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道之問——馬啟代詩歌月”系列活動圓滿落幕
墨香滿翰林,詩韻永流傳。歷時一個多月的“詩道之問——馬啟代詩歌月”系列活動圓滿落幕。10月10日晚,作為該系列的第六場活動——馬啟代詩歌專場朗誦會暨馬啟代詩歌月閉幕式在浙江壇頭濕地公園舉行。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著名詩人、作家、編劇黃亞洲,著名評論家、詩人、海南大學教授徐敬亞,武義縣政協主席李楊勇和來自全國各地和各大學院校的專家、教授、學者、詩人評論家以及武義部分詩人近50余人出席了當天晚上的活動。
李楊勇首先致辭,介紹了武義縣豐厚的文化底蘊、近年來社會和文化發展情況,以及中國當代詩人檔案資料陳列館開館以來的詩歌交流活動,對全國文學界詩人和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隨后詩歌朗誦會拉開序幕,《做第一個在春天奔跑的人》《寫給我兒康康》《暴雨》《傾聽》……在和諧的樂曲聲中,一首首由馬啟代創作的詩歌作品精彩呈現,學者們在聲情并茂的朗誦中感受著作者的氣魄和血性,帶著思想光芒、精神骨血、自由意志和良知風骨的錚錚文字令在場所有嘉賓動容。
馬啟代出生于1966年的山東東平縣,中詩在線總編和《山東詩人》總編。1985年,馬老師開始發表作品。四十年創作生涯,他先后出版了詩文集33部,作品被翻譯成英、韓、俄等多種文字,入選過300多種各類選本。馬啟代一直來倡導踐行“為良心寫作”,這種精神不斷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詩人,鼓勵他們勇于探求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活動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馬啟代詩歌月”期間還舉辦馬啟代公益講座、馬啟代的詩學詩歌、曹圣書法展、“為良心寫作”專題書法藝術展、武義采風等系列活動。活動收到了山東大學詩學高等研究中心、《綠風詩刊》社、河南詩歌學會、寧夏詩歌學會、法國藍出版社、日本華文女作家協會、世界漢學會加拿大學會、韓中國際文化交流協會、東北亞新聞報等單位,以及來自馬啟代家鄉的泰安作家協會、泰山文學院、東平作家協會、東平報社的賀信。而馬啟代本人則表示,希望能通過“詩道之問”引領更多的詩人朋友寫出更多優秀的詩歌作品,同時加強山東和武義兩地的文化交流與合作。
活動尾聲,黃亞洲、徐敬亞等嘉賓先后上臺致辭,對馬啟代詩歌別具特色的美學風格和獨一無二的精神追求給予高度評價。黃亞洲還指出,當下馬啟代不僅僅是一個名字,更是一個時代的符號,他詩歌里所體現的心懷蒼生、大愛無疆的真性情,必然成為鼓舞廣大年輕詩人的精神力量。希望大家以全新的詩歌審視角度,以不斷發展的嶄新的詩歌語言,讓現代詩歌在武義壇頭,乃至全國各地的廣袤鄉村生根發芽,進一步激發鄉村振興的活力,厚植鄉風文明建設。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