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紅色基因,講述扶貧故事
——百名作家走進中國峽谷城黔江
——百名作家走進中國峽谷城黔江
繼承先輩遺志,踏遍黔江大美;領略峽谷險貌,展現扶貧碩果。11月1日,值此舉國上下眾志成城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同心筑夢喜迎建黨一百周年之際,由重慶市黔江區委宣傳、文聯(作協)部聯合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中作鼎堅(北京)藝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組織開展“中國峽谷城文學創作活動”,邀請來自祖國各地的知名作家前往久負盛名的革命老區,以“書寫建黨百年偉業,傳承紅色基因,講述扶貧故事”為宗旨,開展一系列的走訪、座談、采訪活動。
革命老區黔江,曾留下鄧小平、劉伯承、賀龍、關向應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戰斗的足跡。11月1日上午,來自祖國各地的百名作家,匯聚黔江紅軍廣場,懷著無比凝重的心情向烈士默哀,緬懷他們的奉獻精神。中國峽谷城文學創作活動組委會主任丹增、執行主任趙晏彪代表作家們向烈士雕像敬獻花籃,來自各地的作家一一敬獻鮮花。


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丹增說:黔江是塊神奇的,美麗的繼往開來的革命老區,這里有英雄的血澆灌出的燦爛鮮花,這里有勤勞的人民,這里有樸素的土家族、苗族和二十余個少數民族,他們在黨的領導下,區委區政府的帶領下,取得了脫貧攻堅的勝利,我們看到了這些由黔江人民制作的勝利的果實。
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說:“作家深入生活是黨中央一貫提倡的,作家一旦脫離的生活和人民,他的作家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樹。我們來黔江,就是體驗這里的人民他們戰勝貧困,戰勝自我,戰勝老天爺的雄心和氣魄,豐富我們的創作經歷,從人民生活實踐中提煉素材,讓我們文學更加有生活氣。”


作家們紛紛表示,文學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奮進的號角。要不忘實心,牢記作家使命,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正能量,促進文學藝術大發展、大繁榮盡職盡責。來到“中國峽谷城,武陵會客廳”的黔江體驗生活后,將創作出反映時代氣息和黔江人民火熱生活的精品力作,為黔江文學畫廊和旅游發展增光添彩。
會議由黔江區文聯主席阮澤鴻主持。
活動最后由本次“中國峽谷城文學活動組委會執行主任”、著作家趙晏彪宣讀了倡議書。

倡議書(全文)
我們要做時代精神的先覺者、倡導者、踐行者;我們要用手中的筆,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彰顯崇高信仰之美。
我們要站在人民的立場,走在時代的前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緬懷先烈,謳歌英雄。
時逢建黨百年之際,我們倡議:百名作家寫百年,千重彩筆映山川。以文學照亮生活,用思想凈化心靈,以啟迪人生為神圣使命,用善良編織人性美好,不以私欲而嘩眾取寵,應以描摹善行而盡瘁,承革命烈士遺志,享幸福不忘先賢,舉作家責任之旗,繪萬眾強國之履,為生民立命執筆,著中華不朽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