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漢唐千年客 明月神州處士家
——唐建教授辛丑初春訪梅記
——唐建教授辛丑初春訪梅記









寫生局部
梅作為長壽樹種,有古老的栽培歷史,陳俊瑜教授作為中國梅花植物學研究的專家,編有《中國梅花品種圖志》,陳教授在書中談到中國古梅,認為云南昆明安寧縣曹溪寺元梅,為現存最老的原本古梅,并列舉了其他古梅。還有一些與古梅相關的文章,如《中國五大古梅》、《云南古梅》等,很多現已不存或為后代所植,隨著古梅的不斷發現,這些記載也逐漸被新的研究成果所代替。唐建老師十余年尋梅,新發現唐宋元明清古梅群,便是最好的例證,不僅推翻了著錄中有關古梅的記載,也使新發現的古梅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愛梅,自北宋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到元代王冕的“不為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傳為千古,清代金農、近現代吳昌碩、關山月、于希寧等畫家皆愛梅、善畫梅。畫梅的藝術風貌也逐漸由文人雅士的孤芳自賞轉變為雅俗共賞的新時代特征,畫梅的內涵也逐漸由文人的審美意趣上升為民族情懷、革命精神的象征。唐建老師作為當代“梅癡”,愛梅、畫梅、護梅,他的作品中呈現出獨具一格的新風貌。
唐建老師每年對元梅的認識都是不同的,他的作品也是不斷增進和升華,唐老師一直秉承文人畫的審美理想,他注重以線造型,在他的畫中以中鋒用筆,筆筆皆是書法的線條,這得益于他多年的篆隸基礎,唐老師是勤奮的,他強調書法的重要性,并堅持每日練習,他深刻地領會到趙孟頫“書畫同源”的繪畫理念,并在作品中體現出來。在學習古人筆墨的基礎上,他以雙鉤的技法表現梅花,試圖在表現形式上有新的突破。唐老師還善于作詩,這是當今時代所難得的,在他尋梅、訪梅、畫梅、護梅的十幾年間,作了幾百首詩,這些詩是唐老師真情實感的表達,如今年所作的《憶永平》、《晨起探梅》、《詠瀾滄江畔大木廠宋梅》等,這些詩無不體現出他對梅的“癡情”和“熱戀”,也是多年尋梅、護梅的艱辛歷程的沉淀和感悟,正如他在詩中所言:“何人十載博南客,踏遍蒼山覓玉葩。霜結千年香徹骨,半生相識是梅花。”唐老師將他的詩也融入繪畫中,詩書畫印融為一體,開創了獨特的繪畫語言和新的繪畫風貌。只有這種富有真情實感的作品才會感染人、打動人、深入人心。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今年,我們懷揣對老梅的不舍集體留在花橋過年,這是一段非常值得的經歷,在這期間永國寺的明茶開得正盛,我們沿著博南古道,腳踩曾經馬幫經過時留下的馬蹄印,去拜訪了楊升庵祠,感悟了“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歷史的滄桑和悠遠的意境。大年初一,唐老師帶大家就開始了新年的創作,元梅樹下,吟詩詠唱,不亦說乎。元梅之花也隨著花期的結束慢慢開始凋謝,最后只剩下清晰可見的枝干。突然有一天:“快看,結梅子了。”我們才發現小梅子已經慢慢開始長成了,大家才意識到在永平已兩月余,我們又一次感受著老梅從花開、花謝、結果的過程,很快武姐又可以采摘梅實泡酒了,以待來年與大家相約花橋共飲。
唐建老師的愛梅之心深深影響、感染著大家,促使著更多的人愛梅,護梅。(文/鳳桐)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寫生局部
唐建辛丑云南訪梅詩選
憶永平
一樣癡心系永平,
幾時尋覓看云行?
但求半醉農家老,
卻聞深潭野鶴鳴。
入夜不知霜月冷,
經春始覺日光明。
何人修得花似錦,
夢到梅山了此情。
大河溝訪古茶
千古梅枝千載茶,
也思寄夢到天涯。
故人知我春心在,
冰雪一身付玉葩。
晨起阿腰寨探唐梅
畫家行早望星華,
衣袖飛霜臉映霞。
山對晉唐千里月,
庭閑老樹萬枝花。
詠瀾滄江畔大木廠宋梅
老梅何所似,
卓卓若仙翁。
今日雪霜立,
千秋一笛中。
黑龍潭訪唐梅
滇中訪尋故自遲,
龍潭嶺上見高枝。
唐梅宋柏明茶伴,
坐久相思過碧池。
博南山中逢友人吃土茶
聞鳥野泉近,
家居最上峰。
一杯茶百斗,
雲霧識晨鐘。
晨起探梅
畫家行早望星華,
衣袖飛霜臉映霞。
山對晉唐千里月,
庭閑老樹萬枝花。
辛丑盛夏訪花橋元挴
山寺空幽客不來,
冬衣霜雪夏生苔。
今朝相識共秋月,
明日為君報歲開。
唐建 簡歷
唐建 又名唐梅
1965年生于山東諸城
文藝學博士
中國藝術研究院二級教授
花鳥畫創作研究方向博士生導師
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畫家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兼任山東大學教授、中國書畫美學方向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深圳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山東藝術學院兼職教授,甘肅政法大學美術學院兼職教授等

作者:鳳桐 唐建
來源:梅友公社
https://mp.weixin.qq.com/s/nGqUq1qVgZI_Ak1EhDhdkw
來源:梅友公社
https://mp.weixin.qq.com/s/nGqUq1qVgZI_Ak1EhDhd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