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皮詩集《日常事物》
研討會在濟舉行
2023年5月7日,作為第四屆長河文學獎頒獎典禮系列活動之一,詩人散皮的詩集《日常事物》研討會在濟南泉西商務大酒店舉行。會議由北京長河文叢編委會主辦。
中國詩歌學會駐會副會長、河北省作協副主席、原《詩選刊》主編劉向東,著名詩評家、上海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四平,著名詩人、《大詩刊》主編瀟瀟,著名詩人、中國詩歌學會駐會副秘書長雁西,著名詩人、詩評家、湖南科技大學教授吳投文,著名詩人、青海作協副主席楊廷成,著名詩評家、威海職業技術學院教授、《海子評傳》《昌耀評傳》作者燎原,著名詩人、詩評家、貴州詩歌學會會長、《貴州詩歌》主編南鷗,著名詩人、《特區文學?詩》副主編、《延河詩刊》副主編三色堇,著名詩人、《人生與伴侶》主編唐朝,著名詩人、作家網總編輯冰峰,著名作家、中國作家網主任編輯超俠,著名財經作家、媒體人、《人民交通》雜志總編輯范正利,著名詩人、原解放軍出版社編審梁粱,著名詩人、原濟南軍區政治部空軍創作室主任朱建信,著名評論家、山大師范大學文學教授、《百家評論》副主編趙月斌,著名評論家、濟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劉新鎖,著名學者、山東大學詩學高等研究中心教授馬春光,著名詩人、書法家、濱州電視臺總編室主任趙雪松,著名詩人、山東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泰安作協主席譚踐,著名詩人、詩評家、中詩在線總編、長河文叢主編馬啟代,著名詩人、國際漢語詩歌協會副秘書長大槍等30余名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討會。會議由著名詩評家、山東大學詩歌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孫基林主持。
《日常事物》是詩人散皮的第七部詩集,收錄了作者近年來創作的135首短詩和1首長詩。詩集延續了作者對生命意識與自然本身的關注和審視,面對當代欣欣向榮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和現代文明進程,表達和挖掘活躍在內心潛藏的青春、理想和精神畛域。與會專家、學者對詩集《日常事物》進行了認真、客觀的探討和評價,認為散皮的詩歌總是從日常細小的每一處著手,對事物細微的把握、洞察和理解,有著令人驚奇和意外的發現。在對生命經驗的描寫、刻畫和追述中,強烈跳動著心靈的脈搏,舒展命運的情懷。散皮詩歌中探究生命真相的渴望和沖動,使他力求有新的發現,與眾不同的視角,與眾不同的表達,讓詩行緊緊圍繞一兩個意象展開,充盈著深沉的哲思或反諷意味。
與會專家對散皮詩歌的題材寬度和思想深度,進行了深入解析。認為散皮詩歌的思辨性,讓人從中體會詩人的獨特思考和生命態度,進而深切感受詩歌的精神力量。誠懇與樸素的語言特質,以一種互詢式的探討和表達的詩學自覺,呈現為對語言秩序的尊重,使散皮的詩歌更加耐讀,題材更加廣泛。與會學者、詩人還結合散皮的詩歌創作,對近年來廣泛專注的中年寫作,進行了熱烈剖析,認為中年以后的詩人,詩心不老、不言放棄的持續探索,是中年變法詩歌越寫越好的根本前提。詩歌寫作的本身,依然是了解時代、關注當下不可或缺的精神證據。與會專家、學者、詩人,還就散皮詩歌的意象構建、語言風格、文本呈現等多方面,以及今后的詩歌創作提出了針對性、建設性意見。
散皮詩集《日常事物》系第四屆長河文學獎頒獎獲獎詩集之一,當日還舉行了第四屆長河文學獎特別獎、優秀詩集獎、優秀散文獎、優秀小說獎、優秀學術著作獎的頒獎晚會,部分獲獎代表參加了頒獎晚會。
長河文學獎自2015年設立開始,每兩年評選一次,已連續頒發三屆,此屆為三年,此后將恢復兩年一屆,評選范圍為長河文叢策劃出版的各類圖書。嚴格按照初評、中評和終評的程序,已經推出優秀作家詩人百余人。(中詩在線 馬曉康、周念茜報道)
散皮簡介:本名許加波,詩人、作家。山東日照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東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委員,濟南市作家協理事。作品散見于《詩刊》《人民文學》《北京文學》《詩選刊》《星星詩刊》《揚子江》《中國詩歌》《詩草堂》等文學期刊,入選《中國詩歌精選》《作家年選》等多種詩歌選本,榮獲第五屆中國長詩獎、山東作協齊魯作品最佳作品獎、澳門世界報社詩詞大賽一等獎等多種獎項。著有詩集《意象 花季》《日常事物》《散皮短詩選(中英文對照)》《面壁集VI》《時間之蟲》《鏡子里的影像謀殺了我》《語言在草木中生長》等多部。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