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詩人》詩刊評出2019天津詩歌界最具中國影響力詩歌事件
(1)
2019年1月,《段光安詩選》漢英文對照版由天津大學出版社于出版發行;《段光安詩選》阿拉伯語版,由阿爾及利亞自由出版社于2019年1月出版發行,是阿爾及利亞第一部漢語當代詩人詩歌集;《段光安詩選》羅馬尼亞語版由羅馬尼亞亞瑟出版社于2019年5月在羅馬尼亞出版發行,這也是該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漢語詩歌譯集。《段光安詩選》在2019年內分別獲得第五屆中國當代詩歌獎(2017-2018);第十七屆黎巴嫩 “納吉•阿曼國際文學獎”(2019);第二十八屆“東麗杯”全國魯藜詩歌獎的詩集類一等獎。
(2)
2019年3月18日,大型紀錄片“時光深處的《天津詩人》”攝制組正式開機。總導演王宏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導演過《天津皇會》《風箏魏》《河北梆子》等多部大型紀錄片。他說:我要感謝紀錄片的主角、《天津詩人》總編輯羅廣才先生及其家人和眾多的支持者。我們要呈現的是關于時光浮萍深處的詩意的力量,我們要用鏡頭幫人們發現、找回輕易就忽視的卻是最熟悉的這種詩意的力量。這部紀錄片要歷時三年才會面世,攝制組的制片人傅旭杰、攝像師韓曉江和范亞宸。
(3)
2019年6月1日,由中國防災網主辦,中國馬鎮旅游度假區承辦的第七屆“赤子詩人獎”在承德豐寧縣的中國馬鎮旅游度假區舉行盛大頒獎儀式。具有探索精神的天津詩人朵漁獲獎。河北省作協副主席郁蔥等200多名來自北京、河北、山東等地的詩人和評論家及當地詩歌愛好者參加了活動。 朵漁1973年出生于山東,1994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現居天津。曾獲華語傳媒文學大獎•年度詩人獎、柔剛詩歌獎、屈原詩歌獎等多種獎項。著有詩集《追蝴蝶》《最后的黑暗》《危險的中年》等。
(4)
2019年7月27日,由天津市問津書院、天津市河北區文聯共同主辦的“巷肆書香——《問津疏影.詩歌卷》首發式暨問津疏影詩會”在問津書院三樓學海堂舉行。由詩人、《問津疏影.詩歌卷》主編羅廣才主持。由《問津疏影.詩歌卷》的天津本土作者代表和特邀的天津文學藝術界的嘉賓三十余人出席了詩會。天津問津書院理事長、天津市河北區文聯主席、天津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王振良教授,天津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王忠琪,天津市魯藜研究會會長段光安,天津市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天津市魯藜研究會副會長劉功業,天津市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天津市河北區政協原副主席張景云,天津市魯藜研究會顧問金學鈞,先后致辭或發言。《問津疏影.詩歌卷》作者寧書云、李文艷、孟海英、劉功業,以及天津廣播電視臺雙十優主持人、主任播音員郝娟女士朗誦了《問津疏影.詩歌卷》中的詩歌作品。
由問津書院策劃,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問津疏影•詩歌卷》是天津文史學者王振良教授為紀念問津書院重建五周年籌劃出版的“汛海文叢”中的一冊。四十三名漢語新詩作者以詩歌體裁來為問津書院重建五周年獻禮,歌詠并傳播問津書院重建五周年以來孜矻前行的天津文人志士和鄉賢們的奉獻精神和輝煌成果。
(5)
2019年8月17日,由《中國當代詩歌導讀》編輯委員會、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混語版《世界詩人》雜志社聯合主辦的第五屆中國當代詩歌獎(2017-2018)在重慶隆重頒獎,各大獎項名花有主、實至名歸。本屆詩歌獎最終評選出20位獲獎者。其中天津占兩席。南開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批評家羅振亞,榮獲第五屆中國當代詩歌獎(2017-2018)批評獎;天津魯藜研究會會長、詩人段光安榮獲第五屆中國當代詩歌獎(2017-2018)詩集獎。
“中國當代詩歌獎” 是目前國內獎項門類最全面的詩歌獎項,贏得海內外詩人肯定。自2010年9月開展以來,已連續五屆。歷屆天津獲獎者還有:羅廣才榮獲第二屆中國當代詩歌獎(2011—2012)貢獻獎 ;王士強榮獲第四屆中國當代詩歌獎(2015—2016)批評獎。
(6)
2019年9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群眾文學詩歌創作論壇暨第二十八屆“東麗杯”魯藜詩歌評選頒獎活動在天津舉行。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東麗區人民政府主辦,天津市群眾藝術館、東麗區文化旅游體育局承辦的第二十八屆“東麗杯”魯藜詩歌評選活動通過全國文化(群藝)館系統共征集到897篇(部)作品,其中324篇(部)作品進入復評階段,最終評出東麗文學大獎1名、新人新作獎6名、美麗東麗特別獎10名,單篇類等級獎100篇、詩集類等級獎38部,優秀單位組織獎20個、個人優秀組織獎30名、個人組織獎34名。在此次詩歌創作論壇上,嘉賓和詩歌創作者圍繞群眾文學詩歌創作展開討論。評委會對今年的參賽作品做了總結和分析,認為詩歌寫作進入了多元化寫作和多向度審美時代。
(7)
2019年10月15日,當代著名詩人、天津市魯藜研究會原副會長沙駝先生因病于在天津逝世,享年91歲。沙駝,1928年出生,本名趙朝谷,河北省隆堯縣人。曾擔任天津昆侖詩社顧問兼任《昆侖詩選》和《昆侖詩叢》兩刊主編,從1989至1999年在沒有經費的情況下,他自掏腰包,獨自一人共編輯出版六十期《昆侖詩選》。個人作品發表于《大公報》《詩刊》《新港》《天津文學》《天津詩人》等全國多家報刊;入選《1937——1949中國新文藝大系•詩集》《中國現代千家短詩萃》《中國當代抒情短詩千首》等近百部文學選本。個人傳略被載入《中國當代詩人傳略》、《中華詩人大辭典》等典籍中。著有詩集《駱痕》等多部。
(8)
2019年11月9日,由開封市詩歌學會、開封市凡高美術學校、開封市詩云書社聯合主辦的“《羅廣才詩選》首場分享會”在開封舉行。分享會上,市文聯黨組書記樊城、市詩歌協會會長李雙以及我市的與會詩人先后發言。開封市知名朗誦家賀捷新、陳可潔、潘慧英、賀芳現場朗誦了羅廣才的經典詩篇,為分享會助興。11月10日,由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河南省詩歌學會主辦,河南省愛心基金會承辦,鄭州市殘聯康復中心協辦的《羅廣才詩選》中原分享會在鄭州市殘聯康復中心成功舉辦。河南省作協副主席、河南省詩歌學會會長張鮮明等來自天津、北京、商丘、平頂山等全國各地的文朋詩友200余人參加了此次分享會。《羅廣才詩選》由天詩國際策劃、上海文匯出版社于2019年8月出版發行,被列為“中國詩歌百年名家詩典”書系之一。該書是詩人羅廣才35年詩寫歷程中精選出的122首詩歌,也是詩人公開出版的首部詩集。此次活動分為讀書分享會與作品研討會兩個環節,在詩選的分享會上,河南省作協副主席、省詩歌學會會長張鮮明代表河南詩歌界對羅廣才等天津詩人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從為詩、為人兩個方面高度評價了羅廣才先生。詩集的策劃者、主編中島也談了自己參與編選詩集的整個過程,以及對作者羅廣才認真負責的態度表示了感謝與欽佩之情。在作品研討會上,與會嘉賓紛紛爭先發言,分別從寫作風格、語言藝術、詩人視野、作品深度等各個方面對詩集《羅廣才詩選》給予了中肯的評價和建議。無疑,對于天津、河南兩地的詩人來說,這是一次深醇的文化盛典,更是一次真摯的心靈盛筵,這樣的詩歌交流會將對兩地詩歌創作的進一步發展和提升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9)
2019年11月16日,由天津市作協、天津市文聯等單位主辦的“渤龍杯”第四屆中國•天津詩歌節頒獎朗誦活動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行,文學界、詩歌界的專家、學者、詩人以及天津詩歌愛好者近400人歡聚一堂。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陳浙閩出席并致辭。老同志肖懷遠、散襄軍、李泉山出席。來自美國、西班牙、愛爾蘭的著名詩人也應邀出席。
(10)
2019年11月23日,“靈性的回歸——中國當代詩人繪畫巡回展”亮相津門,在智慧山藝術中心燃情揭幕,將詩人畫展的流動美感與天津文化的開放包容相合,為天津的藝術愛好者們享受繪畫和詩歌的雙重意境打造出一個夢幻而又充滿哲思的空間。詩人多多、許德民、潞潞、車前子、馬莉、李云楓作為參展詩人的代表出現在會場。作為國家藝術基金扶持的文化公益項目,“靈性的回歸——中國當代詩人繪畫巡回展”在策劃團隊的帶領下先后走過北京、太原、青島、深圳、揚州,每一站所營造的詩與畫的氛圍各有特色、各具影響。此次天津站,被出品人張莉女士稱為“收官大展”,其在致辭中說:“(詩人畫展)歷時一年半,從北到南、從東到西,終于在天津劃了一個完美的句號。畫展集聚了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他們的疊加就構成一部詩歌史。
(11)
2019年12月4日,湖北《荊州晚報》壟上詩薈269期 “中國地域詩歌推薦之四:天津詩群詩選”,推出了段光安、朵漁、蕭沉、湯文、劉功業、包宏綸、胡慶軍、金學鈞、劉萍、張敬賢、杜康、子涓、卜文雅、羅廣才等14名天津本土詩人作品。《壟上詩薈》是《荊州晚報》創辦于2014年6月3日的一個真正屬于詩人自己的詩歌品牌欄目,已成為中國詩壇一個重要的詩歌發表陣地。
(12)
2019年12月21日下午14:00,“2020第六屆中國詩歌春晚天津會場暨《羅廣才詩選》作品朗誦會”在天津市河北區河北新聞大廈一樓演播大廳隆重舉行,這是2020第六屆中國詩歌春晚全球近60會場的首場。本次晚會由中國詩歌春晚組委會、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天津市魯藜研究會、京津冀詩歌聯盟聯合主辦,天津市政協原副主席、天津市文化產業協會會長曹秀榮和天津市魯藜研究會首席顧問、《天津詩歌雙年選》主編胡元祥先生在致辭。來自京津冀的詩人、專家、學者、詩歌愛好者300余人會聚一堂,聆聽了穆旦詩作《冥想》、魯藜詩作《泥土》、林希詩作《春天》、段光安詩作《母親,曠野二月蘭》等經典名篇的吟誦;欣賞了詩人羅廣才創作的《每逢佳節》《在唐布拉草原,我不會是過客》《為父親燒紙》等代表詩作,充滿文學火熱激情的詩歌朗誦會在寒意濃濃的冬日給人們帶來一片暖暖的詩意。
2019年12月21日下午16:00,《羅廣才詩選》作品研討會由著名詩人、中國詩歌田野調查小組組長、《中國詩歌排行榜》主編周瑟瑟主持,圍繞《羅廣才詩選》進行探討詩人羅廣才與詩結緣的創作經歷與精神表達。與會的詩人、專家、學者圍繞文匯出版社出版的《羅廣才詩選》及羅廣才的詩歌創作歷程、詩歌藝術進行了認真的研討和交流。大家認為,羅廣才從15歲開始寫詩,“三十年磨一劍”,以中國“詩界礦工”的頑強執著精神終于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詩集,以獨特的詩歌風格奠定了在中國新詩壇的的地位,以“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寫千首詩”的苦學不倦、創作不輟的精神贏得了中國現代“游吟詩人“的桂冠;同時獨自一人創辦了立足天津,面向整個華語世界的純詩歌刊物《天津詩人》,并將其打造成了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詩歌刊物。羅廣才的內心敏感豐富,一直堅持以詩記錄靈魂風景、歲月聲音的赤誠,擅長以日常生活入詩,詩作情韻優美,以點點滴滴的自我感受鑄成詩篇,富有極強的時代感和極高的藝術感染力。
《天津詩人》詩刊編輯部
2020年1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