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魚化成龍”的壯舉
——長篇報告文學《魚山壯歌》序言
作者:李延國
在中國古代美好的神話傳說中,有一個“魚化成龍”的故事:
東海上矗立著一座云霧繚繞、虛無飄渺的“龍門”。水中的魚兒歷經千辛萬苦,若是能夠縱身一躍,進入那龍門之中,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脫胎換骨,魚身化去,成為翱翔九天之上的“真龍”……
這說明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支隊伍只要不怕風霜雨雪、克服坎坷崎嶇,奮發刻苦努力,永遠頑強拼搏,就一定能夠乘風破浪、敢打必勝,實現心中的大目標。
年頭歲尾之際,我閱讀到了一部書稿,怦然心動,浮想聯翩。這就是由許晨、臧思佳歷時近一年,合作采訪寫作的長篇報告文學《魚山壯歌》,情不自禁地聯想起了那個動人心弦的神話故事。真是難能可貴的“巧合”:如今的東海之上展現出了現實版的“魚化成龍”奇觀!
不是嗎?看看當年的漁島---大小魚山發生了怎樣天翻地覆的變化,聽聽岱山人和綠色石化基地建設者有著怎樣感天動地的經歷,就會得出這樣的奇思妙想,感到此言不虛。
因為,這部紀實文學作品,反映的就是在新的時代里,茫茫東海之濱的舟山群島新區岱山縣管轄的魚山島,迎來了一個重大機遇,用浙江人的話說就是國家給了“大禮包”:建設全國最大、亞洲乃至全球名列前茅的年產6000萬噸/年煉油能力、特大型煉化一體化的舟山綠色石化基地項目!其作用和意義,完全可以與古書所記載的“東海大魚化為龍”所媲美。
兩位作者均為優秀的報告文學作家。相比而言,我更熟悉許晨一些,他曾與我同是濟南軍區的軍旅作家,后來轉業又曾是山東省作家協會的同事,并且共同合作過不少文學作品。他性格爽快,為人真誠,不怕吃苦受累,認認真真寫作。近年致力于海洋文學研究與創作,成績斐然,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這是中國文壇最高獎,雄辯地證明了他的寫作實力。
臧思佳是一位年輕有為、進步很快的女作家,曾經在詩歌領域獲得過突出的成就,近年也在報告文學界斬露頭角,出版過三部詩集,兩部長篇報告文學。巧合的是,她也有過參軍入伍的人生磨煉,曾在公安邊防部隊服役,為公安文聯簽約作家。現在北師大研究生院學習。她文筆不錯,眼光敏銳,與許晨合作相得益璋,以老帶新,互相發揮出各自的特長。
有關方面選擇他們完成這個選題的寫作任務,可謂是知人善任,富有眼光。兩位作家從2019年春天開始介入,夏天則冒著高溫酷暑深入到魚山島體驗生活、采訪素材,而后認真討論,潛心構思,直至秋冬季節,揮筆寫出了這部長篇作品。閱后正像我前面所說的,確實讓人精神振奮、深為感動。
縱觀全文,我認為此書有如下幾個特色:
一是場面宏大、立意深遠。全書從舟山群島、岱山本島和大小魚山的歷史人文,到國內外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前世今生,再到舟山綠色石化基地的來龍去脈,全景式的展現出其中的必要性、艱巨性和重大意義。讓讀者閱讀后,能夠十分清楚地了解、認識和關心這個項目!
二是采訪深入、素材豐富。報告文學的寫作與小說、劇本不一樣,不可能坐在書房里憑空想象,虛構故事情節。而是要親臨現場,扎根生活,采訪收集真實可信的人和事,經過反復提練,才能寫好一部非虛構作品。兩位作家在2019年兩次奔赴岱山,登上魚山島,早出晚歸,從征遷工作組到村民代表,從施工隊伍到后勤保障人員,不辭勞苦,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寫時才會得心應手。
三是文筆生動、事跡感人。報告文學不同于上報材料和新聞報道,重在后面二字:文學。需要用文學的筆法,形象的描寫來反映現實世界。《魚山壯歌》就是如此。兩位作家文筆清新流暢,娓娓道來,將綠色石化基地項目建設者的事跡,提綱挈領而又生動細致地總結提練出來,使人讀后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的艱辛與奉獻,從而肅然起敬并以此為楷模。
四是深入淺出、科普知識。石化產業和從事建設、生產的企業,具有專門的技術要求和專業術語,如果作者完全不懂,在作品中說外行話,其內容和立意就會大打折扣。韓愈《師說》中所言:“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即是這個道理。許晨和臧思佳也是首次接觸石化行業,首先自己弄明白業務范圍和大概流程,而后簡要介紹出來,能夠幫助讀者加深理解。
綜上所述,這是一部成功的紀實作品!當然如在挖掘細節上再下些功夫就更好了,可瑕不掩瑜,值得向大家推薦。
它詳實記錄了岱山人民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事跡,使過去默默無聞的大魚山一躍而成為石化界的飛天巨龍,為國計民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后來的人們應該永遠記住這段歷史,記住這一代人的非凡壯舉和拼搏精神!
是為序。
(本文作者系著名作家、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原副會長、三次全國報告文學獎獲得者。著有《在這片國土上》《中國農民大趨勢》《望長城》《“亞洲王之劍”》《鋼鐵鑄造的歲月》(與許晨合作)等作品。)
《魚山壯歌》
作者:許晨,臧思佳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10月
ISBN:978-7-5722-1268-0
定價:78.00元
內容提要
茫茫東海,波浪滔滔,一座光彩奪目、巍然屹立的綠色石化島橫空出世……本書是一部長篇報告文學,兩位作家在2019年火熱的夏季,慕名來到了更加火熱的建設工地--舟山群島新區岱山縣大魚山,深入生活,認真采訪體驗,潛心構思寫作,生動形象地反映了岱山縣委、縣政府領導全縣人民群眾,積極貫徹落實浙江省、舟山市黨委政府的正確決策,為高速完備建設全國最大、世界前列的石油化工基地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大小魚山整島搬遷,工作人員嘔心瀝血,盡快提供施工場地,創新種種管理模式,黨建引領英模帶頭等等,就像戰爭年代支前一樣,又快又好地支持石化城建設,創造了令人驚嘆的“魚山速度”、提練出感天動地的“魚山精神”,宛如現代版“魚化成龍”的奇跡!
祖國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
報告文學屬于非虛構文學范疇,它所記錄所謳歌所評論的人物和事跡,必須是真實的、可信的、感人的,兩位作家正是本著這種寫作態度,投入了豐富飽滿的激情,全景式而又細致具體地寫出了時代背景、項目內涵和其中發生的傳奇故事,濃墨重彩描繪了眾多各個層面的岱山人形象。可以說,這是一部緊貼時代、反映現實,具有思想性、藝術性和可讀性的作品,岱山全力以赴配合大魚山石化基地建設,既是支持國家重點工程,也是建設自己美好家園。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他們是當代中國人的縮影,值得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作品榮獲“浙江省文化藝術基金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
許 晨,中國作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散文學會理事、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第六屆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青島市作協名譽主席、青島航海文化研究會會長。著有《人生大舞臺一一樣板戲啟示錄》《琴聲如訴》《第四極—中國“蛟龍”號挑戰深海》《郭川的海洋》《耕海探洋》等多部報告文學和散文集,并參與創作了電視專題片《大道魯商》《走過羅湖橋》等。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第五屆冰心散文獎、“岱山杯”全國海洋文學大賽特等獎、山東省文藝精品工程獎等獎項。
臧思佳,中國作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公安部文聯簽約作家,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出版詩集《橄欖樹的紅果實》《住在云朵里想你》《爬上云朵采陽光》等三部,長篇報告文學《極殤》《丹心》等兩部。曾在《人民日報》《人民文學》《文藝報》《中國作家》等報刊發表作品,獲“魯藜詩歌獎”、公安部首屆“邊防文學獎”、“岱山杯”海洋文學大賽優秀作品獎等獎項。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