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情詩遇上小村莊
——董培倫愛情詩藝術館在諸城市董家崖頭開館
2022年 10月29日上午,諸城市龍都街道董家崖頭網格文體活動廣場格外熱鬧,由中共諸城市委宣傳部、龍都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辦,龍都街道大村社區董家崖頭網格承辦,諸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諸城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諸城第一中學、諸城市作家協會協辦的中國著名愛情詩人、諸城一中校友董培倫先生的《董培倫愛情詩藝術館揭牌捐贈儀式暨慶祝諸城一中建校七十周年校友董培倫愛情詩藝術展》在董家崖頭網格隆重舉行。
諸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刁立武,著名愛情詩人董培倫先生,龍都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偉,市文聯黨組書記、文聯主席、社科聯主席王曉華,市文化旅游局黨組成員孫志強,諸城一中黨委書記、校長、董培倫愛情詩研究會會長王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諸城市作家協會主席黃鑫,諸城市大村社區黨委書記李紹春,董家崖頭網格黨支部書記董志賓,諸城市融媒體中心總編張勇,諸城市文化館館長陳志偉,諸城東升集團董事長、董培倫愛情詩研究會副會長姜衛剛,董培倫先生的愛女董丹,諸城一中工會主席、董培倫愛情詩研究會秘書長王汨才,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山東作家協會會員著名詩人鞠習強,浙江作家協會會員、董培倫愛情詩研究會執行會長馮德章,山東作家協會會員、諸城作家協會副主席、《春芽》雜志主編柳笛,山東作家協會會員、諸城作家協會副主席、《東魯》雜志主編王畔政,山東作家協會會員、龍都街道辦事處文化站副站長、紅色作家王少紅,諸城市道邦藝術館館長、東武詩社社長、董培倫愛情詩研究會副秘書長范麗霞,諸城作家協會會員、詩人李家磊,以及社會各界部分詩歌文學愛好者和社區居民共同見證了“董培倫愛情詩藝術館”開館揭牌。此次揭牌捐贈儀式由諸城市龍都街道黨工委宣傳統戰委員張紅梅主持,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原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詩人吉狄馬加題寫了館名《董培倫愛情詩藝術館》,諸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刁立武,著名愛情詩人董培倫共同為藝術館揭牌。
董培倫愛情詩藝術館是以研究和發揚愛情詩人董培倫的文學思想和藝術主張為主題建設的詩歌藝術館。出生于諸城市董家崖頭村的董培倫是浙江人民廣播電臺退休編輯,幾十年來鐘情于愛情詩歌創作,是我國著名的愛情詩人。為了表達家鄉人民對董培倫先生的崇敬之情,回顧他的成長和創作道路,展現他的藝術成就,龍都街道在其出生地興建了這一藝術館。該館主要由五部分組成,分別為詩的萌動、詩的探索、詩的覺醒、詩的深化和詩的整理,高度凝結了董培倫先生60余年來的詩詞創作成果,不僅全面介紹了董培倫先生的人生經歷和輝煌的文學成就,生動體現了一位詩人心系祖國、熱愛家鄉的博大情懷,也是最能展現和走進董培倫先生詩詞世界的有利見證。藝術館里既有系列展板,也匯集了部分優秀圖書,可供社區居民和文學愛好者在此學習閱覽。
“巍巍馬耳山峰峻,曲曲涓河浪波清,游子天涯常牽掛,時空難隔故園情。”開館儀式上,董培倫先生用詩的語言,深情地述說對故鄉的眷戀,他說:“在百忙之中,你們撥冗來參加董培倫愛情詩藝術館的開館儀式,對此我表示深深的謝意,熱烈的歡迎!在這里我首先感謝的是諸城市的領導、龍都街道的領導、大村社區的領導和董家崖頭黨支部的各位領導、以及董家崖頭的父老鄉親,由于你們熱情地關懷,大力地支持,共同地努力,今天藝術館終于建成開館了,這種深情厚意,我衷心感謝!為了報答董家崖頭父老鄉親的深情厚意,我們全家做出決定,一致同意將我六十六年來用心血創作的文學作品,以及積累多年的書籍和部分字畫,捐贈給生我養我的這片土地董家崖頭村,以此表達我對家鄉深深的感激之情。今天,這些書籍,這些字畫,它們也找到了真正的歸宿,我愿以它們用微弱之光,為振興鄉村文化,提高董家崖頭的文化品位,為實現瑰麗的中國夢,做出我的一點微弱的貢獻。今年也正逢我的母校諸城一中建校七十周年,為了感謝母校對于我的培育之恩,我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向母校贈送一幅我的書法《真愛永恒》。希望我的母校愛黨愛國愛民,用這一顆愛心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棟梁之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實現瑰麗的中國夢,做出更大的貢獻。這幅書法敬請王勇校長笑納。”
諸城市文聯主席、社科聯主席王曉華致辭中說: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董培倫愛情詩藝術館開館儀式,我代表諸城市文聯對藝術館開館表示熱烈祝賀,向董培倫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為董培倫愛情詩藝術館的建設付出努力的各位領導、各界朋友和廣大建設者致以誠摯的感謝!董培倫是中國當代最著名的愛情詩人,他幾十年的文學創作為我國愛情詩歌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董培倫先生是我們龍都街道董家崖頭人,是我們諸城的驕傲,他愛黨愛國愛家,是我們所有人學習和努力的榜樣,董培倫先生愛情詩藝術館開館,對于弘揚中華文化、傳承家國情懷、激發愛國精神等具有重要意義,董培倫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愛情詩人,著名文學編輯,是當代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踐行者,半個多世紀以來,他以輝煌的文學成就,堅定的藝術主張,優異的文化建樹,聞名全國,他創作的《沉默的約會》等開創了中國愛情詩的先河,得到了眾多讀者的認可,他創作的廣播劇《秋瑾》在文學界掀起了高潮,傳頌至今,他創作的《黃河母親,母親黃河》等政治抒情詩震感人心,教育和激勵了無數國人,可謂功成名就,造福桑梓,世人敬仰,萬古流芳;為表達故鄉人民對董培倫先生的崇敬之情,展現他的成長和創作道路,研究和發揚他的文學思想和藝術主張,用優秀的作品鼓舞人、教育人。龍都街道興建了董培倫愛情詩藝術館,這是龍都街道全面提升文化軟實力的一項重要舉措,該館全面介紹了董培倫先生的人生經歷和輝煌的文學成就,生動表現了一位詩人心系祖國,情滿家鄉的風范;“詩人老去,而詩年輕”,愛情永恒,詩意長存。董培倫愛情詩藝術館是培養青少年成長,宣傳黨的文藝思想,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場所。董培倫先生為人民創作的文藝思想和文學藝術,在新時代將綻放新的活力。我們將以這次活動為契機,弘揚先進文化,繁榮文藝創作,以更多的文藝精品,高揚主旋律,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凝聚全市上下的智慧和力量,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和文化建設更好更快的發展,我們廣大文藝工作者將借著黨的二十大東風,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為諸城模式的新實踐、新輝煌,為諸城的明天更美好做出積極貢獻。”
龍都街道董家崖頭網格是個只有452戶、1839口人的社區網格,該網格建村歷史悠久,歷來重視文化教育,村里曾經走出多位文化名人。網格支部書記董志賓對藝術館的建成開館非常高興,他說:“董培倫先生是我們村的驕傲,建成這個藝術館既是對村里后人的激勵,也為青年居民接受藝術熏陶提供了好的場所。我們一定發揮好藝術館的作用,讓我們村成長出更多的杰出人才。”
原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浙江作家協會原主席、著名作家、劇作家、詩人黃亞洲題寫賀聯:“純潔之愛,必須培倫”,原解放軍出版社副社長兼編審、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主任兼政委、中國詩歌常務理事、國際華文詩人筆會執行主席峭巖,原云南作家協會主席、著名詩評家、詩人曉雪,原甘肅省作家協會主席、著名詩人高平,原上海畫院副院長、西泠印社副社長、著名篆刻書法家韓天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大學著名中國畫畫家王味之,原沈陽市文聯主席、黨組書記、著名書法家于連勝,原貴州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詩人李發模,世界華文愛情詩學會執行會長、《伊甸園》詩刊總編輯綠島,北京當代藝術館執行館長、著名畫家吳震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高級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學會會員葉建華,原詩刊社編委、著名詩人、畫家寇宗鄂, 北京著名詩人、書法家王愛紅,北京著名女詩人、畫家安琪,重慶市著名女詩人、畫家金鈴子,原山西文聯主席、著名書法家董耀章,原山東臨沂大學副教授、著名花鳥畫家秦汝文,廣州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名詩人洪三泰,浙江大學書法教授、著名書法家任平,新疆石河子綠風詩刊主編、著名詩人彭驚宇,山東著名鄉土詩人、書法家王耀東,廣東著名詩人唐德亮,廣州著名詩人、書法家莫善賢,南京著名詩人、書法家丁芒,杭州江南書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冢協會會員宋柏松,西冷印社狀元、著名篆刻書法家姚偉榮,浙江著名詩人、書畫家潘友福,中國作家書畫院浙江分院副秘書長、西子湖詩社執行社長、著名書法家陳繼生,中國書法藝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書法藝術研究院副秘書長陳波, 杭州老玉皇宮道觀主持、著名書法家王崇華,浙江著名作家、書法家馮增榮,杭州著名書法家張延利、丁建華等國內諸多著名作家、詩人、畫家、書法家都紛紛潑墨揮毫,有的作畫,有的題詞,有的抄錄董培倫的代表詩作,對董培倫愛情詩藝術館的開館表示衷心祝賀!這些名家字畫書法,如群星璀璨,互相輝映,放射出藝術的光芒,讓董培倫愛情詩藝術館倍增光彩,令觀眾留連忘返……
據了解,著名愛情詩人董培倫,筆名董特,1938年11月6日生于山東省諸城市龍都街道董家崖頭村。1958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1961年8月畢業于天津海軍航海保證部海道測量輪訓大隊海道測量專業。196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圖書管理員、高中語文教員、海道測量員、軍政治部新聞干事等職。l978年l0月轉業到杭州,任浙江人民廣抪電臺文學編輯、主任編輯。1998年11月退休。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世界華文愛情詩學會會長、《伊甸園》詩刊創刊總編輯、浙江圖書館文瀾講壇客座教授、杭州西子湖詩社社長、《湖畔詩刊》主編。曾任浙江作協詩歌創作委員會副主任24年(1984__2008)。名字入錄《中國作家大辭曲》、《中國詩人大辭典》、《中國當代藝術家名人錄》、《世界名人錄》、1994年入錄英國劍橋傳記中心《世界名人傳記辭典》第23版。
1956年10月1日在《諸城大眾報》上發表處女詩作《秋收忙》以后,一直堅持業余創作。著有詩集《沉默的約會》、《浪漫歲月》、《溫馨的夢幻》、《董培倫愛情詩選》、《太空之吻—柯平選評董培倫愛情詩58首》、《藍色戀歌十四行》、《董培倫敘事詩選》、《水兵、軍艦、大海》、《情歸何處》、《春天的來客》、《西子湖戀歌》、《董培倫愛情詩全集》、《董培倫抒情詩全編》等。口述自傳《愛情詩人董培倫》(顧國泰整理)、傳記文學《徐啟雄傳》,散文集《此曲只應天上有》、《董培倫情書選編》,論文集《詩意揭秘》等.并與詩論家駱寒超聯手主編了《20世紀華文愛情詩大典》、《新詩百年.愛情詩選粹》等書。詩集《沉默的約會》獲杭州(1988—1989)文學獎;《董培倫愛情詩選》獲2000年《海東杯》90年代優秀新詩集二等獎;《太空之吻——柯平選評董培倫愛情詩58首》獲2006年浙江省文學獎;《藍色戀歌十四行》于2010年獲《中國作家》金秋筆會全國征文評比一等獎:《情歸何處》于2012年5月在作家報?中南百草原杯全國文學藝術大獎賽評選中獲金獎;組詩《春天的來客》38首——感悟愛情12行,于2016年榮獲首屆“西北風(劉西英)詩歌奨”。2017年11月,在“中國西南大學新詩研究所”舉辦的“中國新詩百年全球華語詩人詩作評選”活動中,榮獲“百位最具實力詩人”稱號。2020年1月,榮獲人人文學獎2019年度最佳男詩人獎。母校山東諸城一中,2012年為他建立了“董培倫情詩藝術館”、2018年為他建立了“董培倫愛情詩研究會”。2021年11月,第21屆(清遠)國際華文詩人筆會授予他“中國當代詩人杰出貢獻金獎”。同年12月,他的作品《西子湖中的鴛鴦》在2021年第二屆香港紫荊花詩歌獎(詩與遠方)全球華語詩歌大賽中榮獲:詩歌貢獻獎。在他創作發表的逾千首短詩中,有540余首是愛情詩,約占全部詩作的三分之一強。得到著名詩人汪靜之、賀敬之、余光中、洛夫、著名詩評家謝冕、駱寒超、曉雪、吳思敬、葉櫓、袁忠岳、子張、蔣登科、耿建華、邢海珍等30多位詩壇名家的贊揚和好評。有的詩作被翻譯到日本、吉爾吉斯坦等國家。
作者:張勇 莊子夢 張紅梅 馮德章
2022.11.12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