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福地多詩意 詩人采風走進周至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張利平)金秋九月,果香四溢。9月15日—17日,六位全國著名詩人作家走進周至開展采風創作活動,通過三天的實地參觀、座談、訪問,探尋周至特色產業發展之路,感受周山至水的自然人文魅力。
活動共分為印象周至篇、獼猴桃產業篇、人文自然篇三大篇章。中國誦學院院長、“為你誦讀”等五大誦讀平臺創始人、周至榮譽市民項建新,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詩歌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作協副主席楊克,知名詩人、畫家袁詩萍,知名詩人王瑋,《中華文學》特邀副主編王秀梅,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會員陳裕福6位著名詩人作家沿著沙河水街—周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起良古法造紙—仙游寺—古駱國遺址、駱峪水庫—丹陽聯村黨委—佰瑞獼猴桃研究院—周一有機獼猴桃專業合作社—電商一條街—終南山古樓觀景區—財神文化展示區等路線感受“山水福地、詩畫周至”的人文自然魅力,體驗獼猴桃采摘樂趣。
在位于周至縣秦嶺腳下的起良村參觀傳統造紙技藝時,詩人們對完整保留下的蔡倫造紙術的全部工藝贊嘆不已,起良的“漢麻紙”制作工藝復雜,技藝難掌握,一般要經過108道工序才制成一張“蔡侯紙”。有幸實地感受了中華傳統文化遺產的魅力,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詩歌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作協副主席楊克情不自禁的現場揮毫,在“蔡侯紙”上寫下“漢紙春秋”四個大字。

獼猴桃是金周至的關鍵詞,在九月豐收的季節,詩人們走進獼猴桃園親自體驗采摘的樂趣,參觀專業合作社、電商一條街、深加工工廠、蘇陜扶貧協作研究基地,了解周至獼猴桃的發展歷程。還有幸拜訪了76歲的資深獼猴桃專家倪育德。老人聲如洪鐘、滔滔不絕,將周至獼猴桃的前世今生詳細又動情的講給詩人們。 “老人講起獼猴桃來就像在說他的情人,眼里有光。”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會員陳裕福聽后深受感動,也正是因為幾代周至人的艱辛努力才有了如今周至獼猴桃的發展成就。現如今,周至全縣獼猴桃種植面積達43.2萬畝,年產鮮果53萬多噸,一產產值超32億元。周至獼猴桃以51.74億元位列中國獼猴桃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排行榜第一位。


周至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優美的自然風光,淳樸的鄉俗民風和特色的產業發展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詩人們靈感的碰撞、思想的蕩滌和心靈的震撼,寫出動人的美好詩篇,隨后周至縣也會將作品整理成冊。此次采風活動讓更多的文化名人感受周至的人文自然發展魅力,并通過他們的筆觸讓更多人了解周至,愛上周至,更好的促進當地文化旅游融合發展。

編輯:張歡
來源:三秦網
作者:張利平
https://www.sanqin.com/2020-09/23/content_8701584.html
來源:三秦網
作者:張利平
https://www.sanqin.com/2020-09/23/content_8701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