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子建榮獲的第一個鮮為人知的文學獎項
眾所周知,女作家遲子建曾經榮獲三次魯迅文學獎、一次茅盾文學獎以及人民文學獎長篇小說獎、《小說月報》百花獎、冰心散文獎、1995年東北文學獎、《大家》雜志第二屆紅河文學獎、莊重文學獎、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等國內外多種文學獎項,成為了中國文壇上摘取最高文學榮譽次數最多、國內外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
然而,在遲子建一系列獲獎的記錄里,有一個文學獎項卻不被國內外讀者知曉。
盡管這是一個鮮為人知的文學獎項,然而,對于當時剛剛從事小說寫作的遲子建來說,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榮譽:因為這是初上文壇的她第一次榮獲的文學獎,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其重要價值,不言自明。
這個遲子建平生第一次榮獲的第一個文學獎項,名叫“大興安嶺首屆文藝創作獎”。
那么,遲子建又是如何榮獲“大興安嶺首屆文藝創作獎”的呢?
讓我們把時間“回車”到上個世紀80年代。那時,是一個文學的黃金時代。大興安嶺地委和行署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文藝方針和文藝政策,高度重視文學藝術的發展和繁榮,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鼓勵文藝創作,促進文藝繁榮,使大興安嶺地區自1964年開發建設以來,文藝創作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欣欣向榮的局面,初步形成了一支朝氣蓬勃,頗具實力的文藝創作隊伍。
為進一步鼓勵大興安嶺文藝創作,促進大興安嶺文藝繁榮,大興安嶺地委和行署于1985年10月決定開展首屆文學藝術評獎活動。為此專門成立了大興安嶺地區文藝創作評獎委員會,向全區下發了《大興安嶺地區文藝創作評獎活動方案》。
這次評獎的時間跨度和作品范圍是,原則上凡1984年和1985年大興安嶺地區專業與業余文藝工作者所發表展出、演出、播出的優秀文藝作品,均可參加評獎。1979年至1983年期間,影響較大的也可參加評獎。凡在國家級或中央各系統和省級評獎中已獲獎的文藝作品,仍可參加這次評獎。每個作者獲獎作品最多不可超過兩件,但不受作品門類、體裁、獲獎等級和檔次的限制。
這次評獎主要采取的辦法是,首先由地區評獎委員會根據各藝術門類不同情況,分別下達評獎作品數額,然后采取自下而上的辦法,即由縣、區、局文化(局)科、文聯和地區各文藝協會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也可以讓作者自己推薦作品,在反復醞釀的基礎上提出預選名單,說明預選意見,再推薦給地區評獎委員會評定,評獎設一、二、三等獎。
大約是1985年底,當時在大興安嶺地區師范學校中文系擔任教師的遲子建獲悉地區舉辦首屆文藝創作評獎活動的信息之后,將自己發表在《北方文學》1985年第1期上的短篇小說《那丟失的……》和發表在北方文學1985年第3期上的短篇小說《沉睡的大固其固》上報給評委會參加了這次評獎。
那時的遲子建,僅僅在黑龍江文聯主辦的文學刊物《北方文學》上發表兩篇短篇小說,屬于黑龍江文壇嶄露頭角的文學新秀。
《那丟失的……》是一篇精短的校園生活題材小說,篇幅只有4500字左右。通過追憶描述六位女大學生快樂而難忘的大學時光,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學生時代的留戀和懷念。而《沉睡的大固其固》,則是一篇充滿了地域色彩的鄉土風情小說,通過兒童的視角描述了故鄉的傳說和人物,完成了對故鄉精神本源的一次追尋。
盡管,遲子建這兩篇參評的短篇小說是她最早期的作品,但是,在眾多參評的作品中,依然是出類拔萃的,依然是獨樹一幟的,依然是卓爾不群的。因此,在參評過程中,它們脫穎而出,得到了全體評委的一致認可和高度評價。
大興安嶺地區首屆文藝評獎在地委和行署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各方努力,歷經5個多月的認真評選,于1986年2月結束。此次評獎共評出192件文藝作品,獲獎門類有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文藝評論、版畫、油畫、漫畫、國畫、連環畫、歌曲、歌詞、舞蹈、攝影、廣播劇、電視劇、話劇、評書、說唱、快板書、山東快書、剪紙等近二十多項。遲子建和鮑雨冰、吳錫全、陳士果、張樹方、雪村、姜紅偉等172名專業、業余作者喜獲首屆文藝創作獎。其中,遲子建的短篇小說《沉睡的大固其固》眾望所歸地榮獲了“大興安嶺首屆文藝創作獎一等獎”。同時,另外一篇短篇小說《那丟失的……》榮獲了“大興安嶺首屆文藝創作獎二等獎”。
在榮獲“大興安嶺首屆文藝創作獎”的172名獲獎者中,遲子建是極少數榮獲“雙獎”并實現“雙喜臨門”的青年作者。
對于遲子建來說,榮獲“大興安嶺首屆文藝創作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兩項文學獎項,是她從事文學創作短短兩年時間內的第一次獲獎,毫無疑問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事件。正是在這次獲獎之后,遲子建的創作信心更加堅定,創作底氣更加充足,激勵她在小說創作上不斷探索、不斷嘗試、不斷創新,并寫出了《北極村童話》《額爾古納河右岸》《群山之巔》《白雪烏鴉》等一篇又一篇具有不衰經典性、具有極高辨識度、具有深遠影響力的短篇、中篇、長篇小說,從大興安嶺走向黑龍江,從黑龍江走向全國,從中國文壇走上世界文壇,從而成為一名經典作品迭出并產生重要影響的杰出作家。
轉自大興安嶺日報
作者:姜紅偉
https://h5.newaircloud.com/newsepaper/detail/10252_85355_1159357_14540416_dxalr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