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異空”興安水墨藝術巡展
(北京站)
展訊:
“色不異空”
興安水墨藝術巡展(北京站)
地點:北京宋莊藝術區妙屋藝術中心
時間:2024年4月18日下午3點至5月12日
藝術家:興安
策 展 人:劉一磊
展覽統籌:駱 慶
出 品 人:陳慶慶
色不異空 · 用筆墨養馬
文: 興安
我不是畫馬的人,我是一個用筆墨、用心“養”馬的人。
小時候,在呼倫貝爾,畫的第一幅作品就是馬群。后來到北京,一直堅持畫畫到十八歲,馬開始逐漸消失在我的筆下,我成了一個用漢語“碼字”的人。清代移居北京的蒙古族女詩人那遜蘭保有一句詩:“無夢到鞍馬,有意工文章?!边@或許就是我的寫照。
過了知天命的年齡,當我發現文字已經無法完全表達我內心的時候,我重新拿起了畫筆,馬又回到我的生活和夢幻之中。
我收藏了幾乎所有與馬有關的物件,馬鞍、馬鐙、馬鞭、馬轡頭,甚至還有我們蒙古人傳統的馴馬師專用的馬汗刮,但就是沒有一匹真實的馬。傳說,明末嶺南有位畫家張穆,他為了畫馬,養了很多名馬,每天對馬的神態、飲食和喜怒哀樂入微觀察,他的馬因此流傳后世。
我不想成為一個老老實實畫馬的人。記得每次回到草原上,我都迫不及待地跑到馬的身邊,可是,當面對它的時候,它總是轉過身體,棄我而去。我起初有些失望,這個時候,主人會牽過一匹馬來讓我觀賞,可我卻一點興趣也沒有了。
我喜歡這樣的馬——它不是用來被馴服的,它要與人類保持距離,它必須有野性,哪怕是被套上韁繩,也應該保持自己的世界。
所以,畫了那么多的馬,但我并不是一個畫馬的人,我應該是一個用筆墨,用心渴望與之建立關系的人。
《獨角獸》。獨角獸是西方中世紀傳說中的馬形靈獸,它的角有解毒功能,能夠稀釋水源中的毒素,為其他動物尋找干凈的水源。在中國的《山海經》中也有一種形似馬的獨角神獸,名?疏。其狀如馬,一角有錯,可以避火,能防止和抵御火災。它還能分泌一種特殊的液體,可以使人們遠離疾病和災禍。
藝術家簡歷
興安 號溪翁,蒙古人,文學藝術評論家、作家、水墨藝術家、編審。北京作家協會理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作家出版社編審、《草原》雜志執行編委。
出版有散文集《伴酒一生》《在碎片中尋找》《天性如此》及評論近百萬字。主編有《九十年代中國小說佳作系列》《女性的狂歡:中國當代女性主義小說選》《蔚藍色天空下的黃金:中國六十年代出生作家代表作品展示》《知識女人文叢》等幾十部。曾獲得北京市文藝評論2022年度優秀評論獎。水墨藝術作品被中國現代文學館、意大利貝納通學術基金會、法國作家之家、巴黎藝術中心、古巴哈瓦那大學藝術學院等國內外藏家收藏。2018年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辦“白馬照夜明 青山無古今:水墨藝術個展”。2020年在國際文化交流藝術館舉辦“在碎片中尋找:水墨藝術個展”。2024年3月在巴黎伽利克司(Galerie Galix)畫廊舉辦“色不異空”水墨藝術個展等。曾參加并策劃“夢筆生花:當代語境下的文人藝術展”(北京今日美術館)“士與藝:作家學者書畫展(上海朵云軒)等。
妙屋藝術中心
關注實驗性的藝術家,支持藝術家新方向的探索,為藝術家搭建展示和推廣的平臺,聯手行業資深藝評人、媒體人一起,探索藝術的邊界。
地址:
北京宋莊雙塘街5A
預約觀展(免費):
13466589130
文: 興安
來源:妙屋ART
https://mp.weixin.qq.com/s/NBM4fVzS63h4AQCua5qykg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