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女詩人詩畫行“詩畫研討會”在西安賈平凹文學藝術館成功舉辦
早春三月,育新待綠;終南腳下,詩畫迎春。由中國女詩人詩畫行主辦,海男書畫院、阿毛詩畫工作室、花語詩社、香奴工作室、詩畫藝術同盟、大唐感業寺女子書院、楊瑩工作室、陜西女子詩社、暖玉詩畫空間協辦的、主題為:“2024中國女詩人詩畫行·詩畫研討會”,于2024年3月4日下午兩點,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賈平凹藝術館召開。
中國女詩人詩畫行源自2014年“冬至·女詩人畫展”,一路前行歷經十載,足跡遍布陜西、云南、四川、黑龍江、山西、河南、湖北等六省十余地、共計采風創作展演二十余場,參加活動的中國女詩人藝術家多達五六十人次。這是由國內著名女詩人藝術家組成的團隊,她們用特有的審美視角、光譜式色彩感、獨特藝術性以及敏銳細膩的筆觸,呈現了各地獨特地域風韻,又用濃墨重彩的詩情畫意與哲思感悟,描繪出女性母愛的文化藝術新天地。
此次,“2024中國女詩人詩畫行·詩畫研討會”參會者,從文學藝術創作的各個方面表訴了自己的創作感受和體悟,多元化地呈現了守正創新的大思路和創作心路歷程,為“中國女詩人詩畫行”團隊,以及熱愛文學藝術的人們,描繪了更遼闊壯偉的新天地。
研討會上,大家踴躍發言,以自身創作感悟為基點,闡述詩畫內核,以及獨到表現形式。這將是中國女詩人詩畫行所有女詩人藝術家在創作路上的新高度、新體悟,也標志著中國女詩人詩畫行,必將成為眾多優秀女詩人藝術家向往的文學藝術殿堂。
特約嘉賓:
詩人、評論家呂剛
詩人、評論家李曉恒
詩人,路男
女詩人藝術家:
施施然,詩人、畫家,主編《中國女詩人詩選》,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美術專業畢業。榮獲河北省政府文藝振興獎、中國十大女詩人獎、《現代青年》十大當代青年詩人獎等,出版詩集五部,詩作被譯介到多國報刊,畫作多次參展并被收藏。
施施然:中國女詩人詩畫行持續舉辦至今,已經在業界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也成為了多才多藝的女詩人畫家們一起采風、創作、交流的重要陣地。歷屆參加女詩人詩畫采風活動的藝術家,其中有詩而優則畫的,也有美術專業畢業,多年繪畫與寫作探索中,形成亦詩亦畫、詩畫合一的風格與自身形象。她們在各自的領域積累了藝術創作的心得,各自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今天,大家從全國各地齊聚西安——這個大唐盛世時期的長安城,討論詩歌、繪畫,談論歷史與美,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藝術的行為,也喻示著女詩人詩畫行來到了我們自己的唐朝盛世。優秀的詩人畫家以才華在兩者間尋找精密的平衡,在生活中,保持著一顆自由而澄明的心靈。相信這次的中國女詩人詩畫行詩畫研討會,既是一次有意義的總結,同時,也為大家建立了一個全新的起點。在此,我衷心地祝愿每一位詩畫同行者,在未來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安琪,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常務理事。《詩刊》社“新世紀十佳青年女詩人”、“十佳詩人”等榮譽。著有文集十余部,多次榮獲各類詩歌獎項,以及優秀作品獎。中國詩歌學會新媒體部主任。
安琪:生命的出生本就是多種偶然合成的一個必然,自身帶著多種神跡,每個人就是帶著種種神跡來到人間。賈寶玉一落地口中所含的那塊玉即是可見的物證,另一個可見的物證是孩子們脫口而出的詩句、信手涂下的畫兒。隨著年齡的增長,人融世間的時間越長,世俗性越多,神性也就漸漸驅弱終至于無。況且又經文明的訓練,被技術主義層層包裹,想回到最初的本真已經不容易了。而藝術,就是在喚醒每個人身上的神性。
三色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文學院簽約作家,陜西省美協會員。有作品入選多種選本。出版詩集五部。
三色堇:我相信一個人的寫作與他內心的經歷有著不可言說的隱秘關系,不僅是對內心的堅守與重構,還直接呈現出其靈魂和世界的情懷與格調。而繪畫則可以解讀靈魂在文字里的凜冽與炙熱。我需要用另一種方式來宣泄自己內心的狂野與靈魂的盛開,我想在可感的精神世界里,更加真誠,更加恣意,更加快樂的表現自己,我注定要在詩歌與繪畫間一路奔走,從中年到暮年,從清晨到向晚。詩歌讓我的內心孤獨而芬芳,繪畫則使我在一片繽紛的色彩中找到了靈魂的出口。我注定要在詩歌與繪畫間一路奔走,從中年到暮年,從清晨到向晚。
阿毛,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武漢市作協副主席。著有詩集六部,及散文集、小說集等。詩歌入選多種選本。曾獲多項詩歌獎,有詩歌被翻譯成多種文字。
阿毛:年輕時寫詩時,常常會在紙上亂畫——以極簡的幾筆線條繞成花朵、或人。這些隨性隨意之作只是我某些詩歌創作的序曲、插圖或休止符。后來詩歌、小說、散文“三棲”創作的齊頭并進隱匿了我作為可能的畫者的身份、激情與潛能。直至2018年初的某個午后,我在一首剛寫就的詩歌手稿邊,畫了一組神采飛揚的鋼畫筆。彼時那個隱身在阿毛近三十年的詩歌道路旁側的畫者竟于瞬間跳出來,跑到詩人的筆下……先是一批或戴帽子或變發型的簡筆畫自畫像,然后是丙烯、油彩的山水畫……細究詩人、畫家這雙重身份,或者,細究詩畫,在我這里:其實繪畫是詩人的另一支筆,是詩歌的外溢鋪展與畫面敘事抒情。只是作為詩人的我一直是在走一條明路,而作為畫者的我把自己隱身在年輕時多文本的創作里了。2017年底,我編輯四卷本文集,重讀那些小說、散文……我發現那個畫者阿毛一直在詩人阿毛的成長基因里,在詩人阿毛另外的文本里隱身成長,近年以詩畫的身份再現,創作著更多的詩與更多的畫。但無論是詩還是畫,對我來說,所有的創作都是再出發!我始終要做到的是:不僅要克服創作中的慣性與惰性,更要遵從新的創作啟示與路徑,懷惴生命的真摯與力量、生活的詩意與節奏……出發
花語,詩人畫家、策展人,詩畫藝術同盟會長,榮獲華語十佳詩人獎、第三屆中國長詩獎、第四屆海子詩歌提名獎、首屆海燕詩歌獎、以及《現代青年》等年度優秀詩人獎、中國好詩榜,著有詩集三部,策劃首屆詩畫十佳女詩人藝術展等,在京舉辦首次個人畫展。
花語:我一直在追求畫面的詩性,即:畫中有詩,詩中有畫;寫實中有抽象,抽象中有寫實,更能讓一幅畫在具象之外,引人遐思,并提供多重敘述的可能。平移到繪畫,就是虛與實,寫實與抽象的完美結合。詩人海男曾說“花語對人間充滿了激情,勇于踐行女性身體中那些充滿疼痛而迷幻的意境,這使她在不長的時間里完成了很多作品。觀花語的詩畫,她是跨界女詩人中非常獨立自主的探索者。她內心明澈,總是在巨大的來自靈與肉的堅守與前行中,孤獨的完成了自己的夢幻,她用自己展出的翅膀在飛行,因而花語繪畫是她獻給人間的一部奇書”
香奴, 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散文學會會員,珠海市詩歌學會副會長,自由畫家。出版詩集7部,散文詩合集《錦瑟》。
香奴:繪畫恰到好處地補充了我的心理空缺,或許說是生命的另外一條出路,我漸漸喜歡上這種恣意的表達,自己的喜好、憎惡、對明暗的判斷都非常直接地呈現在雪白的領地,對于一個不善于展示內心世界的人這是一個很到位的安慰,一個業余畫者,還奢求什么?
布木布泰:詩人畫家、編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科爾沁詩人節”發起人,出版詩集兩部,電影劇本《勛章》;榮獲首屆“詩畫十佳·女詩人”榮譽稱號。
布木布泰:繪畫與詩歌,是我的血液和骨頭,對于我來說是一種非常美妙的享受,我無比熱愛這些有色彩的文字,以及這些詩意而靈動的色彩。它們在我的身體里,不,是我的靈魂里,千萬次融合,渲染,流淌,凝結,升騰與墜落,交匯與抽離,是靈魂獲得重生的火焰與涅槃!澎湃的草原,追風的蒙古馬,寂寞的花朵,固日班花的狂草,暮色照臨的阿古拉……在我的黑夜里交出底色,也交出我對這塵世的依戀與熱愛。
楊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學員。有詩歌刊《人民文學》《民族文學》《詩刊》等。獲中國詩歌網年度“十大好詩”提名獎、首屆全國《散文詩》音視頻創作獎、第六屆中國“劉伯溫”詩歌獎。
楊薈:我的詩歌與繪畫幾乎離不開人。我喜歡朝向自我,朝向人性的創作。美學即人學,不明人性,何以愛。如果說寫詩是我的精神出路,那么畫畫將是我的靈魂歸途。
沈遇,中國作協會員,編劇,曾參與詩畫聯展,在《上海文學》發表小說《屋頂上的狂歡》,譯詩若干,出版童話若干。
沈遇:在我看來,詩是抽象的,畫也是抽象的,詩可以描寫現實,但著重點是在情緒,畫表達情緒,可以用符號,色塊等形式,這符合現代詩的特點,畫派當中也有類屬的表現主義,和印象派等等。我的詩最近寫的,更多的是現實的蕪雜,并沒有一個精準的靶心,我最近的畫,更多的想表達生活的閑適,記錄美好。我想,無論詩和畫,都是一種探索自我的方式。詩是通過語言的布局,展現精神樂園,畫則是通過色彩筆觸,摸索著到達自己想要抵達的那個頂端吧!
高小雅,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2014在西安發起“女詩人畫展”并策展6屆。榮獲《詩人文摘》年度詩人獎,《詩人文摘》最受讀者喜愛詩人,香港首屆華語詩歌節最佳詩人獎。
高小雅:我6歲畫畫,14歲寫詩。考上美院時,我媽媽心里那種勝利的喜悅超過了我金榜題名的興奮。她的生父是個美術老師,是個國畫家。由于種種原因我媽媽在她養父母家長大。我上美院,無疑是給我媽媽和她的血親之間多增加了一份鏈接。我特別敏感,對表達有著強烈的需求感。感謝藝術陪伴和拯救著我脆弱的生命!畫畫和寫詩,在我身上已并行37年。
伊蘭,著名節目主持人,榮獲兩屆十優主持人。曾創辦主持《藝海方舟》等十余檔節目,出版配樂詩朗誦《天籟.南山》等。陜西女子詩社常務副社長,中國女詩人詩畫行特邀嘉賓主持人,西雅圖中文電臺(Chinese Radio Seattle)《藝術人生》主持。
伊蘭:中國女詩人詩畫行彰顯的是女性的力量、行走的力量、美的力量。我能有幸參與其中,深感榮幸和幸福。我多么希望能長久地和各位姐妹們、“詩畫同行者”并肩同行,讓我們走得更美、更遠、更堅定。并且因此而創造、豐富和實現了更大的人生價值,使得“詩意棲居”惠及八方、綿延四海。這將是我的夢想和努力的方向。
楊瑩,當代詩人、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西安美協女畫家藝委會副主任。著有《純真年代》《奔向光明》《從長安出發》等詩歌、散文、小說作品集十多種。
楊瑩:詩情畫意是詩人心中天然萌生的畫卷,即詩人動手畫畫是必然現象,畫畫成為詩人的“外遇”也是遲早的事,不管有沒有繪畫技巧,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天生注定的,詩人玩畫畫并非玩物喪志,對他們來說,畫與詩相互滋養,不是詩人的畫家很多,而詩人畫家不可多得,建議省市美協成立詩人畫家委員會,保護本地人才。
暖玉,服裝設計師、中國女詩人詩畫行發起執行人,中國詩歌協會、西安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入選多種選本,著有詩集兩部。
暖玉:十年中,不斷在文學藝術領域自我超越,用詩性和詩意找尋屬于自己原鄉的生命狀態。作為服裝設計師、詩人畫家,必須踐行知行合一,從而見證平凡中的高貴,實現跨越式的文學藝術創作,正如:吾詩書吾心,吾彩繪吾感;吾針織吾形,吾念傳吾意。
主辦:
中國女詩人詩畫行
協辦:
海男書畫院
阿毛詩畫工作室
香奴工作室
詩畫藝術同盟
花語詩社
布木布泰9595藝術社區
楊瑩工作室
大唐感業寺女子書院
陜西女子詩社
暖玉詩畫空間
媒體:
百度、新浪、網易、頭條
“品典中國”融媒
中國工匠文化網
西雅圖中文電臺《藝術人生》
詩外灘、 宋莊時代
來源:女詩人詩選
https://mp.weixin.qq.com/s/xPRArXXoHKRo23nc5yuaxA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