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中國詩人在第42屆世界詩人大會上發布新書
9月28日上午,第42屆世界詩人大會新書發布會暨最后一場詩歌朗誦會在地中海神曲號游輪黑白廳舉行。
北塔先生與羅馬尼亞詩友現場互動
張春華的《比閃電還遠的是故鄉》(譯者歐陽昱(澳大利亞))、古月的《燃燒的月亮》(譯者青峰(中國臺灣))、伊甸的《運河上的時間》(譯者北塔)、索非的《巴卡貝爾的憂傷——索菲短詩選(譯者史潘榮)、董發亮的《血色玫瑰》(譯者張立中)、冷先橋的《逍遙游》、王芳聞的《地球之耳》(譯者張立中)等多位中國詩人發布了自己的新書。北塔發布2部新書,分別是他的羅馬尼亞文詩集《在逼仄的內部上升》和漢英雙語版個人詩集《貫穿我的河》。
新書發布會上,張春華首先發布新書,并朗誦了自己的詩作。董發亮介紹自己的新書后,朗誦了自己在西班牙游歷訪問期間所寫的詩。
伊甸和北塔聯袂發布了漢英雙語版《大運河詩歌叢書(七卷本)》(由黃亞洲的《我扶著大運河歌唱》、伊甸的《運河上的時間》、曉弦的《仁莊紀事2》、北塔的《貫穿我的河》、柳文龍的《彼岸千年》、趙振元的《江南運河情》和查杰慧的《運河上的月光》等7本個人詩集構成)。這套叢書由北塔領銜翻譯。伊甸說他帶來了一套關于中國大運河的詩叢,其中他自己寫的是浙江段,北塔寫的則是從北京到杭州的大運河全程。
接下來北塔、陳泰灸、倮倮、張春華聯袂介紹了《中國詩選2021》。張春華說詩歌無國界,詩歌是通靈的,好書大家共享。他自己用中文朗誦并邀請王月用英文朗誦了書中的一首。
索菲介紹自己在加拿大生活,感受中西文化的碰撞,將自己在世界行走的感受寫成了此書。隨后她用英文朗誦了自己的作品《梅》。
王芳聞說萬里絲綢之路是聯合國命名的文化遺產,她三年來跋涉在絲綢之路,她的《地球之耳》就是她跋涉時所寫的作品。她朗誦了關于羅布泊胡楊樹的詩歌中的一小節,張立中教授用英文幫其朗誦。
冷先橋介紹了他的《逍遙游》,是他十多年來隨北塔老師參加世界詩人大會期間,參加訪問三十多個國家所寫的詩作,共三千多行,串起來成為一首長詩《逍遙游》。
李自國介紹了他的詩集《鹽》,之后朗誦了自己的詩作,張立中教授用英文幫其朗誦。
最后,北塔發布新書《在逼仄的內部上升》,在羅馬尼亞首都出版,由羅馬尼亞漢學家山花(Mioara Dumitrescu)女士、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丁超先生翻譯成羅馬尼亞文,書名是他三次到羅馬尼亞訪問寫下的。他說疫情三年沒有在中國出版新書,但今年共出版十本新書,含翻譯作品。
新書發布會結束之后,由王月、索菲主持了中國詩人專場朗誦會。王海霞、陳東林、海倫雙魚、莊雨、張立中、張月琴、伊甸等人分別朗誦了自己的作品。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