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家劉岸的此岸彼岸
——劉岸先生中國畫賞析
一
認識作家劉岸先生緣于他微信的寫意自畫像:卷發,面容清瘦,目光斑駁而深邃——憑這樣的造型,我認定劉岸先生是位“有故事”的人。藝術大概就是如此詭異:平淡的人生往往使人失去堅定而深刻的心志,其外化的藝術作品也就容易變得浮泛和庸常,從而難以獲得高度、深度、厚度等藝術張力,遑論超拔和卓越。當一個人經歷“風雨”多了,就像一塊鐵經歷過千錘百煉,越來越真實了,越來越純粹了,越來越“繞指柔”了,也就越來越藝術了。歷史上的王維如此,倪瓚如此,八大如此,陳老蓮如此,鄭板橋如此……真正的國畫藝術大家大多就這樣從人生的此岸升華到了藝術的彼岸。
此岸?亦或彼岸?
彼岸?抑或此岸?

二
劉岸先生的繪畫根基很深。
他癡愛的繪畫首先源自家學。其外公邢鴻荻是新疆著名的書畫家,也是清代花鳥畫大家邊壽民再傳弟子的弟子。從小在外公身邊研習體悟,耳濡目染,頗有進益。五六歲開始他又先后拜外公好友王子純、王念慈等諸名家為師,這樣常能“與高人游”的得天獨厚的藝術條件,使他技法日進,境界漸高,無論書法、繪畫,無論人物、山水、花鳥,無論工筆、寫意,一筆一染皆有古意,一念一境總顯超拔。于是,弱冠之年他就加入了新疆美協,藝術大道似乎已經坦然向他鋪開。
恢復高考制度的第二年,先期的藝考成績名列前茅,只等文化成績一出劉岸就能到理想的藝術院校深造。但因文化成績同樣出色,為了尊重父母意愿,他走進了軍事院校。畢業后,先任基層連隊排長,后成為軍隊干部培訓教官,不久陰差陽錯發表處女作,漸漸成了作家,主編,文學院院長……他的文學成就越來越受到矚目。有人這樣評價其小說,“讀劉岸的文字,感覺比中國主流小說眾多的近距離描寫顯得悠遠而深邃,有種新鮮的陌生與把握不住的趣味”(乃亭《劉岸小說:將靈魂根部的隱秘呈現出來》),他的作品“能讓一個個渺小的人物故事煥發出史詩與英雄般的奪目光彩”(傅翔《先鋒精神與純粹文本的堅守》)……于是,正應了“沒當過軍人的畫家不是好作家”這種調侃,劉岸先生憑著600多萬字的著述,成了著名作家。最重要的是,成了地道的文人。

文是抽象的,形而上的;藝比較具象,也是器質性的。有文才更能支撐藝,充實藝,彰顯藝。唐朝張長史這樣告誡顏魯公:“非志士高人,詎可上言要妙?!(清·劉熙載·藝概)”因而文(文質、文采、閱歷等)藝充分結合,書畫作品才能煥發出灼灼的神采和光芒。
作為具有深厚繪畫基礎、知識完備、閱歷豐富的典型文人,劉岸先生繪畫作品那種“新鮮的陌生”與多重而深刻的審美趣味,不自覺就自然逸發出來。
三
劉岸先生的人物畫很傳神。他的《周恩來》《魯迅》《瞿秋白》等寫意人物繪畫,重在別具視角,獨到地刻畫和渲染精神的颯爽和風神的超拔。他對那些無名人物尤其要刻畫出其豐盈、多彩并且叫人莞爾會意的內心世界。他不屑于蹈襲別人刻畫過的類似形象,總要通過獨特而鮮活的筆墨語言,擅于通過小說性、具有特殊隱喻含義的“道具”,突破對既有形象的桎梏約束,達到以形寫神,以神馭形,來更多展示人物豐沛的內心世界和博大的精神情懷。




譬如,劉岸先生最喜歡畫新疆重要的標識物——葡萄。本來尋常的葡萄,到了文人藝術家筆下,就有了詩意,有了情緒,有了個性,甚至有了靈魂。仔細觀察劉岸先生的這些“葡萄”,有時就能看到正在“閑拋閑擲野風中”的徐渭,有時能遇到“又哭又笑”翻著白眼的八大山人,有時也能看到搖著蒲扇“坐聽風雨”的鄭板橋……當悲天憫人的高尚情懷與一定的人生際遇、世道人情相結合,文人的情緒雖然是含蓄的,但更是“壯懷激烈”的,一旦“噴薄而出”,出神入化,就成了藝術臻品。劉岸先生很多這樣的神通“八大”、神通徐渭、神通鄭燮的藝術神逸之品。





藝術家都是“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赤誠游子。身游,心更游。
劉岸先生原名劉壯志。岸,得之于他的兩部小說《尋找你的岸》《走過河是岸》。他生于新疆,后又長期在南國廈門工作,他的游子情懷大概比常人更為深沉、執著,也更為接近古代宦游的那些文士。當他以凌云壯志之態“身游”了整天,喧鬧漸漸平息,心鄉歸何處?無疑,他需要岸,需要渡到一方恬靜而自適的心靈棲息之地。于是,曾經熟稔的新疆那片大山、荒漠、胡楊林、葡萄園、向日葵地等都成了恍惚中最真切的境相,軍人、民族兄弟、文友、書畫家等也依次排闥而來成了腦海中最親切的眷戀。如果此時他拿起畫筆,一定是這一大群宗白華先生所謂的“活潑潑”的人或物的精靈,從彼地到此地,從此岸到彼岸,也從蒼莽的現實逐步迤邐、遷徙到浩渺而多彩的藝術世界……
但愿能陪伴先生同游。在畫中,我們徜徉在寂靜、圓融、“自生聽”的神逸世界。
2020.12.2
劉岸簡介:
劉岸,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廈門文學院院長。發表文學作品600多萬字,出版文學著作16部。曾參加“閩臺名家書畫展”,“海峽兩岸名家書畫大展”,福建省第三屆、第四屆“意之大者”寫意畫大展,“我的中國夢——新疆迎春美術作品展”、首屆中國作家書畫大展等并數次獲獎。其畫作10余幅入選各類紀念郵票。海內外有20余家報刊媒體對其書畫作品給予刊載、評介。
作者簡介
曾強,字守靜,號山漢,網名西伯郎。山西大同人。
現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協會員,大同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小品文選刊》副總編。
先后為馮驥才、賈平凹、鄧福星、邵夢龍、裴倫、殷憲、魏廣君、張旭光、張根虎、李兵、劉步蟾、王祥夫、葛水平等70多位全國書畫藝術家撰寫了書畫評論文章,發表文藝評論100多篇,2017和2018連續兩年獲得中國文藝評論“年度達人”獎。
作者:曾強
https://h5.qzone.qq.com/ugc/share?sid=&sharetag=BD99486A5B766B03FCBF4D548A4F843F&bp7=&bp2=&bp1=&_wv=1&res_uin=925465079&appid=2&cellid=1606976451&no_topbar=1&subid=&g_ut=3&from=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