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常委白庚勝(中)今年關注網絡文學盜版議題(受訪者供圖)
“郭敬明最后服從法律判決,向原作者進行道歉、賠償,亦愿意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我認為都有‘浪子回頭’嘛,吸取教訓就好,只要不明知故犯,一而再再而三地變換手段,都應該給機會。”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接受了大白新聞的采訪。他今年帶來了“繁榮網絡文學、打擊盜版”等提案,對于幾個月前郭敬明正式回應抄襲風波并道歉一事,白庚勝表示“(道歉)雖然晚來了,畢竟還是來了。”
“反剽竊基金會”是作家的自救
基于此前在中國作協分管維權辦的背景,白庚勝對年輕作家反侵權之艱難深有感觸,亦對莊羽維權始末保持關注。他注意到,莊羽2003年提起一紙訴訟時還很年輕,“她有勇氣應戰而且鍥而不舍,確實是很難得的。大家都應積極主動地維護自己的權益。”
而當郭敬明賠禮致歉并承諾做出經濟賠償,莊羽順勢提議成立“反剽竊基金會”,用以幫助原創作者維權。今年2月26日,隨著官方復函及第一筆匯款單的曬出,“反剽竊基金會”從口頭落到實處。

2月26日,莊羽宣布基金會成立(圖源:半島晨報)
不少網友一方面表示支持,另一方面也擔心基金會能否發揮實質性作用。白庚勝委員分享了他的看法:“反剽竊基金會不管最終效果好不好,這是作家的一種自救、積極的行動。但基金會的管理、運營等等要非常嚴謹,首先自己要合理合法合規,然后才能去維權。”
他進一步指出,“有財力的人不一定特別關注誰剽竊了自己的內容,需要維權的大多數是弱者——沒有工資或收入很低,無固定工作。那點微薄的稿費,可不就成為其生存的依賴。”
在這位作協領導看來,“反剽竊基金會”究竟能投入多少資金、能從何種程度幫助處于弱勢的作家形成一股力量,都需要摸索。
與此同時,他鼓勵莊羽的基金會與中國作協維權辦建立業務聯絡往來,互相查漏補缺,聯合發揮作用。
維權不易,還是不宜單打獨斗
回顧早前從事文學維權工作的過程,白庚勝坦言,曾感受到很多維權方面的艱辛、心酸。以他的觀察和總結,作家維護權益之路往往面臨幾種窘況:
侵權者不承認侵權,用各種手段方式加以否認,還會從國外搬出很多的道理搪塞;你提出抗議,對方躲閃,甚至根本不回應;被訴至法院時,侵權者才想盡辦法糾集自己的社會資源和力量進行抵抗。
此外,他提到,維權還難在“侵權者往往與網絡平臺、雜志或出版社、銷售方形成侵權鏈,互相取暖,加大了維權難度。這也是莊羽與郭敬明官司打了近20年的原因之一。”

分管作協維權辦的過程中,白庚勝感觸良多(受訪者供圖)
“很多年輕作者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遭剽竊了。”白庚勝指出,作者把書稿交給網絡平臺和出版社之后,網絡平臺和影視制作方之間怎樣運作,他們往往少有知情權,尤其是邊遠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作者。
至于如何防止被竊取知識產權,白庚勝給到了一些建議:既要依靠輿論,也要多關注自己的作品,注意發表前中后期版權是否受到侵害。“很多作品還沒有形成版權之前就被偷走了,那你說怎么維護呢?大大增加了維權的難度。”他不由嘆息。
倘若真“遇到事”怎么辦?他建議,首先可以到作家協會的法律維權系統尋求幫助,借助體制的力量打贏官司,不然孤軍奮戰是很難的。
據白委員介紹,“只要接到作者、社會的舉報,以及有關部門的反饋,我們都會及時與求助者聯系,幫助他們聯系律師事務所和著名的作家。我們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知識產權保護律師團,向被侵權作者提供免費服務,每年這個法律專家庫還在不斷擴充。”
“當然,你要拿出像樣的作品,成為一名像樣的作家,這是前提和條件。如果你寫的東西很幼稚,跟別人談起這個事自己都不好意思,就沒法去打官司了。”白庚勝補充道。他相信,只要手握好作品,就應該有打贏官司的底氣。
“作協是所有作家的家”
經過多年走訪不同省市地區調研,白庚勝發現,網絡文學的知識產權維護恰恰是最薄弱的一種。
據他觀察,網絡文學作者隊伍普遍呈年輕化,他們的作品與市場經濟緊密相連,是“屬于大眾的文學”,閱讀人群廣泛。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歲月,我國網絡文學從排除于主流圈之外逐漸獲得認可。據中青網報道,2020年國內網絡作家的數量達到1750多萬,網絡文學用戶沖上4.6億,網絡小說總量約2500萬部。

第六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圖源:中國青年報)
目前,全國已有14個省專門成立了網絡作家協會,而在中國作家協會2020年公示的擬發展會員名單中,網絡作家占10%,這個比例亦是前所未有的。
“我們很注重吸納網絡文學作家入會”。自2012年調入中國作協,白庚勝見證了網絡作家會員從開始的幾個人變為幾十個人,又發展到幾百人。
不過,白庚勝仍覺得需要繼續努力。“中國作家協會是我們所有作家的家,不要以為只是作協會員的家。”身為文壇領路人,他指出,只要愛好文學的我們都應支持,特別是年輕的作家。“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年輕作家應該向所在省市的作協靠攏,向中國作協靠攏。”
隨著中國文學界步入市場經濟的活躍,有些利益至上者不愿付出艱辛勞動,為了求流量博眼球,做出抄襲行為。“排行榜是個很可惡的東西。” 在白庚勝看來,“作家富豪榜不斷地總結今年哪個寫手收入幾千萬、幾百萬,導致了唯以經濟效益衡量作家成就的局面。”他指出,設立文學排行榜的初衷是引導文壇多出好作品,但目前的情況是作品的確變多了,但摻雜著不少盜版和糙品,這點比較令人痛心。
事實上,對于網絡文學作家,白庚勝抱以更高的期待。他認為這支隊伍建設好了,對于提升中華民族整體素質是很有好處的。“網絡文學是當代文學的一種新格局。我們支持網絡文學健康成長,而且不能總用傳統的眼光鄙薄它,要用新的理念去推進它。”
原標題:曾分管作家維權的委員談郭敬明道歉:雖然晚來了,畢竟還是來了

來源:大白新聞
撰文:郝佳
程序編輯:朱向鋒
報料郵箱:dabaixinwen@163.com
https://mp.weixin.qq.com/s/tMcbswHbN3Ye6SwJV8KQrw
撰文:郝佳
程序編輯:朱向鋒
報料郵箱:dabaixinwen@163.com
https://mp.weixin.qq.com/s/tMcbswHbN3Ye6SwJV8KQ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