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屆絲綢之路國際詩歌藝術節在古城西安隆重開幕
西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是《詩經》的故鄉,是中華詩詞的生發地和傳播場。在即將迎來2021年新年之際,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詩歌藝術節,12月20日在西安賓館隆重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詩界評論家和詩人匯聚一堂,以詩心、詩情重走大唐詩路,領略長安詩都悠久燦爛的詩歌魅力。






本次活動從啟動籌辦以來,共征集到海內外詩歌381首,詩集63本,經過評委會初評與終評,6項大獎全部揭曉。獲獎名單如下:






我曾經四次造訪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呼吸過遼闊的青海湖的自然氣息,我登頂過李白攀登過的黃山巨石,我造訪過杜甫饋贈作品的天府之國。我曾經走在中國的萬里長城上,欣賞遼闊古老的中華大地;我也曾走在現代化的城市街道上,看到許多面帶微笑的友好青年;我欣賞著這個偉大國家的古都西安兵馬俑們的不同面孔,在那里我以真誠的熱情給予了這種認可。是的,現在我可以說,我在中國有了新的親愛的朋友,其中包括詩人吉狄馬加、曹誰、梅爾,他們都是世界所必需的,就像出席這次活動的許多詩人和作家一樣。
詩歌是人類深邃旅程的語言。它把我們人類聚集在一起慶祝生命,探究遠古以來偉大的問題和答案。它永恒的話語使精神活躍起來。希望之火和戰勝死亡的勝利之火燃燒在詩歌的日志上。
30年來,麥德林國際詩歌節沒有停止,動員了成千上萬的市民,傾聽來自175個國家詩人的聲音。詩歌節直接或間接地促成了許多國際詩歌節的創作,架起了橋梁,交融了路徑,讓不同文化和思想進行碰撞與對話,擁抱了世界詩歌傳統。與此同時,一個強大的詩歌運動,世界詩歌運動,這種團結的標志,正在我們的星球上前進。
親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詩人們,我的這篇感言表達了我對你們所有人的擁抱,并邀請你們一起創造條件,讓詩人、圖書、網絡、詩派、詩歌節,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思想家、科學家、學者和戰略家,與人民一道,共同創造條件,使詩歌早日惠及全人類,使地球成為“人類美麗的天堂”,成為所有生命的家園。在此,我和你們每個人一起慶祝和分享我的喜悅。(發言內容為節選,獲獎者系哥倫比亞麥德林詩歌節主席,世界詩歌總運動總協調人。)”

我沒有坐過駱駝,也沒有一路搖過鈴鐺,雖然年輕時曾在絲廠工作多年。我只有一些詩涉及到絲路,對大漠上的駝鈴與海洋上的船桅表示過敬意,而那些詩也無所謂重量,只是駱駝打出的噴嚏,如果駱駝會打噴嚏的話。
感謝評委們的厚愛。感謝這條絲路所給予的遼闊的召喚。此后,我當努力前行,用我的余力使勁搖動鈴鐺,以期發出響聲。(發言內容為節選,獲獎者系中國著名詩人,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作為一個土耳其詩人,現在居住在伊斯坦布爾,這兩個城市分別處于土耳其海峽的南北兩端,既有亞洲也有歐洲的一面,我可以說,我和我的人民一樣,絕對是亞歐混血兒。亞歐大陸是介于西部的突厥和東部的中國之間的一塊特殊的古老而嶄新的土地。我認為,這些文學和文化交流,能讓中國和土耳其兩國知識分子在這條新絲綢之路上向對方邁進一大步,也能讓中國和土耳其知識界在“一帶一路”這條新絲綢之路上向對方邁進一大步。
我在土耳其的晴天下,向中國詩人們致以兄弟般的問候。”(發言內容為節選,獲獎者系土耳其寫作筆會副主席,土耳其當代著名詩人。)

寫詩是一種非同尋常的、困難的、孤獨的冒險,即使當你感到你與世界和諧地呼吸,即使你逃脫了自我日常生活的羈絆。幸運的是,你有詩人和詩歌相伴,閱讀,重讀,翻譯,熱愛,創造你自己。文學巨匠們的反思與你同在,在這條孤絕的道路上,你會遇到思想和技巧、限制和眩暈,等等。最重要的是讓自己順其自然前行。
我還要感謝“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詩歌獎”評委會授予我年度詩集獎,感謝中國詩人、作家曹誰和意大利作家、漢學家雪蓮的翻譯,沒有他們,我就不可能參加這場重要的國際獎的評選。最后,我很高興在這里提到今年是中國和意大利建交50周年,預祝各位作家、詩人和朋友們前程似錦,萬事如意!再次感謝你們!”(發言內容為節選,意大利詩人,翻譯家。)

遠村說:“感謝評委會把這么重要的以金駱駝為名的詩歌獎給我,這是對一個長安詩人最高的獎賞,作為陸上絲綢之路起點之西安,是我生活寫作的地方,也是我與世界詩歌親密接觸的出發地,能和國際國內優秀的詩人一起領受這份榮耀。我深感榮幸!在今后的寫作中,我會以一只駱駝的堅韌與豪邁,行走在蒼茫的大地上,抒寫出一個中國詩人在世界視野下的真實感受。”(發言內容為節選,獲獎者系《各界》雜志主編)
曹誰表示:“年少的時候,我曾經多次幻想這樣的場景:一個人騎著一匹馬,從長安出發,踏著絲綢之路,一直抵達羅馬,其間一定會經過伊斯坦布爾,在藍色的土耳其海峽,我們向東回望亞細亞的長安日出,我們向西眺望歐羅巴的日落。后來我開始走上寫作之路,絲綢之路也成為了我創作的一個主題。我在首屆國際寫作計劃上有幸認識了伊斯坦布爾的詩人紐都然·杜門,通過她我又認識許多世界各國的詩人,包括世界詩歌運動總協調人費爾南多·倫德。在創作抒情的詩歌、敘事的小說、戲劇的影視的同時,我開始翻譯世界各國詩人的作品,這一方面促進中外文學的交流,另一方面也讓我的作品中融入了世界各個文明的元素,完善我倡導的大詩主義理論:合一天人、合璧東西、融合古今、隨物賦形。非常感謝評委們將“金駝獎”頒發給我,這對于我的意義重大,希望這匹黃金的駱駝,將東西方文明在我的作品中緊密聯系起來。”(發言內容為節選,獲獎者系《大詩刊》主編,詩人,翻譯家)
曹波說:“站在領獎臺上,我首先要說的是感謝各位評委老師對我作品的認可,能和全球頂尖詩人和各位同仁同臺獲獎,對我來說可謂榮幸。我生長在古城西安,這里是唐詩的故鄉,也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詩的沃土滋養了我。誠如老師和詩友們所說,中國詩歌需要連接絲路,走向未來,進入世界詩歌之林,需要我們更加敞開心扉,實事求是,全方位地和世界各地詩歌交流、融合,真誠學習。絲綢之路國際詩歌節作為一個極好的平臺,希望它能一直挑起這份重擔,為漢語詩歌現代化走向世界推波助瀾,我們這些漢語詩人重任在肩、責無旁貸。我們共同努力。再次感謝評委授予我這個獎!謝謝大家。”(獲獎者系新銳青年詩人,曾獲《詩潮》十佳詩集、博鰲國際詩歌獎等獎項。)
其余獎項的代表詩人,也逐一發表了自己的的獲獎感言。


隨著頒獎儀式的結束,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詩歌藝術節朗誦會正式開始。








在活動結束后,于21日-22日舉行了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詩歌藝術節——重走大唐詩路采風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領略了大雁塔、大唐芙蓉園、大唐不夜城、華清池、藍田蔡文姬紀念館以及長安杜甫祠等景點,充分感受了來自長安詩都的獨特韻味。




來源:【歐亞絲綢之路網】
http://www.oysczl.com/2020/12/23/5448.html
http://www.oysczl.com/2020/12/23/5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