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詩歌的形式辭舊迎新
——詩人們和嚶鳴文學社少年作者以詩歌的形式辭舊迎新
2023年歲末,很多人有了共同的經歷,新冠后的初年,也包括廣東省佛山市嚶鳴文學社00后與10后詩人。時間是開拓者前行的刻度,也是少年追夢和筑夢的見證。2024年也正向我們走來,新的航程即將開啟。
2023年12月31日,佛山市南莊中學嚶鳴文學社邀請了詩人、《天津詩人》讀本總編羅廣才給孩子們作了詩歌講座,并在嚶鳴文學社視頻號發起了直播。詩人羅廣才直接告訴孩子們“寫詩,不是造句,更不是寫段子,也不是你想要表達什么,而是你發現了什么,獨特地發現了什么。那些主觀的訴說,沒有個體生命體驗的文字只是一堆文字而已。”并希望孩子們寫他們這個年齡段的真實感悟,詩要“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蘇”。羅廣才說:很多杰出的詩人,在年少就寫出了“杰作”,比如食指19歲就寫出《相信未來》。他說詩人食指“以傳奇的姿態,路過他的年代。這位用一根堅硬的食指豁然劃破了中國新詩窗戶紙的詩人,這位用一行行激情梳理過無數同齡人精神的詩歌英雄,穿越了真實的瘋人院,在幾十年后,滿頭白發地站在另一個時代的陽光里”。詩人羅廣才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詩人不代表任何團體與個人,純粹的詩人是向社會和歷史發聲的勇士,以心靈訴說見證偉大的人格。
尤其是針對嚶鳴文學社第三屆社長羅雙盈的詩歌作了點評。并語重心長地告訴這個剛獲“全國十佳新銳詩人”的羅雙盈:好的詩歌從來就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在個人生命歷程中精神世界最渴望表達的時候順利“分娩”出來的。其實寫詩就是說話:陳言務去,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一種,引人入勝是一種。無論哪一種,都要有自己獨特的、真實的、不說不快的表達。
詩人羅廣才還給在場的每一個孩子贈送了《天津詩人》。曾有人說,在中國詩壇,有一個詩人和一份讀本,二者相依相守了整整十三個年頭。詩人是羅廣才,讀本是《天津詩人》。《天津詩人》因羅廣才的執著而享譽詩壇;羅廣才因《天津詩人》的堅守而讓讀者了解了什么才是詩,什么才是詩人。
隨后,佛山市禪城區作家協會主席包悅,佛山市作家協會文學院副院長郭杰廣、來去,廣州詩人華子、張海軍也紛紛和孩子們談詩、交流,分別從寫作風格、語言藝術、詩人視野等各個方面,談了各自的心得。
廣州詩人張海軍還給孩子們贈送了自己新出版的詩集《墻上的翅膀》。
最后,佛山市南莊中學駐校詩人高世現作了總結,并通過微信讓孩子們視頻了詩人羅廣才講座中講到的詩人大衛與南鷗。
初心如炬,方得始終;行穩致遠,進而有為。新年的號角已經吹響,孩子們也將踏上新的征途。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2024已經出列,帶著全部隱藏在時間里的秘密,等待00后與10后少年詩人們一一解碼。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