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綜合報道 > 正文

第六屆栗山詩會舉辦

 

第六屆栗山詩會暨環洞庭湖詩人田野調查寫作計劃在長沙啟動
 
第六屆栗山詩會暨中國詩人環洞庭湖田野調查寫作計劃舉辦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洞庭“水天一色,風月無邊”,2021年5月21-26日,第六屆栗山詩會暨環洞庭湖詩人田野調查寫作計劃,在湖南長沙、湘陰縣栗山、汨羅、岳陽南洞庭湖進行。22日上午在長沙舉行了第六屆栗山詩歌獎、第六屆卡丘•沃倫詩歌獎頒獎典禮與詩歌朗讀會,下午進行了《中國當代詩歌年鑒》討論會。第六屆栗山詩歌獎獲得者:終身成就獎向明(中國臺灣),中國詩人獎梁平,批評家獎徐敬亞,翻譯家獎明迪,詩集獎“四爺詩叢”,詩人藝術家獎周藝文,湖南詩人獎肖歌。第六屆卡丘•沃倫詩歌獎獲得者:中國詩人獎侯馬,外國詩人獎谷川俊太郎(日本),翻譯家獎田原(旅日),批評家獎孫曉婭。
 栗山詩會頒獎典禮現場
 
栗山詩會與栗山詩歌獎、卡丘•沃倫詩歌獎由著名詩人、評論家、紀錄片導演周瑟瑟2016年創立于湘江邊的栗山村,已經舉辦了六屆。由湖南省詩歌學會、湖南理工學院中文學院、湖南湘陰縣文聯主辦,中國詩歌田野調查小組、湘陰縣詩歌散文學會、《卡丘》詩刊承辦。本屆栗山詩會輪值主席為李不嫁,肖歌主持了頒獎典禮與《中國當代詩歌年鑒》討論會,李不嫁、吳茂盛全程策劃執行。湖南省詩歌學會執行會長羅鹿鳴代表主辦方致辭。100多位來自北京、上海、山東、浙江、遼寧、深圳與湖南本地的詩人、批評家、翻譯家參加了本次活動。
 
臺灣詩人向明先生的侄女董敏代伯父領獎
 
  周瑟瑟談到栗山詩會的源起、做法與目的,他說:“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我在杜甫贈李白的中又回到故鄉來舉辦一年一屆的栗山詩會。栗山詩會源自于紀念逝去的父親,發起于我的胞衣村落,2016年6月24日我的截句詩集《栗山》與村民見面朗誦會是首屆栗山詩會。我們的做法是與村民在一起讀詩,在洞庭湖進行詩歌田野調查與戶外寫作,同時拍攝影像,詩人黃明祥就拍攝了‘作者影像作品’《栗山:父親的床》。栗山詩會試圖建立詩歌田野調查的樣本,在生活現場發現詩歌元經驗,經過長期的實踐與思考,形成‘詩歌人類學’的方法與認識。南洞庭湖、栗山是巫楚文明的發源地,自古就有信鬼好祠之風,屈原寫出了《九歌》《離騷》,是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屈原的史前藍本如何轉化為當代詩歌,湘人的浪漫氣息、神秘氣息如何在我們這代人的寫作中得到體現,當代詩歌遇到的精神困境如何找到出口,我們想通過栗山詩會與詩歌田野調查來尋求解決之道。”
 
路云給栗山詩歌獎批評家獎徐敬亞頒獎
 
  95歲高齡的長沙籍臺灣詩人向明特意穿上“媽媽給我留下的這一件非常非常古老的衣服”--舊藍布對襟衣服錄下答謝視頻,對于來自湖南家鄉的栗山詩歌獎,他說“這是活到95歲逢到來自家鄉的溫暖,我一直激動得老淚盈眶。老妻說從來沒看到我這樣過。如果可能我會帶一打金門陳高請你喝!”他在視頻中說:“我日夜都在想念的我湖南老家的鄉親父老兄弟姐妹們,我是一個14歲就離開家,在外漂泊一生直到而今快95歲的長沙細伢子。而今忽然接到家鄉親人的愛護隆重地給我一個無比貴重的終身成就獎,使我意外更覺得受之有愧。我穿著媽媽給我留下的這一件非常非常古老的衣服,來向各位感謝又感謝。”
 
  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湖南省詩歌學會會長梁爾源認為:“栗山詩會與栗山詩歌獎是蜚聲海外的湖南籍著名詩人周瑟瑟創辦的,作為湖南老鄉的我,引以為傲。詩會堅持數年,染鄉土本色,鑄小草詩魂,走田埂泥徑,抒土地情懷。可以說,栗山詩會和田野調查是很有地方特色,很有故土情懷,很有時代氣息的詩會。栗山詩歌獎是一個不聲張,不夸張的真實低調的詩歌獎項,得這個獎,讓中外詩人心里踏實!”
 
  湖南詩人肖歌參加了每一屆栗山詩會,他深有感慨地說:五月正是洞庭波涌、草長鶯飛的季節。詩人朋友們雅集長沙,前來參加第六屆栗山詩會。山不在高,有詩則名。以湘江邊栗山命名的詩會,已經連續舉辦六屆了。我們見證了它的成長,見證了它為促進詩歌創作的繁榮與發展作出的貢獻。同時也見證了詩會發起者周瑟瑟先生為每屆詩會的成功舉辦所付出的辛勞。栗山詩會,雖然也是以詩會友。但它有著自己的特質與追求。它弘揚的是自屈原始上下求索的探索精神。因此,本屆詩會推出了中國詩人環洞庭湖田野調查寫作計劃。栗山詩會年度獎的設立,主要是站在民間的立場,發現和鼓勵在詩歌創作上有獨特堅守與追求的優秀詩人。他們呈現的是能給人不同審美體驗與趣味的詩歌作品。卡丘•沃倫詩歌獎的設立,其意義我認為是體現中國詩人以寬廣的胸懷去擁抱世界,去同世界對話與交流。
 
湖南省詩歌學會執行會長羅鹿鳴宣讀栗山詩歌獎湖南詩人獎肖歌的授獎辭
 
  湖南理工學院中文學院教授、評論家楊厚均說:栗山詩會已經舉辦六屆了,我參加了五屆。第二屆我以本土詩歌愛好者的身份參加,從第三屆起,我代表主辦單位之一的湖南理工學院中文學院參與。栗山詩會不僅成為我個人每年的期盼,也逐漸成為推動我所在的湖南理工學院文學院學科建設的一個重要的文學研討和交流的平臺。面向世界,評選年度優秀的詩人、翻譯家和批評家,讓我們始終處于文學現場,不脫離現場的學術才是有活力的學術;栗山是我們面向世界的基點,栗山應該也能夠成為連接地域和世界的橋頭堡,在這里我們開展各種主題的詩歌研討與作品分享,我們的活動是如此的小,又是如此的大,是如此的私密,又是如此的敞開;從瑟瑟兄老屋背后的栗山出發,帶著栗山的泥土味道,我們撲入田野,深入底層,感受傳統,我們看到,每一片詩歌的霓虹,都源自大地的氣息,每一塊樸實的大地,都有詩意的萌芽。因為上述種種因素,一個源于小范圍詩友的活動,漸漸成為了越來越多的人的精神期待。2020年疫情期間,很多活動被取消或者以網絡會議的方式進行,但疫情稍緩,詩會依然以現場的方式進行,那是我2020年出席的第一次公開的文學聚會,當時那份久困之后脫韁而出的自由與快樂,至今記憶猶新。瑟瑟家鄉的栗山是讓人嫉妒的,因為在南方丘陵,這樣的栗山包括以栗山命名的山地實在是非常普遍,但惟有這一座栗山,將因栗山詩會而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詩歌地標。作為瑟瑟的兄弟、鄉友,我以此為榮!
 
在頒獎典禮現場,詩人走召演唱了他多首詩歌
 
行吟歌者老董演唱了老董作曲的湘西詩人小北的詩歌《哭嫁》《蠱辭》
 
  在頒獎典禮現場,詩人走召演唱了他多首詩歌。行吟歌者老董演唱了老董作曲的湘西詩人小北的詩歌《哭嫁》《蠱辭》。朗誦藝術家石紅玲、王伏紅、趙平、張蓄芳、子非魚、石崎分別朗誦了獲獎詩人向明的《不敬六行》《好想》,梁平的《經常做重復的夢》,徐敬亞的《高原獅吼》、明迪的《航海》、馬啟代的《雪花凝出的詩行》,李不嫁的《當蘇聯已成往事》、雪鷹的《骨頭》、葉德慶的《抱山書院》,肖歌的《柴火飯》、周藝文的《牛》、候馬的《悲傷》,谷川俊太郎的《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田原的《母鹿與雪豹》、孫曉婭的《空城舞》等作品。
 
 
附錄:
 
第六屆栗山詩會
終身成就獎
  向明,本姓董名仲元,當兵時改成單名董平。1928年六月初四辰時出生于湖南長沙東鄉董家沖。1944年三月在廣雅中學讀初中二年級時,因日寇逼進長沙,在湘潭石安鄉的學校亦隨即危急,學校緊急解散,校長帶領部份遠道學生往衡陽方向逃難。從此我便離開董家沖,隨著蔓延的戰火以及跟著而來的戰爭,征戰在西南和西北,甚至遠至內蒙邊境,直到最后才從成都至海南,然后到臺灣,孤身一人隨著眾多與我年齡相仿的無家無業的孩子一起在臺灣,既不夠上學資格,也脫身不了軍藉。遂紛紛往不需學歷,也不用經濟后遁的寫作方向發展。我取筆名向明,在藍星詩社的詩刊上及其他報刊發表詩作,至今接近九十五歲的我己有詩集、詩評論及散文、譯著等近五十余種。獲中山文藝獎、臺灣文藝獎及文藝獎章,詩魂金獎等十余種。現在的我雖己髮蒼蒼,視茫茫,但寫詩的興致仍如我隨身的各種排泄一樣,只要體內如有心要,或外在各種不能忍受的刺激,仍有詩的章句來迎戰一切非難不適。
 
授獎辭
 
  我們的父輩詩人飽嘗離散之苦,以詩歌為語言之家,長達70年的漂泊,終要回到母親的懷抱。“少小離家老大回”,仿佛又聽到賀知章的晚年吟唱,從中國古典詩歌投射而來的溫暖,在父輩詩人的晚年閃爍出動人的光芒。以一生為代價,建立起文學的尊嚴,以愛為源泉,為詩歌創造不朽的世界。鑒于此,現將第六屆栗山詩會終身成就獎授予向明先生。
 
答謝辭
 
  我日夜都在想念的我湖南老家的鄉親父老兄弟姐妹們,我是一個十四歲就被日本鬼子趕出家門,在外漂泊一生直到而今快九十五歲的長沙細伢子。而今忽然接到家鄉親人的愛護隆重地給我一個無比貴重的終身成就獎,使我意外更覺得受之有愧。我穿著媽媽給我留下的這一件非常非常古老的衣服,來向各位感謝又感謝。如說文學成就,那是一個仰之彌高、可望而難以達致的最高境界。只有賢者、智者、修為都達到無可挑剔的高人才夠資格。我出身卑微、不學無術,雖然已經寫了六十多年的所謂新詩,可始終是個跑堂打雜的角色。我個人平日非常低調,連“詩人”二字都怕被人稱呼,我一直只默默地寫我自己所認為能對得起自己的詩作。今天能夠獲得這個自己親人給我的大獎,除了衷心的感激,更是一個無比沉重的鼓勵鞭促。謝謝大家,我會更努力。
 
向明
2021年5月8日于臺灣
 
第六屆栗山詩會
中國詩人獎
 
  梁平,當代詩人、編輯。現居成都。出版有詩《巴與蜀:兩個二重奏》《家譜》《長翅膀的耳朵》《嘴唇開花》《時間筆記》以及散文隨筆集《子在川上曰》,詩歌評論集《閱讀的姿勢》等15卷。曾獲第二屆中華圖書特別獎、巴蜀文藝獎金獎、中國作家郭沫若詩歌獎、十月文學獎、北京文學詩歌獎、中國紫蓬詩歌節金紫蓬獎、中國詩人詩歌獎、第五屆中國長詩最佳成就獎、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優秀作家貢獻獎等。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文學藝術屆聯合會主席、四川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院長、《草堂》詩刊主編。
 
授獎辭
 
  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寫作持續一生,把語言當作生命的美酒,不管是獨飲還是狂醉,他都在享受語言帶給生命的快感。近年他寫下了《家譜》《長翅膀的耳朵》《嘴唇開花》《時間筆記》等厚重的詩集,為當代漢語詩歌貢獻出新的語言體系。既是個體靈魂的噴涌,又是現實、歷史、時代的萬丈霞光,復雜的夢境與清晰的語言,漫長的時間與細微的感受,讓他成為“異質寫作”的典范。鑒于此,現將第六屆栗山詩會中國詩人獎授予梁平先生。
 
答謝辭
 
  很意外,也很感謝第六屆栗山詩會中國詩人獎頒發給我。栗山在湖南、在中國已經成為一個詩歌符號,栗山詩會也是經年舉辦越來越趨于純粹與個性,而且誕生了一個重要的詩歌概念,就是詩歌田野調查,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詩學行動。年事已高對于我來說,就是努力消減、淡化身上的雜蕪和虛無,騰出時間給自己多留點文字,而這些文字必須是自己的,與自己身體有關、生活有關,與人有關、與自然和社會有關,與追溯有關,與思考有關,它可能構成我生命全部的印記。但我知道自己的微不足道,此時此刻,借用佩索阿的一句話:“我是我想成為的那個人和別人把我塑造成的那個人之間的縫隙”,而已。
 
梁平
2021年5月7日于成都
 
第六屆栗山詩會
批評家獎
  徐敬亞
  1949年生。1976年寫詩。海南大學詩學中心教授(退休)。
  1979年,讀大一時第一篇詩歌評論《奇異的光》刊登在《今天》雜志第9期。
  1980年,大二時的“當代文學史”答卷2萬字的《復蘇的繆斯》,受邀參加“南寧詩會”,并刊載于《當代文學研究叢刊》。
  1981年,大三時的“學年論文”4萬字的《崛起的詩群》壓縮至2萬字發表于《當代文藝思潮》。
  1986年,發起并主持《深圳青年報》、《詩歌報》聯辦的“中國詩壇1986’現代詩群體大展”。
  1988年,發起并參與主編《中國現代主義詩群大觀1986-1988》(紅皮書)。
  2004年起,主持《特區文學》刊中刊“讀詩”17年至今。
  2006年,發起并主持海南大學“詩歌月讀”活動。
  2011年,發起并參與創辦“中國詩歌流派網”。
  曾獲:兩報大展20周年紀念會“第三代詩歌終身成就獎”(2006年)、《2007年中國詩歌排行榜》“年度詩歌批評家”、《詩歌周刊》“年度批評家”(2018年)。
  另出版詩集《徐敬亞詩選》、隨筆集《不原諒歷史》等。
 
授獎辭
 
  以非凡的勇氣推動中國當代詩歌艱難行進,他發出的現代詩歌啟蒙之聲,持續40年依然回蕩著青銅般的聲音。他始終保持異常清醒的頭腦,從來不曾沉睡,思想的牙齒只咬最難啃的骨頭,他口吐蓮花,妙語連珠,喜笑怒罵,皆成真諦。往事不堪回首,啟蒙的腳步依然堅定,詩歌美學的巨浪還有撲來的那一天,因為他依然年輕健碩,鋒芒如初。鑒于此,現將第六屆栗山詩會批評家獎授予徐敬亞先生。
 
答謝辭
 
  從詩歌發生學的角度說,給詩歌頒獎是多余的。這多出來的部分,也許是詩的鄰居,頂多是詩的一個親戚。詩人寫詩本身就是個洗禮灌頂的過程,一個人在用整個靈魂與世界并行的同時,尋找到自己如同珠峰第三極一樣的最高點,這個過程充滿了痛苦,也充滿了塵世間不容易得到的、非常昂貴的愉悅。詩歌是一種游戲,在游戲中撿到了自己身上的黃金,又得了別人扔過來的白銀,所以,因詩而獎者真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從接受美學的角度,詩之獎每天都在閱讀中頒發。一首詩被寫出來,它的光芒是懸空的、隱匿著的。只有當閱讀發生,暗中的導線才連接了詩與人。閱讀的最高境界就是感動。感動中的詩充當了先知的角色。一只鳥起飛了,另一只鳥也跟著飛起來。只有閱讀而沒有感動,等于把鳥放在水中飛翔或者用牛奶溶解黃金。千百年來,古詩詞在村落與驛站間命懸一線般地苦苦傳播,正是無數隱身的、天才的讀者把導線一直連接到今天。
 
  就人類文明史來說,批評家是一個當詩人早已成為遼闊草原之后才冒出來的晚輩角色。從誕生起,批評家就似乎是一個游離在尊崇與貶斥之間的尷尬命名。其實,批評家最真實的面目,只是一個普通的讀者。在詩歌這場游戲中,所謂批評家僅僅屬于一種虛擬的、假設性的戲劇角色。盡管他們常常冒充醫生、裁判或者神父與上帝。正如每個孩子都是詩人,每個病人都是醫生。久病成醫者或自帶天才的人也都是批評家。在一首詩面前,只有最蠢的人才真的以為他獲得了唯一的裁決資格,真的以為那些從書本上學來的小把戲可以鳥瞰與指點人間全部之詩。我唯一替批評家辯解的是:批評家并不是詩的附屬品,更不是詩人的應聲蟲。真正的批評家,同樣是一個寫作者,一個與詩人同等的創造者。普通讀者,僅僅是他最基本的屬性。與一般的閱讀不同,批評家更應該洞察一首詩或一位詩人整體價值,大到定位其時空經緯,小到洞悉其細胞結構……而對于今天病入膏肓的批評界來說,一個好的批評家的標準已經降到了最低點,他至少要學會基本的審美。對于一首詩,他至少能品出道行的深淺,能識別手藝的高下,能辨別修辭的美丑,能聞出氣味的香臭……而不是云山霧罩地進行一番文化闡釋,而不是把一首詩從頭至尾無聊地撫摸一遍,而不是把批評降低到迎來送往的紅塵最低處……

  我本來還想對20年來的中國現代詩說幾句話,但是,在批評家最不光彩的年代獲獎是危險的。有人勸我,獲獎感言不能太長,否則說明這個人太想獲獎了,哈哈。
 
  說白了,詩人獲獎就是在群亂舞中找幾個妖魔夸夸你。在本國,詩既是一個江湖,一個牛鬼蛇神的總稱,也是一座座在靈魂中隱居的漢語深山。我曾經聲稱永遠站在草莽。一位詩人最高興的應該是獲民間之獎。詩從來不在廟堂,民間永遠是詩的最高海拔。
 
  這是一個小獎,小到它的命名只緣起于一座小小的村莊。這是一個大獎,大到時空上連續6年的輪回,大到它借助電波的方式足以張榜昭告天下。對于詩,民間獎是最誠心誠意的夸獎。對詩人來說,哪怕有一個人夸你,那也是詩歌兄弟伸出的拇指,也是被詩歌閃電灼燒的一瞬。
謝謝諸位。
 
徐敬亞
2021/5/6深圳
 
第六屆栗山詩會
翻譯家獎
 
  明迪,八十年代移居美國,在國內出版三本詩集《明迪詩選》《和弦分解》《幾乎所有的天使都有翅膀以及一些奇怪的嗜好》,獨立出版三本詩文集《D小調練習曲》《柏林故事》《日子在膠片中流過》,在美國出版三本詩集《分身術》(雙語)、《鳥島》(圖像詩)、《長干行》。兼雙向翻譯,英譯漢包括《在他鄉寫作》《錯過的時光》《舞在敖德薩》《家》《瑪麗安•摩爾詩集:觀察》,以及大量新銳詩人(還未有機會結集出版);漢譯英合譯若干本,《空椅子》入圍美國2016年最佳翻譯圖書獎(短名單);獲得過若干文學基金會獎金,以及芝加哥詩歌基金會的翻譯獎;獨立翻譯以及合譯的作品發表于美國詩歌雜志;編選/合譯《新•華夏集:中國當代詩選》(2012年美國出版)、《中國新詩1917-2017》(2019年美國出版);編選《中國當代詩選》(2016年阿根廷出版),《中國現代詩100首》(2017年印度出版),《來自長江的詩》(2021年阿根廷出版,因疫情延誤),《中國女詩人選集》(墨西哥版,疫情延誤);合編《中國新詩百年孤獨》(2016年墨西哥出版),《中美生態詩》等,《隱匿的光:中國當代詩人詩畫選》2021年將出版。
 
授獎辭
 
  在詩歌寫作與詩歌翻譯之間自由穿行,在英譯漢、漢譯英之間走出一條經驗之路。她持續不斷的翻譯和出版,讓中國當代詩歌與西方詩歌彼此呈現在西方與中國讀者面前,她在艱辛中享受英語與漢語翻譯的雙重歡樂。英譯漢《舞在敖德薩》《瑪麗安•摩爾詩集:觀察》,以及大量漢譯英與《中國當代詩選》等翻譯選本,為詩歌翻譯和出版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成為中西之間重要的翻譯家與編選家。鑒于此,現將第六屆栗山詩會翻譯家獎授予明迪女士。
 
答謝辭
 
  感謝栗山詩會頒給我翻譯獎,很驚訝,很意外,其實每一次出版都是機緣,2011年美國詩歌基金會部分贊助5家出版社出版5本詩選,我承擔了中國當代詩選的項目,邀請了很多詩人翻譯家參與,2014年阿根廷一家出版社找我編一本中國當代詩選,我精選了手中的英譯版,請翻譯家羅伊譯成西班牙語,同一年墨西哥詩人朋友提議把我在美國出版的《中國當代詩選》譯成西班牙語,我改為重新編選,增加到65位作者,印度版又換了些新面孔,就這樣一本一本下來,并非我有什么計劃,獎勵我我倒覺得慚愧。我曾經應邀編了一本外國新銳詩人選,未能出版,結果我翻譯的詩人現在大都成了國際著名詩人,所以我的中譯本沒有正式出版我并不覺得遺憾。英譯漢方面,我要感謝磨鐵邀請我翻譯瑪麗安•摩爾,使我有機會重拾20年前放下的手藝項目。翻譯是一件磨練手藝的體力活,我自嘆體力不夠,常常顧此失彼,《觀察》出版之后我一直不敢打開看,我知道我不會滿意,翻譯是個無底洞,永遠沒有最滿意的時候,最近我修改了其中最重要的一首詩《章魚》,這說明出版并不表示翻譯結束,而只是一個過渡文本,
 
  瑪麗安•摩爾是我喜愛的詩人,二十年前我曾經根據她的合集翻譯過一些,后來見到 FSG的總裁喬納森•加拉西,他說他會把摩爾的原詩集再版,還原她的現代派激進分子的原貌。果然,原版《觀察》于2016年再版,《瑪麗安•摩爾新全集》2017年面世(布魯姆稱之為摩爾詩歌終極版),還原了上個世紀走在現代派最前沿的摩爾形象。摩爾晚年不斷修改,幾乎把自己修改成一個傳統詩人。那么翻譯上的反復修改,是否會丟失最初的粗糲而有創造性的原味呢?這一點也許是翻譯和原創之間的最大區別所在,翻譯是越打磨越精,初稿往往不準確,所以多花時間讀透是最關鍵的環節,另一個關鍵是注意整體上的邏輯性,最終是模仿原作者,還原其原有的氣質,但我對自己的模仿能力還沒有到滿意的地步,尤其是摩爾并不是一個容易模仿的詩人,她早期的先鋒性,實驗性,超前的拼貼藝術,繁復的句式,多種視角和多種意象并置藝術,冷幽默,精準,復雜性,等等等等,我自認沒有足夠的天分去模仿她,這個獎我權當是鼓勵。
 
明迪
2021年5月2日于美國
 
第六屆栗山詩會
詩集獎
四爺詩叢
  馬啟代,1966年生于山東東平,“為良心寫作”的倡導者,中國詩歌在線總編,“長河文叢”主編,出版詩文集29部,入編《山東文學通史》。
 
  李不嫁,男性公民,六零后湘人,別號“湖南老詩骨”。曾任瀟湘晨報值班主任,湖南省委宣傳部新聞閱評員,中南大學文新院兼職教授。
 
  雪鷹,安徽淮南人,現居浙江武義。長淮詩社社長,中國詩歌在線安徽頻道站長,客座教授,出版詩文集多部,主編多種選本,策劃舉辦多個詩歌獎。
 
  葉德慶,居住上海。新作刊發于《詩刊》《詩潮》《詩歌月刊》《綠風詩刊》等報刊;出版詩集《天磚》《人間袈裟》;入選多種詩歌年鑒和排行榜等。
 
授獎辭
 
  四個男人聚成一座山峰,以各自的作品堆砌不同的峰谷,四個人構成一個硬漢詩歌的氣場,給當代詩歌的柔弱增添了堅硬的美學,以不同的發力方式傳遞出對世界的愛,詩是他們的靈魂出口,既獨立又自由,既愛又恨,黑白分明的寫作成就了一套詩叢。鑒于此,現將第六屆栗山詩會詩集獎授予由馬啟代、李不嫁、雪鷹、葉德慶先生所著的“四爺詩叢”。
 
答謝辭
 
  感謝栗山詩會的創辦者和評委們,感謝你們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時刻把這個重要的榮譽授予我們和我們的詩歌!
 
  在中國現代化和中國漢語新詩艱難拓進的背景上,我們經受了如今依然在經受和經歷艱難的時刻。我們四位無疑都是天各一方的獨行者,因精神的吸引和靈魂的相近走在了一起,我們堅持自由意志和獨立人格,倡導真愛真性,互相取暖、彼此照亮,力主以微弱之聲喚醒和捍衛人性,力爭發出沙啞卻真實的交響。
 
  中國詩壇應當有一些“爺們”的聲音。我們努力做了,還將繼續做下去,來自栗山詩會的獎掖,是我們生命里難得的掌聲,必將永久回蕩在我們精神的領空。在此,由衷表達我們的敬意!
 
馬啟代(執筆)
2021年5月8日于濟南
 
第六屆栗山詩會
湖南詩人獎
  肖歌,男,本名肖堅強。1962年出生。漣源市羅家橋人,居長沙。畢業于湖南師大中文系。出版有《生命的花籃》、《稻草孵出的夢》等著作十多種。系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授獎辭
 
  洞庭湖上漂過饑病交加的杜甫,古代詩人肉身的消失,留下中國詩歌燦爛的傳統,湖南詩人自覺續寫大地上的詩歌。他誠實的寫作,飽含了真的感受,他山村的敘事,溫暖如母親的體溫,他躬身故鄉,心如止水,在草木中呼吸,在細小如塵埃的詞語與意象中寫作,他寫下的是布衣的詩歌,是泥土的詩歌,是低聲嗚咽的詩歌,是清亮如鳥鳴的詩歌。鑒于此,現將第六屆栗山詩會湖南詩人獎授予肖歌先生。
 
答謝辭
 
  俚語云:樹老根多,人老話多。于我卻恰恰相反,歲月讓我變得愈發謹言慎行起來。
此時,我坐在故鄉祖居的地坪里。此起彼伏的蛙鳴襯托著鄉村夜晚的寧靜。
 
  大多時候,我只是一個安靜的讀者。就如現在,安靜的只想聽懂田野里蛙鳴的含義,做它們不相識的知音。所以,準確地說,我只是一個喜歡讀詩的人。作為一名行將步入花甲之年的詩寫者,詩寫水平只能勉強給自己打個60分及格。
 
  這次,接到周瑟瑟兄通知,決定將第六屆栗山詩會湖南詩人獎授予給我,第一感受是面對如此多比我優秀的詩人令我汗顏。第二是對即將退隱江湖的老同志,其實早就淡泊了名利。何況,詩歌確實是與名利無關的高雅之物。但詩友們對我這位老友一直以來的不斷激勵我永遠心存感激。實話實說,對這種那種的獲獎別人都會一笑而過,而于我,獲的不只一個獎,而是一份真誠的鼓勵與溫暖!
 
  寫詩,如母雞孵蛋。蛋本來就在那里。生命的陽光,生活的溫度也在那里。只需用心等待每一只“詩歌的小雞”破殼而出就是了。每一首詩歌的破殼而出給自己帶來驚喜,也會給看到她的讀者以驚喜,一如碰到鄰居家剛出生的對你微笑著的嬰兒。
最后,借此機會,祝福朋友們身健!心健!筆健!
 
肖歌
2021年5月10日于長沙
 
第六屆栗山詩會
詩人藝術家獎
  周藝文,1971年生于湖南湘陰,詩人、畫家、童話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湖南省藝術收藏家協會名譽主席、深圳市福田區文化顧問、深圳市福田區藝文兒童文學院院長、深圳市福田區少兒美術館館長、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出版有詩集與長篇系列童話50多部。主要美術作品:“荷日君臨”、“詩與遠方”、“山水心境”、“藝文逸品”系列,以及“放牛娃的春天”。燦爛的色彩,清麗的格調,朦朧的意境,奇異的圖式,周藝文以變幻莫測的手法,把詩與畫融為一體,在詩畫同源的起點上深入到藝術內部。中國文人畫五百年,既要看清來路,又要看清出路,他長時間潛入古代,又返身于當代,在古代與當代之間來回穿梭,他凝視古代,又熱愛當代。他將古代與當代集于一身,他的作品里處處顯示出古代的寧靜和當代的奔放。
 
授獎辭
 
  藝術生命與詩人生涯緊緊相依,洞庭湖的波浪連著他的情感,青春年少時,詩歌與繪畫是他的兩翼,現在又有了童話藍色的天空,他成了中國最有想象力的童話作家之一,中國最有詩意的水墨畫家之一。他不斷寫與畫,就像洞庭湖的波浪天生熱愛翻騰涌動,他埋頭寫與畫,俯身畫案,為生命奉獻出燦爛的水墨世界,他遠離詩壇,默默付出,出版了“歸來者詩叢”,他在每一幅畫上寫下了樸素、深情的詩歌。鑒于此,現將第六屆栗山詩會詩人藝術家獎授予周藝文先生。
 
答謝辭
 
  栗山是我與周瑟瑟共同的故鄉,那是詩歌的故鄉,栗山的草木蟲魚,栗山的朝霞與晚景,栗山的暴雨與輕風,都是中國當代詩歌的一部分,因為栗山已經是中國當代詩歌的一個地標符號,左宗棠36歲離家之前苦心耕讀的“柳莊”,周瑟瑟從小吃的樟樹港辣椒,現在是中國最貴的辣椒了,這些都是栗山、周瑟瑟生命與寫作的一部分。

  這些年我專注于童話與繪畫,我為孩子們寫下一本又一本的童話,我畫下了一張又一張的水墨,通過童話我看到了未來的世界,通過水墨我看到了過去的世界,我認為未來與過去是宇宙里最重要的時空,生命因此而存在,肉身在此刻變得意義非凡,我們活著因此而有偉大的價值。
 
  以栗山命名的獎項,親切而充滿了愛的力量,讓我想起周瑟瑟的父母生前的面容,天下的父母都有慈愛的面容,接受來自于栗山的獎項,接受來自父母國的獎項,我是激動而欣喜的。

  感謝湖南省詩歌學會、湖南理工學院中文學院、湖南湘陰縣文聯,感謝中國詩歌田野調查小組、湘陰縣詩歌散文學會、《卡丘》詩刊,你們是詩歌藝術的守護者、建設者與奉獻者,因為你們的付出,讓我的故鄉成為了詩歌的故鄉,讓屈原與杜甫的靈魂回到了我們中間。
謝謝各位詩人朋友!謝謝父老鄉親!
 
周藝文
2021年5月8日于深圳
 
  附錄:
  歷屆栗山詩歌獎獲獎者
 
  首屆栗山詩會
  周瑟瑟截句詩集《栗山》與村民見面朗誦會
  洞庭湖詩歌田野調查
  黃明祥拍攝“作者影像”《栗山:父親的床》
  2016年6月24日
 
  第二屆栗山詩會 
  “百年中國新詩的本土性”論壇
  第二屆栗山詩會年獎 
  “2016年度中國詩人獎” 黃明祥
  2017年4月28日
 
  第三屆栗山詩會
  “重新認識故鄉的哀音之美--向屈原的《山鬼》致敬”論壇
  第三屆栗山詩會年度獎
  “2017年度中國批評家獎” 譚克修
  “2017年度中國詩人獎” 李不嫁
  2018年4月5-6日
 
  第四屆栗山詩會
  周瑟瑟詩集《世界盡頭》討論會
  第四屆栗山詩會年度獎
  中國詩人獎 李建春
  批評家獎 榮光啟
  翻譯家獎 雷武鈴
  2019年3月23日
 
  第五屆栗山詩會
  周瑟瑟詩集《種橘》討論會
  中國詩歌田野調查小組橫跨洞庭湖田野調查
  第五屆栗山詩會年度獎
  中國栗山詩歌成就獎 梁爾源
  批評家獎 草樹
  翻譯家獎 程一身
  詩歌田野調查獎 葉德慶
  2020年5月24日
 
  第六屆栗山詩會
  中國詩人環洞庭湖田野調查寫作計劃
  《中國當代詩歌年鑒》討論會
  第六屆栗山詩會年度獎
  終身成就獎 (中國臺灣95歲詩人)向明 
  中國詩人獎 梁平 
  批評家獎 徐敬亞 
  翻譯家獎 明迪 
  詩集獎 “四爺詩叢”(馬啟代、李不嫁、雪鷹、葉德慶)
  湖南詩人獎 肖歌 
  詩人藝術家獎 周藝文 
  2021年5月21-26日
 
第六屆栗山詩會海報系列:
 
《栗山雛鳥篇》
 
《栗山窯場篇》
 
《栗山辣椒篇》
 
《栗山椅子篇》
 
《栗山牛犢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免费1000拍拍拍| 中国美女一级毛片| 男女猛烈xx00免费视频试看| 国语对白清晰好大好白|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里番全彩本子库acg污妖王| 成人嘿嘿视频网站在线| 亚洲视频第一页| 四虎最新紧急更新地址| 日本一卡2卡3卡4卡无卡免费|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 真实男女动态无遮挡图|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 免费看一级性生活片| 18分钟处破好疼高清视频| 日本无吗免费一二区| 动漫毛片在线观看| 2022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北条麻妃| 动漫人物将机机桶机机网站| 91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aⅴ综合网站发布| 劲爆欧美第1页婷婷|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熟女AA片| 猛男猛女嘿咻视频网站|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视频| 中国熟妇xxxx|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图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 伊人性伊人情综合网| 打屁股xxxx|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老司机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久久| 久久久久久影视| 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