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劇《流芳》 :他們把青春與茶苗播種在山坡上
扶貧是一件很美的事,
如果我們羞于開口贊揚,
就聽一曲山高水長,
看一場舞劇《流芳》。
舞劇《流芳》將于10月17、18日在云南省大劇院首演。10月25、26日登陸上海國際舞蹈中心。云南紅河鮮為人知的古老民族,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繼的扶貧干部,從原始到文明,從一無所有到茶樹滿山,一場壯闊史詩即將拉開帷幕。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而中國風馳電掣的發展速度似乎讓身處繁華都市的人們對貧困產生了距離感,“扶貧”二字成為我們爛熟于心卻難以設身處地去理解和感受的概念。


挖掘人物內心,打破常規敘事
舞蹈界常說“舞劇拙于敘事”,特別是對于扶貧這樣的現實題材來說,戲劇沖突本身不強,一線扶貧干部日復一日地劈柴種田剪發也難以用藝術的形式展現在舞臺上。但《流芳》最想傳遞的是扶貧工作者的“堅持與奉獻之美”,舞蹈外簡內豐的特質恰恰能夠傳遞出這份精神力量。


《流芳》的故事情節并不復雜,奮戰在大頭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劉亭亭因車禍失憶,在丈夫王東的悉心照顧下陸續重拾記憶。劉亭亭在經歷了與王東的矛盾、拉祜族(苦聰人)安于現狀、當地人扎莫醉生夢死、茶葉滯銷等多重困境后,最終和拉祜族(苦聰人)眾志成城,發展茶葉種植和直播帶貨,實現整村整族脫貧致富。




相信觀眾會在劇院感受到古老民族自成一格的神秘個性、扶貧干部一往無前的赤誠真心,人性之美永遠有打動人心的力量,愿為崇高事業獻出美麗年華的人們百世流芳。
圖片攝影:劉海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