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者的人生選擇 忽培元印象
作者:陳忠實
得知忽培元文學創作研討會在延安召開,僅表誠摯的祝賀。
結識忽培元有許多年了。許多年來,這個人總是給我帶來意料不及的驚詫和欣喜。我最初讀過他的散文,最直接的感覺是作家的散文。我之所以產生這種感覺,在于我知道他的社會身份是一位頗高的“官員”、我之先入為主的偏頗印象、“官員”的文學創作難免附庸風雅的印記。然而我最初讀忽培元的散文,卻完全是作家的純粹的生活體驗的表述,文字也是頗見個性化的韻味。及至讀到他的長篇人物傳記《群山》,我意料不及的驚詫和欣喜發生了, 《群山》對我發生的已經不是一般作品的欣賞層面的意味了,而是一種真實而強烈的震撼。忽培元以崇敬的心態和冷峻的眼光,敘寫了陜北紅色革命根據地創建和發展的艱難歷程,讓我看到業已成為歷史的真實而又撼人心魄的沉重到讓人不敢掀翻的一頁。我那時有一種很直接的反應,忽培元應該把創作調為主業,把行政任職辭掉,或者掛一個虛銜,不然,把這樣好的文學天賦和創作實力耽擱了,就太可惜了。
隨后多年,忽培元隔不長時間送我一本散文集、人物傳記、中短篇小說集,都引發我的慨嘆,這個人創作量之大,真難以思議,而且兼任著實際的行政工作責任,真不敢想他有多少睡眠時間。及至看到他的長篇小說《雪條》,長詩《共和國不會忘記》,我就驚詫連連了。屬于文學的幾乎所有樣式,散文,特寫,傳記,中、短、長篇小說,詩歌以及評論,忽培元都多有著述,成就卓著。可見忽培元不僅有文學創作的鮮活而敏銳的靈感,而且有理論審視的嚴密,更難得一腔澎湃著的詩性激情。我常司空見慣著天才之說,忽培元當屬天生之文學創作之大才。這位可謂著作等身的天才作家,兼任著行政要職,又恪守著作為一個既傳統又當代的作家的道德,只是把自己對歷史和現實的體驗作盡可能完美的藝術表述,卻不見一絲張揚性宣傳,更不屑作任何妙作,尤為難能可貴,令我欽佩和敬重。
寫到這里,我突然意識到,我最初讀《群山》之后產生的所謂棄官作文的意念確實偏狹了,甚至謬誤了。忽培元身兼行政官職,不是虛職而是實職,便可以直接進入當代日新月異著的生活主潮之中,包括漩渦里焦灼的社會矛盾,已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體驗或感受生活,而是生活逼使他必須作深刻思考;這種痛切乃至焦灼里的思考所獲得的體驗,就不是作為局外人的體驗者的感受了;忽培元的體驗就是獨有的發現,而且泛溢著生活主潮的脈動。這樣想來,我才理解了忽培元多年來把主業放在行政職場,始終把文學創作置于業余的因由,他無疑是一位有著大智慧的人。
2010年5月22日
來源:延安交通音樂廣播
https://mp.weixin.qq.com/s/B-DkhR7esCgE2RmdaMy2GA
注:本文已獲忽培元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