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綜合報道 > 正文

“羽象詩叢”之吳玉壘雙語詩集《萬物豎起耳朵》黃河口專家懇談會




“羽象詩叢”之吳玉壘雙語詩集《萬物豎起耳朵》黃河口專家懇談會成功舉辦
 
 
2021年10月6日下午三點半,“羽象詩叢”之吳玉壘中英對照版雙語詩集《萬物豎起耳朵》黃河口專家懇談會在東營黃河口詩歌收藏館三樓會議室舉行。此次活動由銀河出版社、泰安市詩歌學會主辦,黃河口詩歌收藏館具體承辦。
參加懇談會的專家有著名的評論家、詩人、作家、學者燎原先生、趙月斌先生、北野先生、王桂林先生、邵純生先生、王宜濤先生,還有來自東營市境內的魯北、逯春勝、潘京、劉平平、云松、鑠城以及來自泰安市詩歌學會的代表趙志遠、劉寶銀等作家、詩人、評論家。原籍泰安、現客居東營的詩人、書畫家、格林藝術館館長李線長先生,作為雙重代表也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由著名詩人、詩評家王桂林先生主持。他特別闡明此次會議的主題:專家懇談會。他說:“在黃河入海口這樣一個地方舉辦這樣一次會議,玉壘的意思就是不想做一個簡單的、一般意義上的一個新書發布會,也不想做成那種普遍意義上的詩歌研討會,比較刻板的、嚴肅的、有的甚至是言不由衷的那種。而是借此機會請各位專家給出一些中肯的意見和建議。通過此次對話,或者不僅僅可以厘清一些玉壘個人寫作的問題,甚至有可能會談出一些對于我們當前詩歌寫作的一些普遍性的問題,后者也是我和玉壘都期待的。”
著名評論家、詩人、威海職業學院資深教授燎原首先發言。他對吳玉壘的詩作做了高屋建瓴的分析,認為吳玉壘既是一位活躍的評論家,又是一位詩人。他的詩作印象較深的幾點:其一是作者潛意識中的鄉野情結,這在不少詩作中都有體現。他以《蒼茫大地》為例指出,玉壘之所以把腳下的鄉野指稱為大地,其實正是對遠方地平線上那種真正的大地的想象和渴望。這因而在他詩作中抻拉出一種張力,基于鄉野的詩篇既有鄉野的真切,又彌漫著多種復雜情愫混合的形而上氣息。其二是落日意象與宿命之手。他例舉了《舊事重提》和《一群羊走在去往城里的路上》的有關詩句后說:“落日既是他借以眺望遠方的意象,也寄寓了他對世界本質某種形而上的體認: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種蒼茫的、不可捉摸的,卻又是大于人類的力量。無論大地上的萬物是如何的動作,都會被這種宿定的力量所主宰、所擺布。正像這群羊正默默走在去往城里,也就是去往屠宰場的路上而不自知。當然,更像作者包括我們大家的人生。但更重要的,是作者體認到這一點之后的應對姿態:不沮喪,不激憤,該來的不該來的既然都來了,那么,我只有照單全收,并泰然處之。這看似一種通俗的人生姿態,又是打通了心靈梗阻后的豁然開朗。人生就是這樣的了悟中,獲得了松弛和自由。”其三是納繁復于精粹的語言表達。他認為,語言能力代表著一個詩人的藝術能力,是一個詩人思考深度和表達深度的綜合體現。“吳玉壘詩歌中不時呈現出的,那種將復雜意緒壓縮為警句式的精粹表達,給我留下了頗深的印象。”他特別引證了《古城墻上的烏鴉》和《石頭雕像》兩首詩中的句子。他認為這樣的表達,都有一種指東打西,出奇制勝,直擊穴位的力量。最后,燎原先生指出詩作《中流砥柱》的問題,認為“一塊石頭絆倒一條河流”的表達有些過于自我,讓人難以捉摸,河流何以會被“絆倒”?“絆倒”作為這首詩作中的一個關鍵詞,并沒有絆倒這條河流,而是剛好絆倒了這首詩作。
評論家、作家、山師大教授趙月斌認為,吳玉壘的這部短詩集,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短詩不短,小詩不小。讀來感覺深刻、厚重、境界大、不淺薄,他把復雜的人生情感以及對這個世界的不同感受,充分地融入詩中,你在閱讀時會感受到作者的深度思考。同時,由于他在表達上做到了化繁為簡,深入淺出,樸素、真實、不矯情,所以更容易深入人心。讀他的詩還有一個明顯的感覺,就是他都能在紛繁亂象之中精準地找到一個起點,一個爆發點。他的很多詩,都是先鋪排,看起來漫不經心實則是精心的鋪排,在你以為一切就是這樣的時候,他卻在一個出乎意外的點上突然爆發,結局或大幅翻轉,或陡然立起,很有出奇制勝的效果。這似乎成為他寫作的一個法寶,但問題是用多了就容易形成寫作慣性,成為一種模式,這是應該警惕的。另外,他的詩作是現代性的,是真正的現代詩,而不是披著現代詩外衣的傳統詩,他的筆觸深入的是現代人的生活與靈魂世界,他的不少詩寫出了現代人的渺小,現代人在時代巨輪下的無力感、無奈感和蒼茫感,這是難能可貴的。再者,作者在藝術手手法上善用反諷、自嘲等現代藝術手段,寫出了個體與這個世界真實的對應關系,在對撞中不時顯現出智趣。
來自莫言家鄉的詩人邵純生說,吳玉壘的詩帶著某種與生俱來的氣質,從十多年前還沒認識他之前讀他的詩直到現在, 感覺他一直保持著一顆柔軟而避世的心,憂郁是他性格的主要成分,詩寫內斂,不煽情,不做作,慣于從小人物的命運出發,處處體現著人生的閱歷。“在這個選集里,我看到的大都是這類詩作,從《冰塊》中個體命運的沉浮,到《可可西里》的孤獨追逐,感覺他始終是在自我較勁中。”
著名詩人、書法家、山東大學教授北野先生從與吳玉壘的結緣談起,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命軌跡。只要他沒有忘記自己或者刻意地模仿別人,他寫下的東西都將是獨一無二的。而吳玉壘的詩歌活動,涵蓋了詩歌寫作、詩歌評論和詩歌建設三個面向,三位一體。把自己培養成這樣的人物并不容易。這需要原創能力,理論素養,傳播資源等多重因素。隨后他分別就“三個面向”一一做了交流。在對吳玉壘詩作的評說中,他特意舉出《香菜,學名芫荽》這首詩,認為這首短詩,以小見大,足以代表吳玉壘的詩學趣味和技藝成色,體現了吳玉壘在詩學理論上所推祟的“事件與想象之間的距離”,很有張力。由此認為,吳玉壘的詩歌寫作不是那種自發式的,而是自覺的。所謂自覺,指的是寫作背后潛藏著某種理論或技術支撐。自覺是一種寫作狀態。自覺的寫作,在技術層面上要優于不自覺的寫作。雖然自覺到哪個程度,已然是另一個問題。
來自濟南的書畫評論家、畫家、詩人王宜濤認為:寫作,真誠是第一位的,沒有真誠的慣性寫作容易使文字流于陳腔濫調。而玉壘兄總能在他的詩句里賦予對生他養他的這片土地以真摯情懷。他在泰山腳下的新泰生活、寫作,小小縣城里,他用自己平實接地氣的腔調表達著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同時他精準的抒寫也更充分體現出來他寫作上機敏的智慧。這其實是他寫作的一種智性延展。他的詩里沒有病態的語言、沒有高蹈自負的傲慢,沒有那種油腔滑調的裝腔作勢。他的詩是“人間的溫暖”,他關心自己的內心世界,也關心親人朋友的情感,他不以高冷面示人群,其實他就是人群的一份子,他就是他們——同憂愁、共歡樂,守望著自己這片土地,小心翼翼的記錄著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點點滴滴,在物象和現實的觀照中,尋找屬于自己的意象邏輯和抽象符號。他傾聽著這個世界和自己內心的聲音,他在傾聽中思考;在傾聽中抒寫他曲折的隱喻;在傾聽中梳理自己的詩學體系。最后他特別提醒說:“當然一個人的優點從另一個觀點看往往會成為一種缺點,因此需要寫作者自我的警惕、審視,敢于否定已有的成績和勇于跨越自身的局限。我想在這點上,玉壘兄是能夠做到的。”
詩人、詩評家、東營職業學院副教授逯春勝認為,《萬物豎起耳朵》這部詩作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歐·亨利式”的結尾,卒章顯志。警句格言式的句子很多,顯示出作者深厚的哲學素養。對人生社會自然有深入的觀察和切身體驗。如“擁有了寸土,就仿佛擁有了天下”(《沙棘樹》),“他的頭羊,羊頭掛在墻上,一望無際的草原,在我的碗中流浪”(《香菜,學名芫荽》),發人深省。第二個特點就是獨特的藝術性,“把復雜寫成了簡單”。這部詩集僅僅35首短詩,涵蓋的內容卻很多。涉及自然人生社會歷史多個側面。幾句詩行,就達到了“深文隱蔚,余味曲包”的藝術效果。并以《沙塵暴》為例進行了細致分析。認為它看起來寫得很簡單,但背后的東西很多,寫出了不同社會階層在災難面前不同的應對方式,寄予了詩人對底層人群深切的同情和關懷。第三個特點,有奇特的想象。如“墻頭上的一株草,被標注為春天,憑此作準星”(《古城墻上的烏鴉》)春天多么美好,但成了屠宰場。“英雄和強盜的傳說,是兩片嬰兒的尿布”(《安耳河》)意象之間的對抗,有對英雄、強盜的消解、顛覆,這樣想象,有反諷的味道。北島就有這樣的表達方式。總之,這是一部很薄但也很厚重的詩集,期盼玉壘先生新的大作問世。
同樣來自東營的作家、詩人劉平平,與吳玉壘有著深厚的詩歌友誼。為了此次活動,她特意撰寫了一篇長文《詩為人作證,人為詩立據》,以一個既是朋友又是喜歡吳玉壘詩歌的讀者的身份,從作為詩人的吳玉壘、作為編輯和詩評家的吳玉壘、作為詩歌會長的吳玉壘、作為朋友的吳玉壘等四個方面介紹了她對吳玉壘其人其詩的印象和觀感。她最后總結說:無論是詩人、編輯、詩評家、會長、還是朋友,這幾個身份都指向同一個——詩人吳玉壘,縱觀這幾方面,就像從不同側面觀察一只大象,我知道吳玉壘屬于真正的“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的人。我們看到的是雨砸下來,他看到的是塵土驚叫著飛起來,聽到塵土受傷的嚎叫。我們是用眼睛看,他是用心聽,在他眼里,萬物是平等的,都可以換位思考。作為一個優秀詩人,他擁有了自己的“個人性”和自己的詩歌精神。在噪音紛擾的今天,他是那個“終于穿上了自己”的人。
另一位來自東營的文化學者、評論家、詩人潘京,對吳玉壘的詩歌,曾進行過深入研讀。為此次懇談會她很用心地寫了一篇專論《從我們時代長出的詩》。在現場,她說:這是我第二次集中閱讀玉壘的詩,第一次是在詩耳朵平臺的“詩版圖”欄目;第二次就是對這本詩集《萬物豎起耳朵》的閱讀。可以說,每次閱讀都給我留下很深印象。他的詩中有經歷過八九十年代文化轉型時期創作者共有的氣息,同時又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他對生活的感知,對生命的領悟,對內心沖突的剖析,深刻而獨特,他語言所呈現出的隱忍、克制,難以言說的痛感,有著一個時代知識分子鮮明的特征。他的詩寫始終向著生存的現實、個體的內心和時代的陣痛。既有著對底層人們生存狀態的深刻體察與悲憫情懷,也有著詩人對自我內心世界的不斷辨析與省察,還有著對時間或對生命終極的眺望。他深刻而富于激情,這種激情的強度和理性分析深度的對比,構成了一種非常特別的、高度緊張的,又充滿張力的詩寫風格。這正是由于社會轉型的語音與個體在場帶來的一種深刻激蕩的結果,詩人的詩敏銳地反映了一個時代知識分子精神上的苦悶,以及理想和現實的沖突,包括對自我的不斷批判與反思,有一種逼視生活和現實的悲壯情緒。就像評論家王士強說的:他的詩是“從大地、從內心、從我們的時代生長出來的”。
詩人云松也來自東營,他發言說:“詩人吳玉壘的雙語詩集《萬物豎起耳朵》黃河口專家懇談會在這里的舉行,更是給黃河口這塊充滿神力的土地增添了生動的詩情。通過細讀和逐漸深入吳玉壘的詩,發現,他的詩意藴深遠,簡潔結實,詩短意長,耐人尋味,用詩人的情感,反映對生活的理解,非常值得研讀探究。”同時他認為各位專家對吳玉壘的詩所談,大及全書,細及一首詩一個句子的認真推敲和仔細探究,進而引申到對當前整個詩歌寫作的觀點、思考和探討的諸多見解,對他自己的寫作也帶來了一種沖擊。這次懇談會所產生的作用,已遠遠超出了一本詩集本身的最初含義。
來自泰安的代表趙志遠、劉寶銀從與吳玉壘的交往、泰安市詩歌學會的活動、《泰山詩人》的編輯、吳玉壘的詩歌寫作等方面做了發言。趙志遠認為:吳玉壘的每一首詩都如同一幅寫意畫,"著墨不多,留白多",精短的幾句留給讀者以更多的想象。 寫詩難,短詩寫作更難。每字每句都需要高度的精煉與推敲,同時又要在其中留給不同讀者以再創作的思維空間和更多的可能。在吳玉壘的詩中,不僅有個人生活的體驗,也有一群人生存的思索,更有對整個生命的拷問。可以說有格局,有空間,有高度。達到了"內向和外向"寫作的融合統一。
詩人李線長用了兩個詞概括了他對吳玉壘詩歌的理解:一個是玲瓏慧黠,一個是格物致知。前者側重于詩的藝術處理,后者側重于詩的立意。并分別作了進一步闡述。
整個過程坦誠而熱烈,詩歌館還在現場精心準備了啤酒、紅酒、威士忌、青稞酒,大家討論到興奮處,便舉杯共飲,真個是品酒論詩,不亦樂乎。時間不知不覺已近晚上七點,為了不至于讓大家餓肚子,主持人決定把吳玉壘的答謝致辭轉移到酒店進行。
吳玉壘在致辭中向承辦此次會議的黃河口詩歌收藏館以及與會專家表達了深深謝意。向大家簡短匯報了自己這些年的創作歷程及感想與困惑。他說:在此前泰安分享會上說過,自己的寫作目標就是要寫出兩首好詩,兩首足以“自我面對而不惶恐,放置天下而不自愧”的好詩。這個不大也不小的目標讓他在熱鬧中能夠保持著足夠的清醒,少了些浮躁,多了一分篤定。對此,他進一步強調說:“我對自己詩歌的要求或者說定位,無意于什么主義、什么派系、什么旗幟、什么地域之類,就是很簡單的一個想法:寫經得住推敲的詩。因為我發現當下有很多所謂的好詩無論如何包裝終究是經不住推敲的”。而能不能夠經得住推敲,在他看來,必然要面對四個方面的難題:1、到底怎樣才算經得住推敲?2、你自認為寫出了經得住推敲的詩,是不是就意味著真的經得住推敲了?3、如何才能喚起人們推敲的興趣?4、最終推敲的結果又如何?在致辭的最后,他深有感觸地說:“這幾天國產電影《長津湖》的熱映,讓我有機會關注到美國紀錄片《長津湖之戰》。里面有一句解說詞深深觸動了我,它是這樣說的:陸戰隊走進山里,當他們從山里走出來時,他們已經不同,戰爭已經不同,美國已經不同,世界已經不同。作為詩人,我們是否也應該意識到,這個世界已經不同?”
會后第二天,意猶未盡的詩人們詩人們還搞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詩書畫筆會。
 
 
 
(東營黃河入海口詩歌收藏館  供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收集最新中文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天天在线天天综合网色| 欧美丰满大乳高跟鞋|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九月婷婷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 欧美黑人激情性久久|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香港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黄小视频| 人人干人人干人人干| 最新黄色免费网站| 日韩AV高清在线看片| 又硬又大又湿又紧a视频|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 最新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免费|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凤凰福利 | 91精品国产高清|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 国产女人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中出五十路免费视频|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首页123|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欧美日韩免费大片|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 jizzjizzjizz国产| 最近的中文字幕国语电影直播| 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观看| 91香蕉视频污污| 日本丰满www色|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日本欧美韩国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