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誰參加土耳其第22屆荷馬國際詩歌節(jié)
8月1日到10日,中國著名詩人曹誰受邀參加土耳其第22屆荷馬國際詩歌節(jié),也是中國詩人第一次受邀參加,當地多家媒體報道“荷馬詩歌節(jié)第一次迎來中國詩人”。曹誰首先參觀了伊斯坦布爾古城,然后在4日到6日前往博玆賈達島(Bozcaada)參加荷馬詩歌節(jié),第一次用漢語朗誦了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參加東西方文明論壇,發(fā)表主題發(fā)言《世界的未來:東西方文明多中心主義》,會后參觀《伊利亞特》的發(fā)生地特洛伊古城。期間曹誰還參加了他的土耳其文詩集《在伊斯坦布爾傾聽世界的心跳》首發(fā)式,為荷馬國際詩歌節(jié)主席哈魯克?薩辛(Haluk Sahin)先生頒發(fā)大詩主義運動勛章。
8月6日清晨,東方熹微,太陽依然埋伏在地平線下,來自世界各國的詩人戴著古老的橄欖枝編織的桂冠,背靠大海,依傍古堡,等待太陽的升起。當太陽升起時,來自中國的詩人曹誰和英國籍漢語詩人楊煉共同朗誦荷馬史詩《伊利亞特》的前兩節(jié),然后由來自其它國家的詩人用土耳其語、英語、德語、希臘語、阿爾巴尼亞語等重復朗誦前兩節(jié)。詩人們循環(huán)朗誦《伊利亞特》,在這特洛伊戰(zhàn)爭發(fā)生的地方,重新體會三千年前的金戈鐵馬,領略人類文學的源頭之一的荷馬史詩的偉大意義。會后曹誰代表漢語詩人將漢語版的《伊利亞特》贈送詩歌節(jié)主席哈魯克?薩辛先生,他說:“這是詩歌節(jié)第一次迎來中國詩人,也是第一次收到漢語版《伊利亞特》,我們將在圖書館中永久保存?!?/span>
世界各國詩人談論荷馬史詩的意義。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相傳是由盲詩人荷馬(Homer)所作。《伊利亞特》全詩共15,693行,分為24卷,主要內容是敘述特洛伊戰(zhàn)爭。在“人民的國王”阿迦門農的率領下,由各地士兵和艦隊組成的希臘聯(lián)軍經歷周折抵達并登陸特洛伊的海岸,但在戰(zhàn)爭的前九年,戰(zhàn)爭一直僵持不下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在第十年,阿迦門農因為自身的決策失誤使得希臘聯(lián)軍受損,并與前來勸說的的阿基琉斯在內的希臘各聯(lián)邦首領們起了爭執(zhí),劇烈爭吵中阿迦門農決定收回亦即搶走阿基琉斯包括其女伴在內的所有戰(zhàn)利品,這就使得阿基琉斯受辱憤而拒絕出戰(zhàn)。而特洛伊人在其首領“頭戴閃亮銅盔”的赫克托爾的帶領下不斷取得勝利,甚至一度兵抵希臘聯(lián)軍的海船防線和大本營,燒毀戰(zhàn)船,即將把希臘聯(lián)軍趕回大海。赫克托爾在戰(zhàn)爭搏斗中擊殺了阿基琉斯的好友帕特羅克洛斯之后,阿基琉斯怒而終于決定披掛上陣,在重回戰(zhàn)場后抵住了特洛伊人的進攻并且殺了赫克托爾,而阿基琉斯也戰(zhàn)死疆場。《荷馬史詩》是古希臘最重要的精神財富之一,是西方文明源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作為重量級的敘事史詩,《伊利亞特》在世界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敘事方法對后來的歐洲文學和世界文學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午飯后,詩人們參加了“東方和西方文明的交流”論壇,由詩歌節(jié)主席哈魯克?薩辛先生主持,闡述東西方文明交流的意義。首先由曹誰發(fā)表《世界的未來:東西方文明多中心主義》簡短演說,曹誰說:“在三千年前希臘由數百個城邦,后來被亞歷山大大帝統(tǒng)一為希臘世界;三千年前的中國同樣處于由數百個諸侯國戰(zhàn)爭的戰(zhàn)國時代,后來被秦始皇統(tǒng)一為大秦王朝;我們今天有二百多個國家,由二千多個民族,我相信在未來五百年內,一定會成為一個統(tǒng)一多元的新世界。”來自世界各國的詩人各抒己見,往來辯論。最后曹誰總結發(fā)言說:“當我在小時候,我的二弟曹春波曾經送給我一本彩繪本《圣經》,上面講到通天塔的故事,讓我久久不能忘懷。人類想要建立一座通往天堂的巴別塔,從全世界各地聚集而來,上帝因為怕觸犯自己的權威,就變亂了人類的語言,人們因為不能交流而無法建成通天塔,于是形成世界各地的兩千個民族。雖然從上帝的角度來說是對人類的懲罰,不過從小時候我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在文化上建成通天塔,讓世界各國的兄弟姐妹可以自由交流,我想眾多途徑中的一種方式就是翻譯。自從歌德在1827年提出世界文學的概念,世界文學成為許多優(yōu)秀作家的夢想,我也希望今后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跟所有有共同夢想的作家,為建立起人類共同的世界文學的通天塔而奮斗?!?/span>
曹誰是在參觀完伊斯坦布爾古城的圣索菲亞大教堂、藍色清真寺、托普卡帕皇宮、耶萊巴坦地宮后抵達博玆賈達島的,這里是荷馬史詩《伊利亞特》描寫的木馬計中希臘聯(lián)軍的埋伏地,對面就是特洛伊古城,為此哈魯克?薩辛從2002年開始舉行首屆荷馬國際詩歌節(jié)。在博玆賈達島上,還有一座古老的城堡,小鎮(zhèn)的居民好像慶祝節(jié)日一樣歡迎世界各國的詩人。土耳其詩人還帶領世界各國詩人參觀了古堡,在希臘聯(lián)軍埋伏的海灣游泳,參觀寧靜的小鎮(zhèn)。
10月5日,荷馬詩歌節(jié)舉行詩人朗誦會和簽售會。在會上,首先由曹誰和紐都然?杜門代表大詩主義運動委員會為荷馬詩歌節(jié)主席哈魯克?薩辛頒發(fā)大詩主義運動勛章。鑒于他對大詩和史詩的貢獻,特別把大詩主義運動勛章頒發(fā)給他。曹誰和紐都然在現場把獎章和證書頒發(fā)給他。大詩主義勛章由純銀打造,直徑70mm,厚3.4mm,重70克,從設計到鑄造都出自名家之手,肖像由著名攝影家宋醉發(fā)拍攝,勛章由著名雕塑家張國梁設計,印章由著名書法家古明川雕刻;正面是大詩主義運動發(fā)起人曹誰肖像,中英文書寫:大詩主義運動(GREAT POETRY MOVEMENT);背面是古老的亞洲、歐洲、非洲三葉草地圖,發(fā)布標注英文ASIA,EUROPE, AFRICA,地圖由德國地理學家海因里希?賓廷(Heinrich Bünting)在1581年繪制,代表著當時已知的古老世界,在這里象征人類的共同家園,周圍雕刻大詩主義運動的核心觀點“融合古今,合璧東西,合一天人”。大詩主義運動從2007年曹誰寫作《大詩主義運動宣言》開始,如今已經傳播到世界各主要語種。從今年開始,大詩主義運動委員會將會在每年選擇兩位對大詩和史詩有杰出貢獻的國際詩人頒發(fā),哈魯克是繼紐都然后第二個獲得勛章的詩人。
大詩主義是漢語詩壇在21世紀的一個詩歌潮流,大詩可以追溯到史詩,上世紀80年代由詩人海子提出,2007年詩人曹誰寫作《大詩主義宣言》,跟西原、西棣等詩人共同發(fā)起大詩主義運動。主張從各個文明中提取元素,合一天人,合璧東西,融合古今,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意象世界。他們創(chuàng)辦有民刊《大詩刊?文學視角》,被列為中國先鋒詩派二十家之一,許多余編著的《筆尖上的舞蹈:80后文學見證》(原名《80后文學史》)在“文學理論”卷中有專章介紹,跟狀態(tài)主義和性感寫作一起被稱為80后發(fā)起的三大文學思潮。代表詩人先后有莊苓、邯冰、雷迅、神家、深雪、夜陌、樹賢、鷹子、蘇明、月劍、彭書錦、殷子虛、許言木、郭良忠、山宇揚、諾布朗杰等眾多80后和90后詩人。在2018-2020年曹誰代表“大詩主義”跟伊沙的“后口語詩派”進行了三年的論戰(zhàn),被詩壇稱為“曹伊之爭”,曹誰在《文學自由談》2023年第1期以封面人物撰文《曹伊之爭與中國文壇的十大弊病》總結:“曹伊之爭”在胡適寫作《嘗試集》后一百年爆發(fā),大概是一系列因素促成的,當時許多人解讀為“中國新詩百年道路之爭”,認為是中國詩壇“盤峰論爭”(1998年中國詩歌史上著名的知識分子流派和民間詩派的論戰(zhàn))以來最大的論爭,“21世紀最現代化的論戰(zhàn)”。這場論戰(zhàn)的核心是中國新詩的走向問題,是伊沙倡導的“后口語詩”,還是曹誰倡導的“大詩主義”,抑或是其他的寫作方法。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卻看清文壇的種種怪現狀,文學呼喚一次深入的“文學改良運動”。從2017年隨著曹誰加入世界詩歌運動,大詩主義運動逐步傳播到世界各國。
在朗誦會上,曹誰朗誦了自己的三首詩《大悲舞》《在伊斯坦布爾傾聽世界的心跳》和《我總看到媽媽十二歲小姑娘時的樣子》,最后一首詩把在場的讀者和居民落淚。
媽媽來北京看孫子曹亞歐非
我?guī)辞伴T天安門
我?guī)魏蠛J矂x海
她都沒有說什么
每次遇到服裝店
她就要仔細地看
媽媽像所有女人一樣
喜歡漂亮的衣服
可是我從來不知道
這時我就仿佛看到媽媽
十二歲小姑娘時的樣子
她在山花爛漫中奔跑
她為一件新衣服歡喜
媽媽的媽媽就在那年去世
從此她不再敢喜歡衣服
她帶大了舅舅
她帶大了曹誰
她帶大了曹希
把買衣服的錢讓我們讀書
曹希成為中科院的博士
曹誰成為北師大的碩士
媽媽終于放心了
她在那里挑衣服
我卻總是忍不住落淚
看到媽媽十二歲小姑娘時的樣子
朗誦會后舉行了簽售會,曹誰跟兩位土耳其著名詩人賽萬特?查潘(Cevat Capan)和法提?哈辛奈達(Fatin Hazinedar)簽售自己的詩集,當地居民排隊購買《在伊斯坦布爾傾聽世界的心跳》,許多人說被曹誰寫媽媽的那首詩感動落淚,他們還建議曹誰給媽媽買幾件土耳其衣服帶回家。
曹誰是中國八零后代表詩人之一,近年來參加了麥德林國際詩歌節(jié)、印度Kritya(創(chuàng)造)國際詩歌節(jié)、古巴哈瓦那國際詩歌節(jié)、中國作協(xié)國際寫作計劃等一系列國際活動,作品被翻譯為英、法、俄、印地、波蘭、丹麥、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等三十余種文字,在國際詩壇有三十多位著名詩人寫作評論,被印度杰出詩人拉蒂?薩克塞納稱為是“領導新世界的年輕一代”的代表詩人。他同時翻譯有《理想國的歌聲》等三部書,推動世界詩歌運動的發(fā)展,是一位具有國際聲譽的詩人,被詩壇稱為“國際曹”。他從詩歌跨界長篇小說,又跨界影視劇本創(chuàng)作,出版詩集《亞歐大陸地史詩》,長篇小說《昆侖秘史》,文集《可可西里動物王國》,童話《雪豹王子》等四十余部,創(chuàng)作《孔雀王》等影視劇本一百余部集。他還創(chuàng)立了大詩主義流派,發(fā)起了詩壇論戰(zhàn)“曹伊之爭”,倡導劇小說運動和詩電影運動,在文壇有廣泛的影響。近年來曹誰先后獲得首屆中國青年詩人獎、第7屆中國長詩獎、第5屆青海青年文學獎之“文學之星”、第4屆曹禺杯劇本獎、第8屆意大利羅馬當代國際詩歌藝術學院獎之阿波羅?狄奧尼索斯詩歌獎詩歌獎、2021俄羅斯金騎士獎等五十余個省級以上文藝獎。他的作品雅俗共賞,獲得了文壇和市場的雙重認可,被認為是中國八零后代表作家之一。
此前曹誰在伊斯坦布爾舉行了土耳其詩集《在伊斯坦布爾傾聽世界的心跳》的首發(fā)式。首發(fā)式在伊斯坦布爾胡葛妮?穆尼美術館(Hygiene Munich Gallery)舉行,由這本書的譯者、土耳其著名詩人紐都然?杜門(Nurduran Duman)主持,曹誰發(fā)表《從長安到羅馬,我們一定要經過伊斯坦布爾》的演講,曹誰在現場朗誦了自己的五首作品,回答了讀者提問,最后舉行了簽售會。
詩歌節(jié)后,荷馬詩歌節(jié)主席哈魯克?薩辛和當地居民歡送世界各國詩人離開,哈魯克的夫人、土耳其雕塑家貝爾金?薩辛(Belgin Sahin)在岸上跳起了獨特的送別舞。此后詩人們參觀了對岸的特洛伊古城,特洛伊古城是荷馬史詩《伊利亞特》的發(fā)生地,是西方文學的源頭之一。詩人紐都然?杜門帶詩人們參觀了自己的故鄉(xiāng)恰納卡萊古城,這里跟伊斯坦布爾一樣,一南一北控遏著土耳其海峽。第22屆荷馬國際詩歌節(jié)圓滿完成,詩歌節(jié)主席哈魯克?薩辛驕傲地說:“從此荷馬也能說漢語了!”(完)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