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謹:展示中華“和文化”的自信
作者:王謹
熱烈祝賀由世界華人聯合會(總會)詩書畫研究院、中國書畫家協會、中國書畫家聯誼會、中國瀚林院藝術家聯合會、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作家報社、《中華國粹》雜志社、中國徐悲鴻畫院、作家網、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聯合發起舉辦的“全球華人和文化文學藝術大展"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舉行。這是繼2021年建黨百年大慶之際,在上海由世界華人聯合會(總會)詩書畫研究院牽頭多家單位,舉辦世界華人書畫大典征集發布會的又一盛事。
在漫漫的中華文化長河中,書畫藝術及文學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中華傳統藝術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美學積淀打動過世界無數人,成為人類文化遺產的一部分。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燦爛的傳統文化仍然不失她的光芒,我們有責任繼續弘揚光大她。
傳統文化要想更好地發揚光大, 除了內容要豐富多彩外,還要在傳播渠道和表達方式上有所創新。以國畫、書法為例,過去傳統的學習和傳播方式多依賴于小范圍的口傳親授,形式單一且傳播力相當有限。現代線上直播、互動等形式的出現 打破了時空限制,實現了讓藝術的美感觸手可及。妙筆生花、實時互動、不僅延展了傳統藝術的舞臺,更以其互動性、趣味性,拉近了人們與傳統藝術的距離。今天多家文化組織聯手舉辦大展和新聞發布方式,我認為就有助于中華書畫和文學藝術的傳播和弘揚,再次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自信。
特別一提的是,在舉辦組織中,人們注意到“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名字,和也領頭人錢總也率要員代表方董事長參加了今天的會議。和也科技這個名字,對在座的有部分人可能不熟悉,但大部分人耳熟能詳。和也科技公司,以“和也”作為公司名字,是有其深刻內涵的,體現了對中國孝、德、和文化的推崇。“和”文化是中國文化精髓的一部分。中國自古以來求大同、和為貴。僅以“和”開頭的諸如和諧、和合、和睦、和平、和樂、和順,及和而不同、和氣致祥、和衷共濟、和顏悅色、和衷共濟等詞或詞組就有幾十個。至于諸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名人名句,就更多了。中國孔孟之道,其中包含很大分量的和文化。這也是中國千百年來,特別是近代,從不侵略別國的原因之一。當然,講“和”文化并不意味著不講是非,放棄斗爭。中國歷來是在原則面前不退讓。特別在涉及國家主權問題上不退讓。只有追求公道合理,才能求得和合。
和也科技公司坐落在浙江省安吉縣,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的地方。和也科技依安吉綠水青山,“以產業園區為載體 ,科技創新為特色,傳統文化為內涵”,傳承中華傳統“和、孝、善”文化,發展健康養生產業,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和好評 。2021年10月 ,和也還邀請全國藝術家到和也采風,讓更多的人了解了“和也”產業園及睡眠博物院,感受到和也的風采。2023年,和也被評選為國家三A級旅游景區, 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到此觀光、養生或舉辦會議的各方人士。我想,“和也科技”參與主辦這次全球華人和文化文學藝術大展”,是他們對弘揚中華傳統“和”文化的又一次貢獻。
祝大展和發布會圓滿成功。
謝謝各位。
(2023年7月16日)
作者:王謹
來源:梅仁觀察
https://mp.weixin.qq.com/s/RZknz5DNikyniIY3B1tfAA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