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寶玉當選中國文聯《神州》雜志2013年8月刊封面人物
古樸含靈動 雄沉蘊漢風
——書法家高寶玉的漢隸情結
作者:邵妙苗
【編者按】 4月5日本號發表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聽高寶玉、楊夢龍兩位先生漫談國學書畫藝術與人生修養》一文后,一些朋友對兩位先生的博學多識寬厚平易非常仰慕,希望能夠了解先生更多的情況。為此,本號特轉發中國文聯《神州》雜志發表的高寶玉先生專題報道,以饗讀者。

在人民大會堂出席“奮進新時代
——2019‘大美之春’春節聯歡會”
——2019‘大美之春’春節聯歡會”
高寶玉,字魯原,祖籍山東,1956年生于河南,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常務副秘書長、中國楹聯學會副秘書長、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野草詩社常務副理事長、北京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機關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校友書畫協會副會長。
高寶玉自學生時代就傾心于書法藝術,上世紀80年代參加北京中國書畫學校的學習。80年代中期在北京師范大學學習期間得啟功先生教誨,受益終身。90年代初,又入北京大學首屆書法藝術研究班,受教于楊辛、袁行霈、沈鵬、歐陽中石等先生,接受古文字、美學、詩詞書法原著等傳統文化的系統熏陶。
80年代初他致力于硬筆書法事業,曾參與組織全國第一、第二屆硬筆書法大賽,中日首次硬筆書法大展等。2008年協調組織了由中國文聯、中國書協舉辦的“中國千名書家精品走進奧運場館志愿活動”。

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贈送書法作品

2008年7月6日與時任中國書協主席張海(右)、
奧運會國家體育場執行主任張鳳朝(中),
在鳥巢中國千名書家精品走進奧運場館捐贈儀式上
奧運會國家體育場執行主任張鳳朝(中),
在鳥巢中國千名書家精品走進奧運場館捐贈儀式上
2009年、2011年分別策劃協調了中國書法進萬家——走進西藏活動。2011年9月赴日參加書法交流并作專題演講。12月策劃組織了北大首屆書法藝術研究班20年回顧展。他連年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央電視臺、中國楹聯學會組織的萬福進萬家、送春聯下鄉等活動,為機關與基層舉辦楹聯、書法講座,熱心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和傳播。

應邀為北京市委辦公廳機關舉辦硬筆書法培訓

應邀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機關舉辦書法講座


在北京市政協書畫院開院儀式上致辭
書法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和國際書法大賽并多次獲獎,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新華網、中國廣播網、北京電視臺、《神州》雜志、《書法導報》、《中國政府采購報》、《中華建筑報》、《中國楹聯報》等曾分別予以報道。作品入選《中韓書法家作品寶典》、《當代書畫藝術家精英大典》、《聯墨百家》、《中國當代書法名家年鑒》和北京燕丹碑林、中國唐詩宋詞碑林、韓國論語碑林等。還應邀為北京電視臺專題片《支柱》題寫片名、為多家報刊雜志題寫專欄題名、為全國多地景區創作楹聯書法作品等。書法作品還被外交部、中國駐比利時王國大使館、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國家體育場(鳥巢)等單位和個人收藏。2013年8月,當選中國文聯《神州》雜志封面人物,該刊對高寶玉的專題報道《古樸含靈動 雄沉蘊漢風——書法家高寶玉的漢隸情結》被《中國政府采購報》、《中國楹聯書畫報》、《中原兒女》等多家報刊轉載。
(編者補充:本文發表后,高寶玉先生又先后榮獲小浪底杯“黃河故事”全國楹聯大賽二等獎;在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聯墨雙優杯評選中選入全國百名楹聯書法展;2021年1月,在中央電視臺中國網絡電視臺聯合舉辦的辛丑年春聯征集活動中,榮獲百佳春聯獎等。)

榮獲央視網百佳春聯獎的作品

為北京電視臺專題片《支柱》題寫的片名
高寶玉不僅是一位書法家,他也深研楹聯詩詞。在臨帖讀書和采風活動中,創作了不少楹聯與格律詩,先后獲得圓夢中國文明北京全國征聯金獎、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楹聯詩詞大賽三等獎,刊登在《野草詩刊》、中華軍旅詩詞叢書《紅葉》詩刊上。出版有《高寶玉隸書作品》、《硬筆隸書寫法》、《硬筆隸書·中外名言警句精選》、《中國歷代寓言精選》、《詩詞名篇精選》、《古文名篇精選》、《硬筆書法古今名聯選》等著作。

高寶玉上世紀80年代初與龐中華、章健、
吳玉生等諸友攜手投身中國硬筆書法事業,
為中國硬筆書法的繁榮發展奠定基礎。圖為
高寶玉、龐中華老友重逢于2018年1月9日
吳玉生等諸友攜手投身中國硬筆書法事業,
為中國硬筆書法的繁榮發展奠定基礎。圖為
高寶玉、龐中華老友重逢于2018年1月9日
漢字書法,作為漢文化獨有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書法,歷經千年而不衰,成為享譽世界獨具民族特色的傳統藝術。而在書法的各種書體之中,漢隸更是中華民族輝煌時代的輝煌印象,有著一份耐人尋味的美:古樸厚重卻不失典雅,雄渾豪放卻盡顯端莊,如中華歷史長河中從未謝幕的漢文化。高寶玉老師正是一位醉心漢隸且頗有造詣的書法家。

高寶玉部分詩書冊頁
高寶玉從上世紀60年代起就傾心于書法藝術,最初以顏柳入門,潛心臨摹,很快就進入了癡迷的境界。80年代以后,在書法文化的不斷滋養下,逐漸專注于漢隸。1985年,高寶玉考入北京師范大學脫產學習,得遇啟功先生。先生的言傳身教,為他的書法鑒賞和創作水平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啟功先生平易近人,高寶玉不時拿著自己的書法作業到先生家里請先生批改。一次,先生在批改時說:“臨碑要選好的拓本,不要被刀刻的筆畫和風雨剝蝕的痕跡迷惑,要透過刀鋒看筆鋒。”一席話讓他茅塞頓開。得知高寶玉將自己在硬筆書法方面的感悟寫成《硬筆隸書技法》一書,啟先生欣然為他題寫書名,并將“技”字改為“寫”字。一字之改,盡顯平實親切。先生說:“硬筆書法古已有之,筆不論鋼與毛,腕不在低與高。行筆如亂水通人過,結體如懸崖置屋牢。硬筆書法也應該繼承傳統。”如今,高寶玉仍謹記先生教導,把剛柔相濟的主張體現在書法實踐中。

2011年主編的書法作品集
啟功先生的人品書品,啟功先生的循循善誘和殷切教誨,至今讓高寶玉感念于懷。先生的字似鐵畫銀鉤,一如先生正直為人;先生的課內涵豐富,一如先生學貫中西。在啟功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日前夜,高寶玉情不自禁一夜之間寫下了5000多字的追憶文章,表達了自己對恩師的思念之情,同時告誡自己牢記先生“要耐得住寂寞,靜得下心,坐得住板凳,努力增加字外功夫,不為浮名和流俗所累”的教導。中國書協時任主席張海閱后十分贊賞,《書法導報》用一個整版作了報道。
上世紀90年代伊始,高寶玉又進入北京大學首屆書法藝術研究班學習,在名師引領下,書法修養和書法背后的文化底蘊進一步得到夯實。

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組織的書法
進萬家活動,在安徽銅陵義寫春聯
進萬家活動,在安徽銅陵義寫春聯
回憶起北京大學的學習與生活,高寶玉十分感慨。正是有了北大的經歷,他對“眼高手低”一詞也有了新的理解。他說,我們不妨賦予它一種新的含義——“高處著眼,低處著手”。一方面,要有較高的鑒賞能力,要有開闊的視野,要有高遠的追求;另一方面,又要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從一筆一畫開始,認真讀帖、臨帖,把每一個字寫好,在細節上追求完美。
古人做學問,講究“厚積薄發”,學習書法,也是這個道理,只有“高處著眼,低處著手”,才能真正學有所成。

高寶玉部分詩詞楹聯作品收錄于多家書刊
每當喧鬧的城市進入夜闌的靜謐,高寶玉便在燈光下捧起漢代碑帖,與漢代書法家進行著對話和交流。“細玩而熟視之,既復背帖而索之,學而思,思而學,心中若有成局,然后舉筆而追之。”漢碑是他心慕手追的良師,又成為他探索書藝的津渡。他對《曹全碑》、《張遷碑》、《乙瑛碑》等朝夕研習,經多年臨帖,逐漸領悟出其精髓。那淳古方整、雄偉奇拙的書法,融化在他的腕底筆端,自然流露出來,形成了古樸厚重、風骨遒勁的自家風貌。高寶玉為自己的書齋取名“漢風軒”,足見他的漢隸情結何等濃郁、殷切。


為河南龍湖景區創作的楹聯
牢記啟功先生教導,高寶玉在臨帖時主張筆臨和心臨并重,既要潛心鉆研碑帖的精神筆意,得其精髓,又要入乎其里,出乎其外。為此,他遠眺躋身云表的巍峨高山,便聯想到書風中的渾厚雄健;觀覽舒緩翻卷的流云溢彩,便思索書法布局的恣肆飄逸;凝視參天古松鐵鑄般的樹干,便悟到書體中的遒勁沉雄;欣賞池中游魚和啁啾小鳥,便觸發了書藝之道的怡然自得……他的書法作品在凝重樸厚中,又透出率真的韻味,增添了妙通自然、狀物抒情的鳳采,于古拙中見靈動,于蒼茫中顯精神。在潛心臨摹漢隸的同時,為了力避時風,力避浮躁,高寶玉還上追秦漢簡帛書、篆書、金文的自然與厚重,“立志不隨流俗轉,留心學到古人難。”

為北京香山植物園萬松亭創作的楹聯
為北京香山植物園攬月亭創作的楹聯
高寶玉注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研究,這使得他的書法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濃郁的書卷氣。他說,“筆弱常臨名法帖,辭窮重讀古詩書。”沉醉于書法數十年,鉆之愈深,愈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書法藝術永無止境。淺嘗輒止,心浮氣躁,終難領悟書法真諦。研習書法不能僅停留在手上的功夫,必須深入鉆研文化典籍,積累豐厚的文化修養;書寫的內容也不能只限于抄寫唐詩宋詞、名人佳句,也應當用筆墨來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
為北京香山植物園攬月亭創作的楹聯
“初秋佳日上高原,大美山川撼心田。漢藏同聲歌盛事,書家情誼注毫端。”“山連峰聚遠塵喧,激水中流雪浪翻。戰士揮戈擔日夜,丹心熱血戍家園。”“天清地闊野蒼茫,萬嶺千山挺脊梁。不為凡俗稱大美,只留豪蕩向天飏。”“山高路險有何難,笑語歡歌對酷寒。壯美羌塘觀不夠,云低幡舞地天寬。”這是高寶玉先生隨中國書法家協會進藏所作的幾首短詩,行云流水般的詩作,抒發了對大好河山和守邊將士的熱愛之情。還有諸如“無憂無懼自悠然,心底安閑好入眠,坐看浮云流水過,思今追古慕先賢”。“秋風秋雨送秋涼,玉輪當空意悠長。故友新朋常相憶,吟風醉月話滄桑。”等等,可謂情景交融,意境幽遠。

參展第三屆小國展時的簡介宣傳
高寶玉書法作品選登

















陳一明
作者:邵妙苗
來源:天中文藝 陳一明
https://mp.weixin.qq.com/s/mpTCg2TEB46eAe-hiM79BA
來源:天中文藝 陳一明
https://mp.weixin.qq.com/s/mpTCg2TEB46eAe-hiM79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