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世界讀書日
——我與書香閱讀寫作永難分
作者:劉國學
一、我們共有
【經(jīng)典閱后摘錄】
“當我們閱讀的時候,我們應該聚精會神,我們好像置身于一個優(yōu)美的音樂會上或是一場高貴的禮節(jié)中。”“有的人因為肚里空虛,所以顯得粗率。”
見醒客悅讀:近代[法國]文化名人安德烈·莫洛亞(1885——1967)《生活的智慧——安德烈·莫洛亞超凡入圣集》(傅雷譯)第225、192頁,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發(fā)行,2007年8月第1版,2007年8月第1次印刷。
1995年,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設定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有關資料記載,這一天的設定,是源于西班牙早些年間一勇士救出被惡龍所困的美女,為表救命之恩,女子向勇士贈書的傳說。從此,書,成為力量和膽識的象征。也因為這一天是響譽世界文壇的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的離世忌日,后人仰慕他們在文學上為人類貢獻了杰出的精神產(chǎn)品,演繹成明示、提醒全人類關注讀書,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方式。
作為促進、協(xié)調(diào)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的國際組織設定讀書日,無疑是跨越國界和民族的。你是領袖或是平民,你是成人或是小孩,不分男女,不講老少,不論身份,面對這個日子當然還有平時,都要心生敬畏,崇尚讀書。誠然,書是思想、情感和學識的筆下表達,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腦力勞動付出,世界讀書日也涵蓋了對知識和版權的尊重。
2014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我國政府先后發(fā)出“倡導全民閱讀”、和“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的強勁號召,以一國全體民眾的行動強化閱讀、營造書香社會,增強民族文化創(chuàng)新力量和精神道德力量,這在過去還是今天的國際社會都實屬罕見,值得我們深入思考過往的歷史和現(xiàn)實的重大意義。
世界讀書日,屬于星空下自由的人民,我們共有!參與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中華兒女,職責神圣,重任在肩,使命光榮。
因為,讀書,寫作,永遠是高尚的,且至尊至偉,它能提升我們自己以至整個世界。那些倒退為膽敢放肆污蔑讀書和寫作的頑劣者流,自己不怎么讀與寫,卻動輒嚼起三寸不爛之舌,人前人后地實施打壓,只能證明他的心懷叵測,或者枉費了他的圖謀所求。也有到書香里白白走了一趟的,心猿意馬,淪為浮淺和平庸。注定,世界讀書日這一天的設定,讓世界所有熱愛讀書而且辛勤寫作的人,從此有了堅強的支撐揚眉吐氣,并終生無一絲之憾!
此生,以書香浸潤、與閱讀、寫作相伴為快事。讀書,我所欲也;寫作,亦我所欲也,二者皆可兼得。不求茍活萎縮于世,專注于名家經(jīng)典秘笈和方格里的田園稼穡,并以此為最大寬慰和自豪。曾有人對曰,何不以此等力氣進階取仕?竊以為,讀書加寫作乃人生一等要義,是文明開化進步的表現(xiàn),能給我等眾生帶來甜美的夢境和賞心悅目,少些凡塵污染。自古以來,走進書香,哪有正經(jīng)的讀書和寫出的文章教壞人的!都是因為輕視、疏離這一對圣物看重了別的什么才落得不好的下場的。讀書和寫作,化育人們氣質(zhì)高雅,談吐不凡,引導人們:丈夫肝膽公平正義為人,赤子腹心完美忠誠做事。別人不輕我,我必敬重別人;德才兼?zhèn)湔撸宋乙簧把觥M庥腥绱讼嘀觾?nèi)生動力,我愿,愿朝朝暮暮、年復一年為讀書和寫作樂而不疲。
欣逢世界讀書日,借此向外袒露內(nèi)心。請看下文:
二、早年立志
【經(jīng)典閱后摘錄】
“無論怎樣小的思想都能貫穿于人的一生。”見醒客悅讀:20世紀天才哲學家、分析哲學代表人物[英國]維特根斯坦(1889——1951)《游戲規(guī)則——維特根斯坦——神秘之物沉默集》(唐少杰等譯)第245頁,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發(fā)行,2007年8月第1版,2007年8月第1次印刷
自少年時代起,視華章麗句為神圣,在此作對仗以自白:
逐年陶醉在超萬篇/先秦漢
/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
民國/情辭優(yōu)美韻味綿長/
流傳百代圣賢詩文
漸次沉湎于近百部/古希羅
/歐美東西方/意英法德美
俄羅/思辯細密哲理恒久/
開啟萬年大師經(jīng)典
兼愛現(xiàn)、當代文美。
其志,其樂,至今吾猶
未變兮!在此作古詩以自嘆:
《文化鐘聲》,曰:青山依然水流東,從來文化醒前鐘。非業(yè)非專易疏淺,若尋蹤跡拜尊公。寧啟未讀天生善,不憐暗里當妒蟲。萬古千秋智誰開,人文率響天地動。
于是便有了對文學、歷史、哲學三大知識領域統(tǒng)稱為人文科學的偏愛,日常凡遇中國春秋、域外古希臘以來之名著,或當今賢德有為者之佳作,無不逐句吟讀。遇有新語奇意,墨下一道劃之,以利日后查找;或反復誦之,以求永久銘記;亦或被打動得陷入癡迷,向往當時境界;若偶有一得,神思旋即擴展開來,待等端坐案旁,取下別于胸襟左兜之筆緊握手中,專一耕耘,論說管窺之見。
而這,都源自于當初不變的選擇和長久不棄的追求,源自于賢人助推和拓寬的前行之路,源自于好書堆積如山的哈爾濱市南崗區(qū)學府書城。那十年,只要去省城開會,我必定在這家圖書品類齊全、營業(yè)規(guī)模較大且無盜版的書店,花上幾個小時選購日后閱讀的經(jīng)典。我靈魂的青春、生命的力量,將永遠在這三維的空間里燦爛!
三、初步印象
【精典閱后摘錄】
“命運頂多只能影響我們一半的行為,還有一半就要靠我們自己去主宰了。”見與《圣經(jīng)》一起入選影響人類歷史的十部著作:[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歷史學家馬基雅維利(1469——1527)《君主論》(張亞勇編譯)第135頁,北京出版社出版,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總發(fā)行,2007年10月第1版,2007年10月第1次印刷
中文名劉國學
國籍中國
出生地遼寧省鐵嶺縣
出生日期1953年
主要成就
一、散文《父親那把鐮刀》:
1、獲北京’97《中國作家》筆會一等獎;
2、并獲黑龍江省文聯(lián)“迎接新世紀文學精品獎”評比一等獎
二、學術論文和文藝評論:
《試論早期心理體驗對散文創(chuàng)作的重要影響》、《唱給改革大潮的心底頌歌——華景偉<大潮頌>讀后》,
3、分別獲黑龍江省第十一屆、十二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大獎三等獎;
4、并獲伊春市第七屆、八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大獎一等獎
三、新聞方面:
5、電視專題片《在改革的路上》,省電視臺播出后,獲中共黑龍江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電視臺組織攝制評選的全省《時代先鋒》黨員教育系列專題片三等獎
(作者系解說詞執(zhí)筆人)
四、命名稱號:
6、伊春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為:“伊春市第二批優(yōu)秀專門人才”。
按照伊春市專門人才管理辦法推薦選拔、資格審查、專業(yè)評審,并依據(jù)學術成果、學識水平、思想表現(xiàn)、工作業(yè)績等進行考核與評定。黑龍江省社科聯(lián)《社會科學界》2008年第4期開辟《學者風采》專欄,就此作了專門報道。
四、繼續(xù)擴展
【經(jīng)典閱后摘錄】
“記住,那操縱你的是隱蔽在內(nèi)部的:這是信念的力量,……”
見[古羅馬]帝王哲學家馬可.奧勒留(120——180)《沉思錄》(何懷宏譯)第175頁,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發(fā)行,2008年7月第2版第2次印刷
歷任黑龍江省伊春市委宣傳部新聞科副科級巡視員、黨教科副科長、科長、伊春市文聯(lián)副主席、伊春市社科聯(lián)主席,兼《伊春社會科學》主編。作家、詩人、學者、文藝評論家。曾用筆名,劉果學。
畢業(yè)于齊齊哈爾師范學院中文系中文專業(yè),其后考入黑龍江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大學本科學歷,文學學士學位。黑龍江大學經(jīng)濟學碩士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jié)業(yè)。累計學習大學課程10年,其中,中文專業(yè)7年,經(jīng)濟學專業(yè)3年。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委員、黑龍江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黑龍江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政協(xié)伊春市第八屆、九屆委員會委員。高級政工師、中級新聞記者職稱。
在市社科聯(lián)工作任職主要崗位十年,本單位多次受到省系統(tǒng)的獎勵。2007年,黑龍江省社科聯(lián)系統(tǒng)開展第十二次評選先進中,伊春市社科聯(lián)在連續(xù)多年保持省系統(tǒng)先進單位的基礎上,榮膺全省社科聯(lián)系統(tǒng)“標兵單位”稱號。這是他帶領本單位全體同志以繁榮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為己任,堅持看書學習,撰寫發(fā)表各類文章,創(chuàng)造性開展各項工作取得的珍貴榮譽。
五、深度回眸
【經(jīng)典閱后摘錄】
1、“讀書之法,看、讀、寫、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見[中國]清代名臣、文人曾國藩(1811——1872)《諭紀澤——讀與寫的關系》,選自《中國君臣家書精品》(欣敏編)第15頁,四川辭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1995年10月第1版,1995年10月第1次印刷
2、“我只不過有一種能力和志愿,去看去聽,去區(qū)分和選擇,用自己的心智灌注生命于所見所聞,然后以適當?shù)募记砂阉佻F(xiàn)出來,如此而已。”見外國文藝理論叢書:[德國]愛克曼(1792——1854)《歌德談話錄》(朱光潛譯)第250頁,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北京發(fā)行所發(fā)行,1978年9月北京第1版,1982年8月第3次印刷
1953年冬,生于遼寧省鐵嶺縣,生肖蛇,天蝎座,A型血。1960年春,殘雪化,頑冰消,天漸暖,隨父母搬遷黑龍江省伊春林區(qū)。“劉國學是伊春市黨政機關學養(yǎng)很深、且多才多藝的文人,是文學界產(chǎn)生影響的散文家和情感豐富的詩人,有一顆永遠為文學而燃燒的心”。這是文學資深人士管恩平在《簡說劉國學詩歌的多重角色》,對劉國學的評價。
201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劉國學散文詩歌精選集《我的眷念在遠方》一書,原伊春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華景偉為該書作序。封底印有:“散文韻味深情,詩歌愛憎訴鳴,文人獨立品格,思藝春潮奔行。”《黑龍江作家》分別在2012年第1期和2013年第1期,刊發(fā)作家出版社出版此書的消息和該書封面影印件。其后,相繼被作家出版社作家在線、中國移動手機閱讀、中文研究網(wǎng)、咪咕閱讀、騰訊文學、豆瓣閱讀、西部作家網(wǎng)現(xiàn)當代散文索引、萬方數(shù)據(jù)知識服務平臺、當當云閱讀、知網(wǎng)空間、維普資訊、世紀圖書館、京東電子書、多看閱讀、小樹林電子書、起點中文網(wǎng)、優(yōu)佳讀書、龍廣論壇等18家網(wǎng)站錄入電子書,方便讀者電腦、手機閱讀。
曾在《人民文學》、《北京文學》、《北方文學》、《學術交流》、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文學節(jié)目、《齊齊哈爾日報》文學副刊、《伊春日報》向陽林文學副刊、伊春人民廣播電臺文學節(jié)目、黑龍江文藝網(wǎng)等國家、省、市級報刊、廣播、網(wǎng)絡傳媒,發(fā)表散文、散文詩、詩歌、詩歌評論、影視評論、專著評論、學術論文等;1974年2月至1977年6月知青時代和齊齊哈爾師范學院中文系就讀期間,在《伊春日報》、伊春人民廣播電臺、《齊齊哈爾報》、《黑龍江日報》發(fā)表文章20余篇,其中,入齊師院第二年的1975年一年內(nèi),在《黑龍江日報》發(fā)表3篇與校園生活相聯(lián)的通訊、消息、個人署名文章;齊師院畢業(yè)后工作期間,在省委期刊即省委辦公廳主辦的《黑龍江通訊》、省委宣傳部黨員教育處主辦的《黨員教育通訊》、《黑龍江日報》、黑龍江電視臺、黑龍江《生活報》、《黑龍江林業(yè)報》、《齊齊哈爾日報》、《伊春日報》、《林城晚報》、伊春人民廣播電臺、伊春電視臺等省、市級報刊、廣播、電視發(fā)表具有政論性、新聞性、紀實性、闡述性、指導性等不同思想內(nèi)容十幾種體裁的通訊、消息、隨筆、電視專題片解說詞、編者按語、評論員文章、理論文章、體會文章、黨的重要決議宣講稿、調(diào)查報告、經(jīng)驗總結(jié)等。
前后撰寫各類文章160余篇,近百萬字。作家出版社已出版劉國學散文詩歌精選集外,還有部分學術論文、文藝評論、散文、詩歌、隨筆,待結(jié)集出版。
也許,那些表面看似不相干的瑣事卻與事物的主體有某種內(nèi)在聯(lián)系。少年時品學兼優(yōu),五年級是林場小學唯一出席全市的三好學生,又登臺作為主角表演話劇;學練民族樂器,加入中小學文藝宣傳隊演奏;對美術設計表現(xiàn)了濃厚興趣,中學兩年出板報72期,齊齊哈爾師范學院讀書時半月更換一次班級里的墻報;知青時勞累一天了晚上為報社電臺寫稿到零點,接連數(shù)日頭痛不能入眠,醫(yī)生診斷神經(jīng)衰弱,但仍然沒有停歇。春天里播種,土豆所留不多,擔心影響家人休息,在地窖里放一小桌,點一油燈,寫著,想著,誓要延伸這一偉大的事業(yè)。在齊齊哈爾師范學院中文系七四.二班讀書,擔任班級團支部宣傳委員和墻報員,已經(jīng)深夜了還在設計抄寫墻報,突然一陣絞痛腹瀉來襲,第二天照例坐在課桌旁。測體重96市斤,消瘦了,但他仍然屬于不屈服于折磨的堅強斗士。市委機關工作期間,五個單位先后請其擔任文藝節(jié)目主持人用語撰寫,文稿中洋溢的激情總是讓對方感到滿意;聲情并茂的演唱,讓一曲《再見了大別山》,在省委黨校進修時參加6個主體班“迎接十六大唱響主旋律”學員聯(lián)歡會獲獎。24歲的1977年齊齊哈爾師范學院讀書畢業(yè)前,1月26日《齊齊哈爾日報》文學副刊頭題發(fā)表第一篇散文《春暖家鄉(xiāng)》,也是一生和文學創(chuàng)作結(jié)下不解之緣的開端;28歲的1981年市委宣傳部工作時,在被稱為“首都的文學、中國文學的窗口”《北京文學》,第2期以整版篇幅發(fā)表他的散文詩三章《林區(qū)剪影》,同年2月17日,被列入要目刊登在當時發(fā)行幾十萬份的《中國青報》上。這些錘煉,這些付出,這些不屑于對外表白的心愿和鋼鐵一樣的意志,包括春華秋實如愿以償?shù)臍g樂,不能不說,給一生的閱讀織就溫暖多彩的空間、為寫作帶來長久不散的熱能。
六、散文詩歌
【經(jīng)典閱后摘錄】
1、“創(chuàng)建散文的需要產(chǎn)生于豐富和自由的心境,散文在某些階段體現(xiàn)出的是素養(yǎng)的獨特之處。但散文還有另外一個方面,即刺激和取悅于情感的一面:散文同平日的生活有著很近的親緣關系,平日的生活能夠通過散文的精煉而在精神上得以升華,同時還不因此失去真實和自然質(zhì)樸。”見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書:[德國]語言學家威廉.馮.洪堡特(1767——1835)《論人類語言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fā)展的影響》(錢敏汝譯)第218頁,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發(fā)行,2006年10月第1版,2006年10月第1次印刷
2、“散文易學而難工,”駢文難學而易工。”
見[中國]近、現(xiàn)代相交時期著名學者、杰出的美學思想家王國維(1877—1927)《人間詞話人間詞》(譚汝為校注)第59頁,北京群言出版社出版發(fā)行,1997年5月北京第2次印刷
3、“人一旦要從事于表達他自己,詩就開始出現(xiàn)了。”
見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德國]哲學家黑格爾(1770——1831)《美學》第三卷下冊(朱光潛譯)第21頁,商務印書館出版發(fā)行,2006年10月北京第12次印刷
4、“必須有思者在先,詩者的話才可能有人傾聽。”見雅典娜思想譯叢:[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1889——1976)《人,詩意地安居——海德格爾語要》(郜元寶譯張汝倫校)第70頁,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2002年3月第2版,2002年3月第1次印刷
5、“文藝是純自然的生命的表現(xiàn);是能夠全然離了外界的壓抑和強制,站在絕對自由的心境上,表現(xiàn)出個性來的唯一的世界。”見外國文藝心理學專著:[日本]廚川白村(1880——1923)《苦悶的象征》(魯迅譯)第11頁,天津市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發(fā)行,2000年1月第1版,2000年1月第1次印刷
產(chǎn)生反響的文學作品是散文,引起專業(yè)人士的細評和關注。學者高占偉在黑龍江《文藝評論》1998年第5期《劉國學散文的懷鄉(xiāng)情結(jié)》談到:“八十年代初,就在影響很大的《北京文學》上發(fā)表作品的劉國學,近年來陸續(xù)推出自敘性色彩頗濃的散文十多篇,組成一個系列,展示其濃重的鄉(xiāng)愁與深湛的筆力。”“作品所追求的真與善,造成一種讓人難以忘懷、回味深遠的情狀。”“如西部悲泣的嗩吶聲,濃重、凄婉、清冷、幽長。”高占偉還在黑龍江《學術交流》1999年第3期刊發(fā)《地域風情與文化意識的緊密結(jié)合——劉國學散文創(chuàng)作續(xù)說》,指出劉國學散文藝術融注的思想意蘊:“人們意識到了金錢的重要和物質(zhì)生活的重要,而精神的家園卻日漸荒蕪和衰敗。能否給讀者以更高更深的精神提升,這就給劉國學散文創(chuàng)作提出了精神構建的新使命。劉國學以尋求生命的意義為目標,探求靈魂、精神的家園。這些以人類進行終極關切和理性探究為主要內(nèi)容的散文創(chuàng)作,給予人們以尋找高層次的精神慰藉。”管恩平在1996年6月15日《伊春日報》發(fā)表的《把精美的篇章獻給讀者——劉國學散文創(chuàng)作漫談》,回顧了劉國學散文創(chuàng)作的早期經(jīng)歷:十一歲時,“正在他剛剛感受到母愛、離不開母愛之時,母親逝去了。母親的死令他悲痛已極,久久難忘,使他看取人生總是有人間真情和令人同情的不幸,跳動著一顆不安的、激蕩的心。加上兩次進入大學中文系學習,使他那不吐不快的文學沖動進入了較高的層次。”時任記者劉玉林在1999年7月20日《林城晚報》撰文《劉果學散文引起文學界共鳴》透露:“劉國學自幼酷愛文學,尤以散文為重。”劉國學散文代表作是《父親那把鐮刀》,先后在《北方文學》、《黑龍江林業(yè)報》、《伊春日報》發(fā)表。作品圍繞伴隨、扼制父親生前直至終老命運的那把鐮刀,用大寫意的表現(xiàn)手法,起落跳動的語句,樸實之中彰顯散文本體的韻味深長優(yōu)勢,暗藏不露地揭示了鐮刀負面具有的象征義和隱喻義,具有深廣的思想性、社會性。這篇散文曾榮獲北京’97《中國作家》筆會一等獎、黑龍江省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組織全省十城市開展的
“迎接新世紀文學精品獎”評比一等獎,《黑龍江日報》、《黑龍江作家》、《伊春日報》、《林城晚報》、伊春電視臺,對兩次獲獎分別作了報道。
詩歌也是劉國學的用心之作。管恩平在《簡說劉國學詩歌的多重角色》一文中說:“劉國學有著敏感的藝術神經(jīng),這個藝術神經(jīng)的網(wǎng)絡為他的詩歌角色做了各種分工。他以大海般的激動奔放過,他還以沉重的壓抑思索過,他又以慈軟的悲憫同情過,一升華為詩,他的心路里程分割成各種角色就成為必然了。”這篇評論和前面提到的《把精美的篇章獻給讀者——劉國學散文創(chuàng)作漫談》,一并收入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劉國學散文詩歌精選集《我的眷念在遠方》。
讀者、聽眾給予好評的作品,主要有:散文《父親那把鐮刀》、《我母和她娘家人》、《童年紀事》、《幼時三友》、《往事沒有結(jié)尾》、《不忘那些狗》、《有霞妹的日子》、《我的故鄉(xiāng)之戀》、《幼兒園抒情》,散文詩《林區(qū)剪影》、《伊春四季》、《感懷三章》,詩歌《我為香港回歸歌唱》、《我的沸騰,在1999國慶大閱兵的天安門前》、《讀則消息令人震驚》、《世界在我的哭聲中顫抖》、《想起我十二歲的冬天》、《水調(diào)歌頭.新年相聚》等,多數(shù)作品收錄在《我的眷念在遠方》劉國學散文詩歌精選集。1984年6月1日,伊春人民廣播電臺文學節(jié)目播出的配樂散文《幼兒園抒情》,因取材于一個幼小孩子真實不幸的經(jīng)歷,執(zhí)筆時又進入專一、無擾、感傷的境界,情辭深切,起伏哀婉,加上配樂曲調(diào)隨文脈低迴悲愴者有之,奮進昂揚者有之,平緩開闊者有之,據(jù)業(yè)內(nèi)人士反映,一機關人員接受培訓期間休閑時恰好聽到廣播里播音員朗誦,胸中激蕩難平;市區(qū)一環(huán)衛(wèi)女工清晨掃大街,收聽到街頭廣播喇叭正在播出,內(nèi)心受到深深觸動,掃著、掃著,她停下了,用手揉著淚水打濕的眼眶。還有一個難忘的回憶,令他頗有收獲感和幸福感。那是1997年12月8日,劉國學應《中國作家》雜志社之邀,晉京出席’97《中國作家》筆會。這次筆會,是《中國作家》雜志社特邀《人民文學、《中華詩詞》、《人民日報》、《十月》、《文藝報》、《北京文學》、北京十月文藝出社等八家在全國有影響的重量級報刊雜志社、出版社舉辦的,這在全國歷屆筆會也是少見。并且,筆會主辦方和受邀方抽調(diào)本社著名作家、詩人、編輯擔任評委。在分組評稿會上,曾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的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一位資深編輯根據(jù)會前審稿,向小組參會人員通報了劉國學帶到會上的三篇散文稿,均達到發(fā)表水準,這在本次筆會上是唯一的,并且是劉國學所在的東北小組唯一被推薦到一百余人參加的筆會大會的朗誦者。他滿懷深情朗誦的散文《我的故鄉(xiāng)之戀》,由于突出了十足的散文本體的情感味,與會者無不向他投去嘆服的目光。當他歸來剛剛洗去旅途的征塵,帶到會上的三篇散文其中的一篇,在來自全國各地的與會者向大會提交的幾百篇二百多萬字各類參賽作品中,經(jīng)評委會認真篩選研究決定,授予劉國學創(chuàng)作的散文《父親那把鐮刀》為’97《中國作家》筆會一等獎,獲獎證書乘著高鐵歷經(jīng)千山萬水郵寄到單位。榮譽的取得證明,所有的成功,任何人在任何時代,不費吹灰力是沒有的。據(jù)悉,該等級本次筆會僅有兩人。劉國學榮膺一等獎,與他的稟賦和勤奮筆耕不無關系。1998年3月1日《黑龍江日報》第2版,1998年第2期《黑龍江作家》,先后對劉國學這次獲獎作了文字報道。時間進入2000年,黑龍江省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舉辦黑龍江十城市“迎接新世紀文學精品獎”評比大賽,向全省各市(地)征集參賽作品,經(jīng)評委會對報送的作品認真評選,散文《父親那把鐮刀》再一次奪得一等獎桂冠。
七、沒有尾聲
【經(jīng)典閱后摘錄】
“不須吹斷去年春,
秋葉春花已化塵。
無奈有時還入夢,
依然明麗似秋云。”
見大師語錄:[中國]現(xiàn)代著名學者和詩人胡適(1891——1962)《黃色蝴蝶》(司徒浩蕩編)第28頁,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1993年4月第1版,1993年4月第1次印刷
中國古代戰(zhàn)國時期楚國愛國詩人屈原如是說:
1、“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古希臘先哲赫拉克利特有言:
2、“寫作作之路即直又彎。”離開職場十年,依然是朝飲露、夕餐英般堅持閱讀大師華章習慣未改;前行在能帶來快感的寫作之路而不悔,用難以抑制的激情寫下幾十篇散文、詩歌、微信隨筆、文藝評論,只待結(jié)集出版。
其中散文《生命的感悟》、詩歌《唯有英才千千萬——看央視晚間新聞播報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時代最強音——有感于近日參加評選抗疫以來“中國好醫(yī)生中國好護士”全國網(wǎng)上投票活動,張文宏以高達幾十萬張的選票,遙遙領先》、影視評論《正氣浩然沖霄漢——電視連續(xù)劇<覺醒年代>先驅(qū)者們的話語風格》,相繼在2019年12月14日、2020年1月12日、2020年10月24日、2021年6月10日《伊春日報》刊發(fā);影視評論《正氣浩然沖霄漢——<覺醒年代>先驅(qū)者的話語風格及激勵價值》,2021年6月17日在網(wǎng)絡傳媒黑龍江文藝網(wǎng)文藝評論專欄發(fā)表。
感慨尤深的是,2021年關于撰寫43集電視連續(xù)劇《覺醒年代》的評論。根據(jù)構思需大量引述劇中人語言,由于沒有現(xiàn)成腳本,為了準確記錄、核對人物語言,觀看央視1頻道每晚播出時人物對話稍縱即逝,這就要反復回看數(shù)次,勢必延長了播出時間,又在北京電視臺接續(xù)觀看。近百天的日子,亢奮而又高度緊張的準確記錄,宅內(nèi)的燈光夜已深還在小區(qū)閃爍。回憶過往,他認為被這部難得的優(yōu)秀電視劇感動了,又正合自己的性情,不溢于言表就是一種被壓抑的痛苦,只有奔流沖決出來直至媒體發(fā)表,才是最大的輕松和快樂。因為,觀看影視,也是一種閱讀,而且是有聲有色的活生生閱讀。
每日有書香、閱讀和寫作相伴,是人生快樂的時光,可以和最好的媲美。祈愿沒有尾聲,沒有盡頭!
世界讀書日,一個為全世界讀書人鑄造的光華燦爛的日子,一個激勵吾國吾民進入讀書盛世和握筆迸放華章的日子,我們豈能辜負了韶華歲月,況且我歷朝歷代忠心不滅者燈下默讀焚膏繼晷、展紙神馳跨躍千年、筆墨揮灑激昂慷慨,一直心心念念,企望華夏富庶卓強,我們有何不勵志承接先人神韻之遺風,弘闊當今才俊之文脈!
書香、閱讀、寫作,我們永遠在一起!永遠不分離!
每一冊的書香,都是白日難舍、夢里也吸吮的薰衣草和玫瑰花;
每一天的閱讀,都化作來自天籟的宛如琴弦彈撥和笛簫吹奏的悠然動聽的音樂;
每一次的寫作,都像那碧藍高遠的天空飄蕩著的五色云錦。
我的靈魂,在此放聲歌唱!我的生命,在此茁壯成長!
請贊美黎巴嫩杰出詩人紀伯倫的散文詩名句:
3、“我看到在文學的宴席上,不速之客在夸夸其談,而應邀的賓客則默無一言。”對那些呱噪、那些魚肚白的乜斜的眼睛,完全可以不予理睬!
4、“物欲能使人沒有痛苦地死去,而愛卻會用痛苦使人重生。”嫉妒、藐視知識,是人性險惡、貪婪的禍根,最終走向麻木不能自拔;追逐書香、閱讀與寫作,是讀書與寫作者的世間終生摯愛,不管遇到什么,定會像鳳凰涅槃一樣永生!
5、“翱翔!翱翔!歡唱!歡唱!”
那是一種異于常態(tài)的、遠離自私狹隘、充實而高尚的境界:正像大詩人泰戈爾所說:
6、“在那里,心是無畏的,頭也抬得高昂;
在那里,知識是自由的;
在那里,話是從真理的深處說出;
在那里,不懈的努力向著“完美”伸臂;
在那里,理智的清泉沒有沉沒在積習的荒漠中;
在那里,心靈是愛你的指引,走向那不斷放寬的思想與行為———”
末尾,和所有置身于書香、熱愛閱讀與寫作的志同道合者,將右手舉過頭頂,一起高聲致意:敬禮!每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并鼓起熱烈掌聲,堅決擁護響應我國政府號召: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
(七、沒有尾聲)注:
1、見[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約前340前——前278)《離騷》,選自《楚辭選注》(金開誠選注)第8頁,北京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北京發(fā)行所發(fā)行,1985年8月第2版,1985年8月第3次印刷
2、見西方古典文叢:[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前6世紀末——前5世紀初)《赫拉克利特著作殘篇》(T.M.羅賓森英譯/評注楚荷中譯)第72頁,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2007年9月第1版,2007年9月第1次印刷
3、4、見20世紀最杰出的詩人[黎巴嫩]紀伯倫(1883——1931)《紀伯倫散文詩全集》(伊宏編)第22頁、90頁,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發(fā)行,1993年6月第1版,1995年6月第4次印刷
5、見[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詩人、歷史學家郭沫若(1892——1978)《女神》(策劃編輯:李明生王濤責任編輯:岳洪治)第39頁,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58年6月北京第2版,2002年3月河北第11次印刷
6、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印度]孟加拉語詩人、作家、藝術家泰戈爾(1861——1941)《泰戈爾詩選》(謝冰心、石真、鄭振鐸、黃雨石譯)第326頁,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發(fā)行,1994年5月北京第2版,1997年11月北京第4次印刷
【作者簡介】劉國學,男,1953年生于遼寧省鐵嶺縣,1960年隨父母搬遷黑龍江省伊春林區(qū)。
歷任黑龍江省伊春市文聯(lián)副主席,伊春市社科聯(lián)主席。齊齊哈爾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yè),其后考入黑龍江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文學學士。黑龍江大學經(jīng)濟學碩士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jié)業(yè)。作家出版社出版發(fā)行《我的眷念在遠方》劉國學散文詩歌精選集,包括在《人民文學》、《北京文學》、《北方文學》、《學術交流》、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伊春人民廣播電臺、《伊春日報》、《齊齊哈爾日報》、《黑龍江林業(yè)報》、黑龍江文藝網(wǎng)等報刊、廣播、網(wǎng)絡傳媒發(fā)表的散文、散文詩、學術論文、文藝評論、隨筆,一百余篇。散文《父親那把鐮刀》獲北京《中國作家》筆會一等獎、黑龍江省文聯(lián)“迎接新世紀文學精品獎”評比一等獎,學術論文和文藝評論兩次獲黑龍江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大獎三等獎。伊春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的伊春市優(yōu)秀專門人才。
版權說明:本文由作者投稿并授權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