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栗山詩歌獎授獎辭與答謝辭
栗山詩會是由當代詩人、藝術批評家、紀錄片導演周瑟瑟于2016年創辦于湖南湘陰縣樟樹鎮栗山村,由湖南省詩歌學會、湖南理工學院中文學院、湖南湘陰縣文聯、栗山詩歌學會、中國詩歌田野調查小組、《藝術中國》雜志社、《卡丘》詩刊等機構聯合主辦。
栗山詩會并行有三大活動,栗山詩歌獎、卡丘·沃倫詩歌獎、中國詩人田野調查駐地寫作計劃,并出版《卡丘》詩刊獲獎者專號。
栗山詩會獲獎者中有在國際上享有較高聲譽的阿根廷92歲的著名詩人、作家、美洲文化研究學者葛萊茜拉·馬圖羅 (Graciela Maturo),日本90歲的國民詩人谷川俊太郎,墨西哥詩人馬加里托·奎亞爾(Margarito Cuéllar),荷蘭漢學家、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荷蘭萊頓大學中文系主任柯雷,臺灣92歲的詩人向明等人。
栗山詩會發起人、栗山詩歌學會會長周瑟瑟介紹,栗山詩會提倡走向戶外的寫作理念,走向民間,通過民謠采集、現場讀詩、影像拍攝、方言收集和地方知識譜系梳理等方法,進行“田野調查”與“有現場感的寫作”,旨在建立詩歌田野調查的樣本,在生活現場發現詩歌元經驗,經過長期的實踐與思考,形成“詩歌人類學”的方法與認識。
周瑟瑟強調:“‘站在當代詩歌的邊緣,與沉默者在一起’,是第八屆栗山詩會的主題。趙原、樊子、世賓、遠洋、湯紅輝、徐漢洲等人的創作都在30年以上,當代詩人中有一群沉默的寫作者,深入扎根文本,以民間姿態寫作,不媚俗,不彎腰,這是詩人高貴的樣子。當代畫家魏懷亮先生是令人尊敬的藝術家。秘魯詩人、翻譯家莫沫,西班牙翻譯家、格拉納達大學教授哈維爾·馬丁·里奧斯,他們熱愛中國詩歌文化,不僅翻譯與研究中國詩歌,而且用中文寫詩,外國人寫中文詩歌的歷史從他們這一代外國人開始,向這樣的詩人與藝術家致敬!我們站在一起。”
著名詩人、第七屆卡丘·沃倫詩歌獎中國詩人獎獲得者、湖南理工學院中文學院教師路云認為,在算法時代如何更好采集詩意和傳遞詩意,從本屆栗山詩歌獎和卡丘沃倫歌獎獲獎者的文本中可以得知一點,詩意仍然來自原始數據所對應的即時傳感,以及源自生命個體深處的篤定。正是基于這個共享的坐標系,這些獲獎的中外詩人樊子、Lsolda Morillo、趙原、湯紅輝、徐漢洲,批評家世賓,翻譯家遠洋、Javier Martin Rios,他們將刻錄在不同地域和生命個體身上的信息傳遞給世界,并實現了一種清晰的有溫度的對話。這個過程傳遞出的詩意,讓我們感受到來自創造的愉悅和警醒,比如詩人樊子在特定時刻采集到的“膝蓋上的血”,Lsolda Morillo從一個竊書者身上采集到的“我看完后會還給你的”視覺聽覺信息,異常鮮活、尖銳,讓眾多不在場的讀者參與到溝通與對話之中。翻譯家遠洋說翻譯“是審美觀和世界觀 的刷新——刷新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刷新我們的思想和思維方式”,與西班牙漢學家Javier Martin Rios所說的“如今,西班牙語世界讀者有幸通過一系列譯作逐步體悟中國現當代詩歌的深邃和多元”,都是基于對話與溝通,是一種特別的創造,這個傳遞過程是必要的,也是珍貴的。(盧佳)
第八屆栗山詩歌獎
中國詩人獎:樊子
樊子,1967年11月出生,安徽壽縣人,居深圳,在深圳從事非公企業服務、引導和慈善公益工作。1984年開始詩歌寫作,歷任《詩選刊》《詩潮》《詩歌月刊》等詩刊兼職編輯,油印詩集《微雨》(1987年)、出版詩集《木質狀態》(2009年)《懷孕的紙》(2016年)等。
授獎辭
他是語言的煉金術士,更像一個精神的潔癖癥患者,從他身上可以感受到北島、梁小斌那類詩人的理性氣息,獨立、孤絕是他的本性。他有官方背景、商界身份又出沒于民間詩歌江湖,又將自我隱身于文本里,他將入世與出世調和到一個令人舒服的高度。鑒于他四十年的詩歌寫作,現將第八屆栗山詩歌獎中國詩人獎授予樊子先生。
答謝辭
在新詩百年多的光陰里,我有四十年浸淫其中,像個笨拙的蝸牛慢慢爬行,悠長的歲月里我有十五年從事詩歌編輯工作,我視詩歌為宗教,然終不得其奧義,常自嘲自己蜷曲窒礙于文字之間,困頓曲折,仍不失有思返開新之野心。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說《地下室手記》里主人公有說“沒有我的意志的參與,二二照樣得四?!笔堑模谠姼璧倪M程中,少了我或者少了一百個一千個詩人,二二照樣得四。
我生于皖西一個蔽塞、貧窮的小村,簡陋、僵化語境在成長中帶給我的是木納與遲疑,也許寫詩本身之于我就是致命舛錯。
放牛娃、農民、教師、記者、編輯、高管、總經理、館長、秘書長……身份在不斷變化,不變的是對詩歌的堅守堅持。應該說我是與自己對峙比較厲害之人,一邊是堅持文本的孤傲和獨立,另一邊尋求色香味的俗世生活,這種對峙看似有自醒抑或還有一絲哲學的旁枝,其實往往是陷入自我深淵的一種自辯。我需要深淵來囚禁自己某一方面的劣質,更需要深淵來給自己以療傷,或者說需要深淵來袒護更多潛在的真誠與善性。我愛祥和、安靜、淡然、慈悲這些漢字,也喜歡憂傷、悲憤、喧囂和急促的語調,這種煎熬的對峙造成我幾十年的寫作沒有一點建樹。
美國著名文藝批評大師喬治.斯坦納所在《逃離言詞》一文中所言:那些弄殘語言的人,語言會報復他們。事實是當下的詩人們正在弄殘語言,我也并列其內。如果一個詞都渴望返回它出發的地方(布羅茨基語),請不要嘲笑我還有野心和勇氣去面對僵化而曖昧的漢詩秩序和規訓帶有“不潔”和“質疑”性質的尷尬與分裂體驗。感謝詩歌,讓我生硬地與它發生摩擦與糾纏;感謝湖南省詩歌學會、湖南理工學院中文學院、栗山詩歌學會和《卡丘》詩刊,是你們的關注,讓我還心存對詩歌的敬畏。
樊子
翻譯家獎:遠洋
遠洋,詩人。河南新縣人。畢業于武漢大學,中國作協會員。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出版詩集《青春樹》《村姑》《大別山情》《空心村》《遠洋詩選》等多部。入選《河南新文學大系》、《廣東省作家協會五十年(1953—2003)文選》(詩歌卷)、《跨越:紀念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詩選(1978-2008)》《十年詩選》(2000-2010)、《新中國70年優秀作品文庫》《新時代詩歌詩歌百人讀本》《中國文學年鑒》《我和我的祖國》等選集。
譯詩集《亞當的蘋果園》入選“2014年文學圖書排行榜Top100”;《重建伊甸園——莎朗·奧茲詩選》入選“深圳十大佳著”, 《夜舞——西爾維亞·普拉斯詩選》《水澤女神之歌——福克納早期散文與詩歌》《明亮的伏擊》《火星生活》《未選擇的路——弗羅斯特詩選》等均獲廣泛好評。
曾獲深圳青年文學獎、河南詩人年度大獎、紅巖文學獎“外國詩歌獎”、第一朗讀者“最佳翻譯獎”、中國詩歌網“十佳詩集獎”等。
授獎辭
他在寫詩與翻譯詩中度過了半生,他給中國讀者帶來了不同語言的詩歌盛宴。翻譯是語言的歷險,更是他與世界的對話。他對于所譯詩人的不同個性和文化背景,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把控能力,出色地再現了原作風格和作者的精神氣質。他通過“重建伊甸園”“亞當的蘋果園”,以“夜舞”和“明亮的伏擊”,讓讀者看到“火星生活”“未選擇的路”“荒野的玫瑰”“從黎明出發”。鑒于他豐饒的翻譯成果,現將第八屆栗山詩歌獎翻譯家獎授予遠洋先生。
答謝辭
首先,衷心感謝授予我栗山詩歌獎翻譯獎。多年來栗山詩會堅持民間獨立立場,純粹干凈,倡導“詩歌田野調查”理念,開展了許多相關活動,使很多詩人和詩歌愛好者從中受益,我十分認同和贊賞。
新詩百年,詩人譯詩已形成一種傳統,鄭振鐸、冰心、穆旦、馮至、趙羅蕤、戴望舒、陳敬容、鄭敏、呂同六、李野光、袁可嘉、王永年、時紅軍等眾多優秀詩人翻譯的外國詩歌,滋養了一代代詩人。說翻譯詩歌是中國新詩的養母或奶媽,并不為過。翻譯帶來的陌生化、異質化,實際上是一場語言、美學及思想的革命。如果沒有大量外國詩歌的譯介,特別是優秀詩人來翻譯詩歌,很難想象,今天的新詩會是什么面貌。這不僅僅是犧牲和奉獻,更是精神的傳承——一代代盜火的普羅米修斯,使詩歌薪火相傳,不斷注入新鮮血液,獲得新生。這些前輩詩人翻譯家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譯詩不僅使我開闊了視野,刷新了眼光,深入到所譯詩人的靈魂和詩歌的核心中去,而且使我從現實的困厄中超脫出來;同時翻譯是刷新。不僅僅是語言層面的刷新,而且更深層意義上,是審美觀和世界觀的刷新——刷新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刷新我們的思想和思維方式,進而改變我們自己,揚棄舊我,創造新我。
譯詩所費心血,與自己寫詩相比,簡直天壤之別。寫詩往往有感而發,一揮而就;譯詩得字斟句酌,反復推敲修訂,廢寢忘食,日琢月磨,還得查閱大量的原文背景資料,形式和內容都力圖做到忠實于原作,傳達出原作的韻味,展現出作者的獨特風格。說嘔心瀝血,一點不為過。
佛教說人生即苦,譯詩更是一個苦差事,就像一個苦役犯,沒日沒夜、沒完沒了地勞作,但苦中作樂,以苦為樂,是犧牲也是回報——每開始翻譯一個詩人,面前就好像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在偉大的詩歌里,與巨人談心,與萬物對話,與宇宙合一,從而獲得最高的生之快樂——靈魂的遼闊、愉悅和寧靜。翻譯有“擺渡”之意,有點佛學意味。翻譯是慈航,渡己渡人,抵達新境界。
魯迅先生曾說:“我國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庇终f,我國的漢字是“東方的明珠瑰寶。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卻有舞的節奏;它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睗h語作為象形文字,本身帶著意象性;發音響亮,抑揚頓挫,音調鏗鏘,富有力度和節奏感,同樣可以營造音樂美;從古漢語到現代漢語,詞匯足夠豐富;另外漢語用詞更為簡潔、精煉,適合于詩歌含蓄的表達。這些特點,也許是我們在翻譯中可以運用的優長。
譯詩也是遺憾的藝術,譯詩無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差之毫厘,可能謬之千里?!对娊洝ば⊙拧吩疲骸皯饝鹁ぞ?,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易經》乾卦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蔽視r常告誡自己:對于譯詩,必須懷著敬畏之心,必須戒懼恐懼,不敢馬虎懈怠,不可草率從事。只有老老實實地虛心學習,埋頭苦干,日琢月磨,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
多年來,我受到很多師長和朋友的欣賞、鼓勵和扶持,今天我更是感到非常榮幸,栗山詩歌獎翻譯獎也將成為激勵和鞭策我奮力前行的重要動力。在詩歌翻譯的道路上,我還是小學生,愿意繼續不斷地學習、探索。
遠洋
批評家獎:世賓
世賓,廣東作家協會創研部副主任、廣東省詩歌創作委員會副主任、東蕩子詩歌促進會會長。2003年和東蕩子、黃禮孩一起倡導“完整性寫作”,引發廣泛響應。2013年在“完整性寫作”基礎上提出“境界美學”,不斷拓寬詩歌的精神空間。在《人民文學》《詩刊》《花城》《作品》《星星》《詩選刊》《山花》《雨花》《西部》《江南詩》《福建文學》《廣州文藝》《文藝爭鳴》《文藝報》等幾十家文學刊物、報紙發表詩歌、評論三四百首(篇),著有文論集《批評的尺度》《夢想及其通知的世界》《目標在尋找它的神槍手》,詩集《大海的沉默》《遲疑》《伐木者》《交叉路口》等。部分詩歌被翻譯為英語、日語、俄語、蒙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等。主編民刊《完整性寫作》。“完整性寫作”主要倡導者和理論闡述人。曾獲紅棉文學獎、劉禹錫詩歌獎。
授獎辭
詩意是批評的最高尺度,他的理論批評給中國當代詩歌的黃金時代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他在南方發出彌足珍貴的聲音:呼喚詩歌回歸精神內部,保持語言的高貴和端莊,與外部現實保持審慎的距離。他的詩歌理論描述了一個人可以寬闊而有尊嚴活著的詩性世界。他以詩歌人文思想進行艱難的啟蒙,呼喚同時代孤寂的詩人,給迷茫的詩歌寫作者以信心與勇氣。鑒于他的批評鋒芒與詩學貢獻,現將第八屆栗山詩歌獎批評家獎授予世賓先生。
保持詩歌理論的熱情
——第八屆栗山詩會批評家獎答謝辭
世賓
感謝周瑟瑟先生和評委們把第八屆栗山詩會批評家獎頒發給我。我把它看作是對我二十多年詩歌理論工作的肯定和激勵。
由于置身于詩歌寫作的現場,對于我們時代的現實生存、思想資源和建構詩歌世界的可能性的深切體會,我身不由己地進入了有關詩學的思考。從上世紀80年代,我目睹詩歌的現代性轉換,并置身于90年代的紛繁潮流中,通過那些偉大的詩人和思想家,我意識到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無論什么時刻,都存在著一個被時代最高文化和偉大的思想建構起來的詩意世界;它存在于語言里面,也必然影響著當下和未來的世界。我也常常想起奧西普·曼德爾施塔姆的一句話“我所有的寫作都是對人類文化的眷戀”。我把朝向人類文明的語言作為寫作的圭臬,唯有意識到文明的方向,才能抵抗野蠻的迷惑和誘惑,才能在寫作中贏回人的尊嚴。
我在2003年完成的《夢想及其通知的世界》一書,就是在我們的歷史和現實中,以人類的現代思想為精神資源,提出“完整性寫作”的理論設想,把建構一個寬闊的、沒有障礙的、充滿愛和尊嚴的詩歌世界作為詩歌理論的目標。對于現實來說,這樣的理想可能是個烏托邦,但詩歌什么時候忌諱過烏托邦的想象?我深知我們處身于一個破碎的、精神禁錮的時代,但正是因為置身其中,關于生命的完整性和尊嚴的想象及努力才如此珍貴。在這種環境中,批判為美打開一個缺口,唯有通過批判,才能喚起我們對詩性生命的想象,才能在被剝奪和匱乏的過程中奪回為人的尊嚴。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無奈、妥協,但在詩歌中,我們必須勇于超越人的有限性,保持對尊嚴、寬闊和深邃性的追求,我們必須依靠不屈不撓的語言,來建構詩性的世界,并且以此召喚現實中生命的自我完善。生命只有足夠深邃、寬闊,才不會被膚淺的激情和謊言綁架。這是自我生命的拯救之路,也使世界獲得拯救的可能。
詩歌從來不是可有可無的事物,它不是炫技,也不是自我撫慰的安慰劑、涂脂抹粉的工具,它是我們以此抗拒麻痹和遺忘、喚起生命尊嚴,建構詩意世界的道路。而理論,正是意識到這個詩意、詩性世界的存在而奮不顧身地說出。基于詩歌語言的高貴并通過這種高貴語言建構世界的難度,理論有可能也有必要先于詩歌說出那個詩意世界的存在。不同的理論家會傾向于不同方面的理論創造,或語言,或形式,而“完整性寫作”是面對我們自身的歷史生存現實和文化可能提出的詩歌內在世界的建設?!巴暾詫懽鳌笔莻€未完成的概念,它扎根于現實中,又保持著對高遠的人類文明的眺望,它懷著恐懼和希望在艱難的行進中。它的道路還漫長遙遠。
最后我想說,無論什么情形,我們必須懷著詩歌理論的熱情,我相信,詩歌的邊界就是人類生存的邊界。詩歌和詩歌理論的熱情不滅,人類美好而深邃的生活可能就存在著希望。
謝謝大家。
新銳詩人獎:湯紅輝
湯紅輝,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詩歌委員會委員、湖南省文聯委員。曾參與策劃執行中國張家界國際旅游詩歌節、中國永州山水散文節。作品散見于《詩刊》《星星》《揚子江詩刊》《詩潮》《詩選刊》《詩林》《詩歌月刊》《綠風》《中國文藝家》《芙蓉》《湖南文學》《湘江文藝》《草原》《鄂爾多斯》等文學期刊和多種詩歌選本。曾獲第四屆“屈原杯”全國詩歌大賽獎、長淮詩歌獎。出版有詩集《月光流過人間》。
授獎辭
月光流過人間,詩歌流出精神之蜜。詩歌是他愛的結晶,他背著詩書在湖湘大地行走,反復練習屈原、杜甫的低吟與高歌。他試圖穿過當代的種種困境,走向古典的烏托邦。在一個桃花園式的詩歌國度,他寫下了溫熱的愛、憂傷與渴望。鑒于他誠實而清澈的抒情品格,現將第八屆栗山詩歌獎新銳詩人獎授予湯紅輝先生。
答謝辭
對于栗山詩會,我一直是關注者。從沒想到有一天栗山詩歌獎會向我招手,并從空而降砸向我。讓我有些眩暈!
游離詩歌將近20年,當我再次以一個詩歌愛好者的身份,向詩歌表示敬畏,并嘗試寫下一些分行的文字。仍然能感受到久違了詩歌的一字千鈞力量。這種只有在母語身上,才能重新定義自我價值的事物,讓我在這個宇宙中,能清晰找到自我的星座或者坐標。
歸來即探索。我不敢說我已將完成,可在探索中我一再反思著自己,寫作的意義,自我完成的意義,而詩歌路上現代性或許就是她的革命性之所在,我在自我完善和自我革命中完成了我詩歌的現代性建構。我想,這應是我不斷精進的方向。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家山。栗山是周瑟瑟先生心中的家山。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我去過栗山多次,至今說不清栗山的確切形象。但它在我心中無疑是一座詩歌文化的圣山,尤其是栗山詩歌獎越來越具有國際影響。
感謝栗山詩會發起人周瑟瑟先生!感謝周藝文先生等諸位評委!有栗山詩歌獎的感召,有你們的加持,在詩歌寫作的路上,我一定會更新、更銳。
詩集獎:徐漢洲詩集《水的樣子》
徐漢洲,湖北人,定居長沙。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東莞市作家協會理事。2014年后開始詩歌創作,先后在《詩刊》《詩選刊》《詩歌月刊》《綠風》《詩潮》《中國詩人》《山西文學》《延河》《鴨綠江》《黃河》《安徽文學》《芳草》《湘江文藝》《遼河》《海燕》等刊物發表詩歌作品近300首。代表作品入選周瑟瑟主編的2017/2018/2019《中國詩歌排行榜》、2020/2021《中國當代詩歌年鑒》及《2022中國詩歌年選》等年度選本。《夢見提黑提包的人》被評為2017中國詩歌網“每日好詩”“中國好詩”。出版有詩集《水的樣子》。
授獎辭
詩歌的酒澆開想象與現實的鮮花,他掌握了蒸餾與提純的方法,又保留了語言的原汁原味,數字987是一道復雜的工序,像詩的烙印打在他身上。他不斷給詩增加情感的濃度,冷靜的敘事外表下有一顆滾燙的靈魂。鑒于他風塵仆仆的冷峻詩風在詩集《水的樣子》里的出色體現,現將第八屆栗山詩歌獎詩集獎授予徐漢洲先生。
答謝辭
感謝栗山詩歌學會,感謝各位評委,感謝周瑟瑟先生。
感謝大家的厚愛。跟很多人一樣,我是不知不覺地叩開文學之門的。我相信這背后一定有一只大手在推著我前行。小學五年級時,我的作文被老師作為范文朗讀,那時我很緊張,以至于念不成一個句子,后來老師拿去親自朗讀。隨后,進入初中一年級,我開始嘗試投稿,居然在當地的報紙發表了。后來接觸到雪萊、莎士比亞、普希金的作品,然后開始模仿。那時候,除了語文成績,數學、英語都是很差的。高中以后,猛然發現,我的終極愿望就是要當作家。高中三年,我基本上都在閱讀文學名著,沉浸在文學的世界。其實我的經歷平淡無奇,我會把家里的雞蛋拿到黃石賣了錢去買書籍,把父親給的吃飯的錢拿去賣書。大量的閱讀讓我更加堅定信心。高中復讀下半期,我居然離學了,去黃石建筑工地做小工,希望我光宗耀祖的父親為此抹了眼淚,我知道他傷心了。我暗暗發誓,一定要寫出名堂。
我讀的書最早是從供銷社收廢品的門市部里搞來的,那時我一個親戚在負責,我經常去拿一些相對完整的書籍,可惜那些書后來買了新版本后都丟了。后來是賣雞蛋買的,那時雞蛋賣得好的話1毛錢一個,差的話8分錢一個,20個雞蛋可以換買五六本文學雜志,我記得當時的雜志只要一毛多錢兩毛錢一本。我父親給我,有時一元,有時兩元。后來自己做小工,一個月有17.5元錢,但不是每月發,有時三四個月發一次,這樣賣書就容易多了。我很會買書,有幾個發小也喜歡看書,但他們不知道買什么書,然后我叫他們把錢給我,我來買,我先看,把書集中在我這里,大家能到我書櫥拿書看,也不計較,很開心。
如果說非要找一個離奇一點的事情來說,那就是一個一心想當作家的人居然被酒醉了三十年,賣了三十年酒。我是不甘心的。這個反差太大。不過今天來看,三十年賣酒經歷倒是讓我沉淀了很多東西,這些一定會讓我未來的寫作更加充滿樂趣和智慧。
真的要隆重感謝周瑟瑟先生。這句話要傳給我孫子。這些年我開始了大量寫作,我自己也很意外啊,而且在各大刊發表了近三百首。這其中,包括我那時賣雞蛋買的雜志。還要感謝黃石詩歌平臺,黃石是我老家,詩歌創作氛圍很濃,那里向天笑、盧勝虎、曹紅燕、胡佳禧、石高才、馮強生、衛乾坤等一干活躍的詩人。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對我的詩歌創作影響很大。
2018年我來到東莞,又結識了東莞的很多作家詩人,如胡磊、方舟、黎啟天、莫寒、謝松良、侯平章、黃吉文、謝蓮子、姚端端等等,亦文亦友,不亦說乎。
感恩在座的各位老師。大師說我是“大器晚成”的命。我應該還可以寫一些好東西出來,呈現給各位老師,我自己很期待這種升華和豹變,請各位老師一起期待。
再次感謝。祝福各位老師。祝福栗山詩會。
2023年11月17日
第八屆栗山詩會
中國藝術家獎
魏懷亮
魏懷亮,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湖南美術館首任館長,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名譽副主席,湖南省花鳥畫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美協河山畫會會員,李可染畫院研究員。
作品多次參加國家文化部、中國美協、中國國家畫院主辦的大型美展并獲獎。其中《跨越》獲第十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對話》獲2005年全國中國畫展優秀作品獎;2012年8月獲第一屆湖南省文學藝術獎。《尋找棲息地》系列被《中國書畫報》評為“2012中國書畫年度作品”。2013年2月舉辦《路上的風景·魏懷亮中國畫藝術展》,2016年5月舉辦《紫氣東來·魏懷亮花鳥畫展》,2023年8月舉辦《會思想的鳥·魏懷亮花鳥畫新作展》,作品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和個人收藏。
出版有《魏懷亮 澄懷?了悟》《魏懷亮畫集》《魏懷亮畫集·花鳥卷》《路上的風景·魏懷亮中國畫藝術展特刊》等畫集?!睹佬g》《美術觀察》《畫壇》《中國藝術報》《中國藝術品收藏》等專業刊物和中央電視臺、湖南衛視、山東衛視、雅昌藝術網等媒體專題介紹。
授獎辭
魏懷亮是一個勤于思考、富有創新精神的畫家。他的作品在傳統和現代的過渡與結合上做了大膽有益的探索,作品有靈性、悟性、新意,使人難忘。每一個階段,他總有面貌一新的系列作品讓人眼前一亮,給人意外的驚喜!
他創作的《路上的風景》《尋找棲息地》《湖湘之門》《都市空間》《都市狀態》《山谷里的居民》等系列作品及寫意花鳥畫作品,站在人文關懷的高度,用畫筆演繹和表達著對當代社會的現狀乃至未來命運的理解和認識,既有詩性情懷又具學術品格。
魏懷亮是一位真誠的大自然歌者。他的作品與作品中的樹石、花草、動物、鳥雀,都植入了靈性,散發出溫情。他用畫筆構建現代自然的生命倫理,呼喚美麗中國的審美自覺。魏懷亮是畫家中的思想者、思想者中的畫家。
鑒于此,現將第八屆栗山詩會中國藝術家獎授予魏懷亮先生。
答謝辭
人生就像一段旅程,匆匆忙忙,不經意間已走過了一個甲子。從太行山下到湘江之畔,從軍校到省畫院、湖南美術館,一路走來,留下串串足印,深深淺淺,朦朧又清晰,執著而堅定。
有人將中國畫藝術創作稱之為“以筆墨做佛事”,我也曾打趣自己:“一方硯,幾支筆,春風明月盡付翰墨書香”。我很享受從生活到作品的思路梳理與創作過程,持敬守靜,漸修漸悟。在藝術創作上我盡可能從自己的視角去“觀照自然”,以自己的方式去畫自己想畫的畫,力圖讓筆墨在精神層面上有進一步的深入。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更加準確、自然地傳達我對自然、社會、生活乃至生命的體驗和感悟,這是屬于我自己的生命體驗?!?/p>
非常感謝組委會,感謝各位評委老師!再次謝謝!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