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首屆詩電影晚會·中秋國際成功舉行
2023年中秋節晚上,一場別開生面的詩電影中秋晚會在澳洲印象APP舉行,詩電影晚會·國際中秋就這樣誕生了。在首屆詩電影晚會上,來自中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哥倫比亞、美國、尼日利亞、肯尼亞、土耳其、阿聯酋、越南、塞爾維亞等世界各國的詩人和讀者近萬人通過線上收看了直播。本次詩電影晚會同時也是為了響應世界詩歌運動“自由非洲”活動而舉辦的,通過詩電影的方式關注非洲大陸惡化的人道主義狀況,支持非洲人民的呼聲。
2023首屆詩電影晚會·中秋國際由世界詩歌運動(WPM)和大詩主義運動(GPM)共同指導,由中國滄浪雅苑詩社和澳大利亞全球華人詩藝會聯合主辦,新西蘭《海外文苑》和中國《大詩刊》協辦。世界詩歌運動是由哥倫比亞麥德林詩歌節主席費爾南多·倫德(Fernando Rendon)等于2011年發起成立的,參加的詩人和組織遍布五大洲的多個國家,目前已經有兩千多個機構參與,在世界文學史上具有開創意義。大詩主義運動由曹誰、西原、西棣等詩人于2007年發起,在全球化的時代,主張“合一天人、融合古今、合璧東西”,如今已經傳播到世界多國,被稱為“中國八零后發起的三大文學思潮之一”,曹誰也被被印度杰出詩人拉蒂·薩克森納(Rati Saxena)稱為是“領導新世界的年輕一代”的代表詩人。
本屆詩電影晚會播出的節目包括中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哥倫比亞、尼日利亞、肯尼亞、土耳其、阿聯酋、越南、塞爾維亞等十一個國家詩人的作品。晚會以世界詩歌運動總協調人、哥倫比亞詩人費爾南多·倫德的《水平線上的新家園》開場,依次播放中國詩人范群的《祖國之戀》、澳大利亞詩人映霞的《八月的月亮河》、中國詩人曹誰的《阿拉斯加:龍與鷹的對決》、澳大利亞詩人廖世敬的《悉尼中秋》、新西蘭詩人佩英的《六月之焰》 、塞爾維亞科索沃詩人法赫丁·謝胡的《遠古的香氣》、澳大利亞詩人萊斯·威克斯的《雪崩》、中國詩人月劍的《大風曲》、尼日利亞詩人尼伊·奧桑戴爾的《變形記》、中國詩人彭書錦的《世界詩歌日》、土耳其詩人紐都然·杜門的《伊斯坦布爾的腳步》、中國詩人張文生的《我想和你去旅行》、美國詩人陳金茂的《詩是另一個》、中國詩人郭淑萍的《梅花烙》越南詩人梅文奮的《靈魂飛翔》、中國詩人劍蘭夫人的《為你,寫下夢里的長安》、阿聯酋詩人阿德爾·霍姆扎的《星星》、中國詩人季文軍的《等一個春天的邀約》作者:季文軍(中國)、澳大利亞詩人阿爾伯特·林的《不完美的花園》、中國詩人文君的《一抹道心潤茶香》、中國詩人韓詠華的《我是泥河灣的月光》、肯尼亞詩人克里斯托弗·奧凱姆瓦的《非洲》,最后以李谷一的《難忘今宵》推向高潮。
本屆詩電影晚會得到世界詩歌運動的大力支持,由總協調人費爾南多·倫德擔任總顧問,由大詩主義運動發起人曹誰、澳大利亞全球華人詩藝會會長廖世敬、中國滄浪雅苑詩社藝術總監范群擔任總策劃,由中國滄浪雅苑詩社社長張建軍、新西蘭《海外文苑》主編佩英擔任總導演,由新西蘭海外文苑編輯梁治健、滄浪雅苑詩社主編張文生擔任藝術指導,由滄浪雅苑詩社編輯夏雨、《大詩刊》副主編彭書錦擔任視頻指導,由滄浪雅苑詩社副社長王麗萍、滄浪雅苑詩社執行社長李鳴亮擔任朗誦指導。在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首屆詩電影晚會成為詩壇熱議的話題,取得了圓滿成功。
詩電影運動(Poetry Film Movement)是曹誰于2017年創作的《詩電影運動宣言》中提出的,文章在開篇中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顯學”,在農業社會是以詩歌為特征的抒情文學,在工業社會是以長篇小說為特征的敘事文學,在信息社會是以電影文學為特征的戲劇文學。由于接受的方便性,現在是一個“讀圖時代”、“影像時代”、“戲劇時代”,而詩歌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甚至有人戲稱“詩人比讀者多”。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是一個所有詩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我覺得其中一個解決途徑就是詩歌的影像化——詩電影。詩電影的概念最早由法國先鋒派在20世紀20年代提出,是一種倡導否定情節、探索隱喻和抒情功能為主旨的電影創作主張,他們認為電影應當像抒情詩那樣達到“聯想的最大自由”,“電影最完善的體現是電影詩”,蘇聯導演愛森斯坦的《戰艦波將金號》和中國導演費穆的《小城之春》都被認為是詩電影的典范,他們所說的是電影的一種類型,而我要說的是從詩歌轉化為電影的“詩電影”。
2023年曹誰和張建軍、范群又在中國第一部電影拍攝地附近公開發布《詩電影宣言》,宣言在末尾說:1905年12月28日任慶泰在北京大前門附近琉璃廠的豐泰照相館拍攝了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中國電影從此誕生。118年后的今天,2023年5月19日,作為滄浪雅苑名譽社長的曹誰和滄浪雅苑詩社社長張建軍、藝術總監范群在北京大前門相會,商議由滄浪雅苑詩社、大詩主義運動、世界詩歌運動合作,聯合推動詩電影運動,準備成立詩電影國際詩歌節,在近期展播已經影像化的中國十二位詩人和世界十二位詩人的作品。今后我們將大力推動詩電影運動,致力于將詩歌電影化,讓古老的農業時代的抒情文學和現代的信息時代的敘事文學相擁抱,讓電影獲得更深的詩意,讓詩歌獲得更好的表現。
如今世界詩壇普遍面臨傳播的危機,詩電影通過影像的方式表現詩歌,獲得了讀者的喜歡,對詩歌的發展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首屆詩電影晚會的成功舉行,對于推動詩電影運動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策劃團隊成員費爾南多·倫德、曹誰、廖世敬、范群、張建軍、佩英、梁治健等表示,未來將把詩電影晚會發展成一個品牌,通過詩歌和電影、晚會的結合,推動世界詩歌的發展。(完)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