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茍筱霞(筆名:雨落江南)

隴縣作家茍筱霞詩集《走過四季》、散文集《人間如此美好》出版
近日,隴縣作家茍筱霞(筆名:雨落江南)詩集《走過四季》散文集《人間如此美好》由團結出版社出版發行。
作者簡介:
雨落江南,本名茍筱霞,大專學歷。曾就職于陜西省隴縣水土保持工作站,工程師。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寶雞市作家協會會員、寶雞市金臺區作協理事。詩歌、散文、隨筆、評論、小小說等作品散見于多種報刊、網刊、微刊,詩歌、散文曾入選幾種選本,獲過幾個小獎。詩集《走過四季》、散文集《人間如此美好》于2020年5月由團結出版社出版發行。現為微刊《在水一方詩刊》主編。
附:
一個水保人的奮斗圖
文/王興忠(青島)
在中國西部散文學會山東分會香山高研班上,意外地聽到了雨落江南(即茍筱霞工程師,簡稱茍工)朗誦的自己的詩作—《走過四季》,會場安靜極了,待茍工朗誦完畢,立即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吃飯時,我們恰好同桌。我說了一句真心話,“我喜歡這種風格的詩”,并且請她把原詩發給我,她愉快地答應了。她是雷厲風行的人,飯后,很快發給了我。
原詩全文如下:《走過四季》
——靜靜地/我就要走了/已沒有二十四年前/我來時那樣熱情激蕩/我曾經以為/當告別的一天來臨/我會面帶微笑,走得異常瀟灑/可還是不爭氣地濕了眼眶/整整二十四年的時光/從風華正茂到兩鬢染霜。
我也曾經青春靚麗/可如今/我已經老了,走不動了/腰腿經常疼痛/我的皮膚又黑又粗糲/那是長年風吹日曬/給我的特別獎賞/平日里,我不喜歡穿裙子/其實/我也愛美啊/只是,穿著飄逸的裙裝/不方便去施工現場。
工地的日子沒有風花雪月/只有肩負的責任、安全和工程質量/我下工地專用的包包里/常備著三件“寶貝”/相機、風油精和創可貼/相機用來拍攝“影像資料”/風油精用來對付工地肆虐的蚊蟲/有時/尖利的酸棗刺扎進腳底,鮮血直淌/這時,第三件“寶貝”創可貼/及時派上了用場/也有時/新買的褲子剛穿第一天/就破得“光榮下崗”。
那一年的一個午后/在遠離公路遠離村莊的野外/我和同事坐在空曠的山梁上/聽著呼嘯的西北風響/午飯,是三人分吃的一塊干糧/也曾經/掉進秋末冰冷的河水里/凍得全身顫抖/淚水滴落進河水里/隨著水流靜靜流淌/還有那/酷暑遮陽的草帽、耐磨的牛仔褲/下工地穿的運動鞋/是四季不變的“時尚”。
明天/我就要走了/整整二十四年的時光/職業已不再是單純的謀生手段/傾注的是我半生的心血/太陽曝曬過、風刮過、雨澆過/我的皮膚變得粗糙異常/骨骼卻變得比男人堅強/做個詩人,是我曾經的夢想/我知道/做個優秀的詩人,需要有大愛/我也有大愛啊/只是我的大愛,早已伴隨/我的青春、我的夢想、我的激情/我的淚水、我的歡笑、我的汗水/一點一滴灑遍故鄉的/溝壑茆梁/可做為一名水利工程師/我有資格挺直了脊梁說/“我是稱職的”。
默默地/我就要走了/已沒有二十四年前/我來時那樣熱情蕩漾/細數二十四載流逝的時光/那些從來不曾說出口的酸甜苦辣/早已長進當年流域治理時/種下的樹上/每年,當槐花掛滿山坡/你會聽到我 迎接日出時/在風中發出的清響。
老家/曾是我一直嫌棄的地方/可如今/我卻深愛著我的故鄉/因為、因為啊/水保人的四季,是我用雙腳/一步、一步、一步丈量。
今天/我把所有酸甜苦辣/全部裝進行囊/封藏/期待有一天/能釀出美酒的醇香/溫暖來世的滄桑……
首先,是“水保人”(做水土保持工作的人)的稱謂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在給高三畢業生填報高考志愿時,為考生填報過“水土保持專業”,知道該專業是培養從事水土保持工程項目前期工作、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實施水土保持預防監督與行政執法和進行水土保持科學實驗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我一般不輕易為考生填報此專業,尤其是女畢業生。但是,有的考生分數不夠高,為了能進本科院校時,或者家里有人在農業局工作,一旦讀研后,當時可以直接錄為事業編,我會根據考生要求為其填報。但看見茍工是個女同志,并且長期在野外工作,所以,引起了我的高度注意。
其二是該詩響亮的音節吸引了我。現在,有的新詩是不押韻的,并且很有市場。而茍工的這首詩,全詩都押了一個韻,即很響亮的“方韻ang”,這響亮的音節,流淌著格外的韻律美,也就特別容易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加強了感染力。艾青是提倡新詩要押韻的,他說:“我同意魯迅的主張,押大致相同的韻,廢古韻,以現代語言的發音押現代的韻。”
艾青的詩講究韻律,有些較長的詩都是一韻到底的。艾青的詩韻,押得自然,靈活,押得不見痕跡,造成一種獨特的氣韻和節奏。茍工的這首詩,就是一韻到底的。
其三是真實的經歷、真實的感情,巧妙的結構也是吸引讀者的重要手段。該詩從告別崗位說起——依次回憶工作經歷——又回到告別崗位時的想法,這種結構,給人以清晰的線索,能讓讀者跟著作者走。真實,尤其是感人的巨大力量。如,她也想穿美麗裙裝,但工作不允許;她也感到過苦累,工作在遠離公路遠離村莊的野外,伴著呼嘯的西北風,午飯,是三人分吃一塊干糧;也曾經流過淚,“曾經掉進秋末冰冷的河水里,凍得全身顫抖,淚水滴落進河水里,隨著水流靜靜流淌”……
艾青也是主張寫詩要有赤子的真誠,感情真摯的人,他認為這樣的詩才是動人的最根本的要素。茍工的這首詩,寫得真誠,感情真摯,不是硬寫出來的,不是空泛的蒼白的,沒有半點做作,所以特別感人,讀者可以再讀讀她的詩,因為詩本身就是最好的見證。
(本文作者王興忠,1969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青島著名作家。曾在《文匯報》《中國教育報》等報刊上發表文章300余篇。高考志愿填報專家,現為青島市作協會員、青島市詩詞學會會員、青島開發區作協理事、城陽作協會員、西部散文學會會員、青島子衿詩社會員、山東老干部詩詞學會會員、西海岸新區網絡作協會員、東夷文學社社員、在水一方詩社社長、總編。)
詩集《走過四季》節選
1)云南的春天
雨落江南
我在彩云之南
給你寄回一個春天
包裹很輕
里面盛滿了
晨露、清風、花香、鳥鳴
幾朵七彩祥云
還有一縷思念
只有愛和詩
“是人間的藥”
可治愈一切憂傷和陰暗
春天如此美好
還有什么煩惱
是放不下的牽絆
2019.2.23
2)白鶴坪
(一)
想去白鶴坪
租一所房子,不必很大
但一定要正對南山
且門前有小溪潺潺
也不必學陶淵明
去南山下種菊或種菜
那滿山的桃花、杏花、珍珠梅
還有不知名的各種山花
都是我的私人花園
遍地的山野菜,便是我家的菜園
閑時
邀梅花鹿媽媽來家里做客
品品茶、聊聊天
再領養幾只優雅的白鶴
做我的孩子
向晚
有百靈鳥的啁啾,為春夜催眠
在寧靜的白鶴坪
每一座山
都是我擁有的春天
2019.4.2
(二)
想去白鶴坪
租間房子的愿望
終于實現
經過幾個月的改造,我擁有了
一座土坯房
四周還有木樁籬笆墻的小院
一棵桃樹、兩棵杜仲
幾株粉紅色的薔薇花
和兩分菜苗稀疏的菜園
且門前,確有小溪潺潺
夏夜
兩個人靜靜地坐在土炕上
聽著蛙聲一片
品品茶、聊聊天
幾只優雅的白鶴
就站在籬笆門前
偷聽,只屬于我們兩人的誓言
想必
它們已把我的籬笆院
當成自己的家園
在禪意的白鶴坪
我終于如愿以償地
尋找到
夢中期盼已久的
世外桃源
2019.5.24
(三)
白鶴坪,其實是
隴縣八渡鎮,一個小山村的名字
那里確有白鶴翱翔
有清澈無比的梨林河
潺潺流淌
還有罕見的梅花魚
在河里徜徉
通往白鶴坪的鄉村公路兩旁
兩排高高的白楊
一到夏季,洶涌的翠綠色
讓你誤以為進入了綠野仙蹤
哦,小小的白鶴坪
真的讓人那么迷戀
向往
2019.6.3
3)今 夜
今夜
我的憂傷被流放
一滴淚太輕
載不動愁緒三千丈
今夜
我在千里之外,備好了烈酒
你可曾攜著黃河滔滔濁浪
夢中駕臨我的窗口
今夜
我的靈魂已出走
思念淪陷在你的心坎上
等待救贖
2019.1.21
4)我送給你的詩意,開滿枝頭
每日清晨
我用鏡頭送你詩意
我拍鳥時,鳥兒的歌聲是你
我拍魚時,魚兒吐出的氣泡
是你的呼吸
我拍柳時,柳葉上的露珠
是你思念的淚滴
我拍云時,白云是你飄飄的衣袂
我拍風時,風兒是你打馬歸來時的坐騎
我拍花時,滿樹的白玉蘭
每一朵都是送給你的詩意
2019.3.20
5)此 后
此后
我將告別摯愛過的山川河流
脫下滿身塵灰的衣服
此后
我一直默默守護的山川河流
一定有人替我保護
此后
我將穿上光鮮靚麗的衣服
做個優雅的女人
你看
山綠了 水笑了 花開了
他們在頻頻向我招手
此后
我要做一個詩人
在我深愛的大地上行走
2019.1.14
生活的歌者
——寫在茍筱霞散文集《人間如此美好》出版前夕
張寶林/文
一年一度秋風勁。
性子慢騰騰的亥豬一旦和時序粘連上,也會像撒了歡的野馬,揚蹄一蹦就掠過春夏,撞進了秋天。
秦西,又到了西風帶寒,大雁南飛,菊黃楓紅,五谷噴香的季節。隴州的田野里,金黃的包谷、糜子、谷子、大豆,彤紅的高粱、蕎麥……都收到了混茬,深山里的麥子也開始播種了。坡梁溝塬里熙攘歡歌的莊稼人,還有冒著黑煙“突突”吼叫的拖拉機,把陜甘寧拼接處的這方黃土地,攪騰得沸反盈天。
大概是受了金秋時節熱火朝天的誘惑吧,生于隴山下、長在千河畔的筱霞,也跟著“起哄”趁熱鬧了。秋天是耕者與田地互動的舞臺。土地有情,把沉甸甸的厚禮,送給了手心起皮、額頭流汗、扶犁揚鞭的種田人;農夫有意,把憧憬與希望埋進泥土,期冀來年再有好收成。筱霞不在種地的農人之列,她是以紙為土、用筆作犁,或者說是靠敲擊鍵盤,把喜怒哀樂種在紙上,與同呼吸共命運的眾人分享。這焉能不叫摻和起哄?
筱霞捧給讀者的精神美食,是一本散文集,《人間如此美好》。光這集子的名字里就洋溢著濃濃的詩意,也裝圓了鼓鼓囊囊的正能量,聽了讓人動心,嚼來余味無窮。書中的作品,是她多年來從休閑娛樂乃至吃飯、睡覺、社交里,“省吃儉用”節約時間“作務”出來的。這些文字里,浸潤著她的智慧,滲透著她的辛苦,更散發著勞動果實的醇香……
在《人間如此美好》里,筱霞把80篇作品分為“人間如此美好”“山高水遠”“中年如秋”和“雜文評論”四個部分。“人間如此美好”是筱霞的情感散文,她借寫人、寫事和寫動物、植物、民俗、鄉情、生活瑣事……放飛心靈,表現人的善良秉性、人情的溫暖、動物的親情和生命的頑強、植物的生生不息與作者對生命的珍愛敬畏。“山高水遠”是筱霞的旅游散文,她不但把天水麥積山石窟、延川縣梁家河、太平峪國家地質公園、太白縣老君洞的山水風光寫得熠熠生輝,還把父親的額濟納經歷、自己對云南旅游的憂心、濟南高鐵手包失而復得的欣喜藝術再現于讀者。“中年如秋”是筱霞的一組隨筆,她寫自己的人生得失、敘讀書的樂趣、論愛情婚姻與家庭、談生活感悟,道出的是“我”的質樸見解。在“雜文評論”里,筱霞道出了她對人“身份”的雜感,暢談了她在顧君義詩歌《我以秋風為馬》咂出的味道,這些文體雖不是筱霞的專攻,但因是深思熟慮后之所得,寫得也別有意趣。
咀嚼品味《人間如此美好》,我嘗出了筱霞散文視界廣博、情感真摯、文字細膩的別樣的汁味。大概是因為工程師職業的緣故吧,筱霞以不同于他人的銳敏視覺看山、看水、看人、看事、看社會……別人眼里司空見慣的日常紛繁瑣事,經她那頗具穿透力的犀利目光洞察后,就看出了隱藏在現象背后的實質,就有了“看點”“寫頭”,就成了筆下的優美之作,故使其作品包容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為視界廣博。所謂情感真摯,說的是筱霞散文里的書寫客體,都是她長期耳聞目睹至少是密切接觸過,又經反復醞釀思考生出灼見后才下筆的,作品蘊含著飽滿的肺腑之情,文字看似淳樸無華,但卻極有激情張力,不是那種為寫作而寫的空泛無病呻吟。筱霞是中年知識女性,性格善良,感情豐富,這些優長滲浸進她的散文,就有了對人、物、事件細節記寫及情緒傾注上的致密充沛,讀之入骨入髓,感人至深,此為她散文的文字細膩。
筱霞是歌者,她將自己對人世生活的大愛,傾注于白紙,編織成美文,用清脆婉轉的啼鳴,放歌人間美好,贊美嶄新時代,甘為生活鼓呼,誠為社會吶喊,并借助《西部散文選刊》《陜西水利》《湛江科技報》《登封文學》《嵩山詩壇》等媒介器,放大傳播至遠處,更遠處!
金無赤足,事無盡善,《人間如此美好》也還有提升空間。譬如四個版塊的分割,前三部分以題材而分,第四部分則以體裁分類,難免給人標準不一之嫌;又如書中一些文章,寫作思維發散不夠,作品略顯拘謹,限制了其觸角向更深更遠的空間伸展等。這些雖然是瑕,但對集子的整體質量并無大礙。
《人間如此美好》是一方長滿了芳草與鮮花的美麗濕地,令人流連忘返。我的思緒從這繁花似錦的泥淖里掙脫,是在狠下了忍痛割愛的決心之后。孰料這形而上的家伙不安分得很,剛一拔出就穿過時空隧道飛回36年前的那一端了……
那時,我走出師范校門不久,剛從鄉下調入縣城當時唯一的初中任教。我學的是學理科,教初三化學,也帶初二生物。我的學生里有一位個頭不高、生性靦腆的女生,一雙放射著清純亮光的眸子不停地在講臺與課本間往復掃描,生怕遺漏了點滴知識,她的生物作業做得也十分準確工整。這個女生就是茍筱霞。一年后,我離開講壇,棄理從文干我從小喜好的事去了。她完成學業后在縣水保站工作,當了工程師。
知道她熱衷于文學,才是近兩三年的事。我干了作協主席的差事,辦了個電子文學期刊,頭一年筱霞就有6篇作品躋身,是《隴縣文苑》發表作品最多的寫手。后來偶遇,我方得知她自小熱愛文學,近些年已發表各類作品逾300篇(首),有作品入選多種選本。她還說她要出作品集。真應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老話,我大吃一驚!時隔不久,一沓文稿便出現在我的案頭。
筱霞的《人間如此美好》就要和讀者見面了,可喜可賀!她人在中年,正處于閱歷豐富、學養深厚、精力充沛、思維敏捷的創作黃金期,退休生活又賜給了她充裕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在文學創作上當屬大有可為之時。
祝筱霞百尺桿頭、更上層樓,有更多好作品問世,以回饋這人間美好的生活!
2019年9月23日
(作者張寶林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隴縣作家協會主席。著有《歲月流云》《相約春天》《大地走筆》三部個人作品集。)

作家茍筱霞(筆名:雨落江南)

有意愿購買的讀者,請掃下面二維碼加作者微信g13991577910(雨落江南),或撥打電話:13991577910。
謝謝您的厚愛與支持!
雨落江南
2020.5.28
來源:歐亞絲綢之路網
作者:王興忠
http://www.oysczl.com/2020/06/11/4947.html?from=timeline
謝謝您的厚愛與支持!
雨落江南
2020.5.28
來源:歐亞絲綢之路網
作者:王興忠
http://www.oysczl.com/2020/06/11/4947.html?from=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