學的腳步將不止于此,類似的文學活動還將陸續在各大高校間展開。
來源:青年文學聯盟
作者:陳南鍔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120/c403994-31465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