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旅詩人王軍榮獲2023年度全國十佳網絡詩人
作者:高津滔 (人民武警出版社原社長)
“龍馬精神 詩酒年華”。2024第十屆中國詩歌春晚組委會1月8日頒獎,軍旅文學愛好者王軍榮獲2023年度全國十佳網絡詩人獎。
王軍,河南新縣千斤人,國家高級檢察官,1970年8月出生,1994年7月畢業于空軍導彈學院,2016年9月在國防大學軍委機關高級參謀班學習,2019年1月被軍委紀委記三等功一次。王軍生活中寫詩,他像對待工作一樣,有股濃濃的熱情,常在出差的途中、平日的時光里,擠點兒時間寫寫心中的情感,抒發心里的故事。2023年他主要在《作家網》《中國詩歌網》《中詩網》《中國作家網》《人人文學網》等網絡發表詩歌近百首,《信陽廣播電視報》為他開設“王軍散文專欄”,刊發散文、詩80余篇(首),部分作品發表在《中國漢詩》《大河詩刊》上。為此,2023年他還獲得了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中國網絡愛情詩文大賽獎金獎,中國·柴桑首屆陶淵明詩歌獎,首屆中國(寧波·香山)禪詩獎,廣東省作家協會“放歌新時代,詩迎二十大”詩歌獎。
這次王軍喜獲全國十佳網絡詩人獎,道出了他對詩歌的熱愛、對生活高品位的追求。
他的詩透露出一種“味”,那種味,是淡淡的茶,是溫潤的玉,是清涼的光,也可以是超凡脫俗的禪。他利用閑暇時間,一字一句持之以恒地寫著,把心中的情懷和對詩的追求雋刻在歲月的風里,他那種誠懇、踏實的寫作態度,柔情、細膩的文字風格,寫出了一個男人的剛毅與柔腸、一份美好與真愛。如他在《母親的信》中寫道:“那邊的靜默像個黑洞,我害怕,害怕始終沒有量子波長的應答。”再如《我總在心靈的歸途等著你》里“想把隆冬散去的陽光,收集在一堆紅紅的爐火旁,去煮一鍋冬暖夏涼。”他對生活的情是那樣的真切,他對生活的愛是那么的樸厚。王軍說:“感恩在心。‘淚盈襟,禮月求天,愿君知我心 ’”。愿他一心向善,為國為家,為恩為情,寫出激情洋溢的文字,動人心弦的詩句……
詩歌愛好者解放軍總醫院腎病專家青年科技帶頭人李平這樣講道:閑來恰好讀了王軍同志描寫秋天和冬天的幾首詩作,分別是《迷人的秋天》、《我把歲月的落葉飄零在靜候的冬天里》。我關注他的散文也有一段時間了。他的詩作一如其散文一樣筆觸細膩、題材廣泛,形式不拘一格,也可以說是一種散文詩。在前面的兩首詩里,所描寫的事物都是詩人成長軌跡中所熟知的,甚至帶有強烈的鄉土氣息。比如,高粱、旱煙等。就像詩里所說的,這些“總在記憶的閘門里”。藝術來自生活,根基于生活實踐的詩作,其中的感情才是真實可信的,也特別容易為相同年代或有類似成長經歷的人們所共鳴。在《霜降》里,雖然霜降到了,秋風毫無表情地蹂躪著小草和樹葉,但詩人卻轉而突出了紅彤彤的甜心果實,結尾處的“衣柜”也寓意新的希望。深秋的池荷,雖然“荷盡已無擎雨蓋”,但詩人依然能從中看到“童年的純真”、體會出“閑心的安逸”與“放任不屈”。雖然冬天來了,但我們依然值得靜候,始終沒有忘記“年輕時的志向”,任何時候都要“豎起一份生命的堅強”。全國人大詩歌好愛者王建軍說:“王軍的為人與他的作品一樣,熱情、心細、豪情,因他是軍旅詩人,每每看到他的作品見諸報端,我高興,像將軍打了勝仗一樣讓人欣慰。”
此次詩歌春晚,瞿弦和、張筠英、劉紀宏等著名藝術家登臺朗誦、演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礦業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高校教授、詩人、大學生以及北京乃至全國的詩歌、朗誦、音樂、文旅獲獎者、愛好者以及《詩刊》主編李少君蒞臨第十屆詩歌春晚現場,音樂人刀郎也在本屆晚會上獲獎,作家、著名詩人冰峰上臺頒獎。
本次詩歌春晚為詩的盛會、詩的華章,傳遞美妙的聲音,凈化美好的心靈。為此,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新社等中央主流媒體應邀現場采訪報道。圓點直播、華語之聲、京視網直播、文旅直播以及海量自媒體等視頻直播加圖文直播,央視全程錄像通過央視頻直播。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