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詩韻紅色記憶
——第七期“天津詩人讀詩會”成功舉辦
四月沸騰過的田野,芳菲已盡,河流變得清亮而靈動,果實正在靜靜孕育。四月二十八日,正值革命先驅李大釗烈士英勇就義九十七年紀念日,在李大釗烈士的學生安幸生烈士故居,天津北辰區永定、子牙、大清三河的交匯處——天津市北辰區雙口鎮中河頭村,一群對生活、對藝術懷有熾熱情感的人們,正紛沓而來,緬懷先烈,感恩生活。
在天津北辰雙口鎮中河頭村,以《傳承紅色基因,詩韻紅色記憶》為主題的“天津詩人讀詩會”第七期,在中河頭村紅色教育中心舉辦。本期點評嘉賓是當代著名詩人、文學翻譯家、新疆作家協會原副主席,新疆文聯《民族文匯》原主編、新疆作家協會文學翻譯家學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狄力木拉提·泰來提。
遠道而來的嘉賓還有:齊齊哈爾市工商聯副主席、黑龍江省民福旅游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天津詩人》讀本編審王文夫;著名影視制片人、遼源關東盛京文化董事長、《軍歌嘹亮》等多部電視劇制片人、遼源市文聯副主席冷雪松;著名詩人、黑龍江省肇東市作家協會主席陳泰灸;著名詩人、河北沛然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河北省滄州市工商聯副主席、河北省滄州市文聯副主席、滄州市作家協會主席苗笑陽。以及著名詩人、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詩歌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天津市朗誦藝術協會副會長羅廣才;原天津寶坻經濟開發區主任、《天津詩人》顧問王為民;著名詩人、《天津詩人》讀本副總編輯胡慶軍;詩人、天津市北辰區文聯主席、作家協會主席季曉涓;天津北辰區政協常委、北辰區文聯秘書長、北辰區辰文故里非遺傳承文化促進中心理事長楊波;天津市帝澤安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輝;詩人、天津市三八紅旗手、今晚報十大優秀記者、輕松醫(天津)數字健康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姜艷秋;赫伯塔集團奧蕾醫療院長何俊紅;天津碧泉國際生活會館董事長李仁堂、副董事長李小玲;詩人、天津市青年聯合會常委、民革天津市委員會社會法制專委會副主任、天津京秀律師事務所主任王京濤。
尚穎誦讀任先清的《詩人 領袖》。解讀:此詩簡練質樸,意蘊深遠,詩歌內涵豐富,令人陶醉,反復品味。正如古人所言,能在淺顯處展現才華方顯高手。這首詩是對“以最小篇幅集中最多思想”的最好詮釋,展現了詩人的才華與領袖的非凡魅力。
李華誦讀顧城的《雪下大了》。解讀:隨著燭火熄滅,雪勢猛烈,塔中守望者凝望蒼茫天地,期盼之人未至。詩歌描繪了邊塞生活的艱辛與苦寒,通過“悄悄熄滅”與“輕輕升起”等描繪,突顯守望者的凝視與視野的開闊,同時也展現了詩歌的層次與韻律。盡管生活艱辛,但“冬天只是一個童話”表達了守望者對生活的熱愛與斗志。整首詩情景交融,將我們帶入風雪交加的邊塞世界。
張紅巖誦讀陸健的《路過》。解讀:詩中“路過”寓意人生短暫,主人公從繁忙超市啟程,借助現代科技“上來”,步入新境界??萍汲蔀楝F代人“先在”的存在,滾梯、落地窗等現代建筑標志構成生活背景。雖生活瑣碎平凡,但每個字句在詩人筆下煥發生命,帶給讀者深刻啟悟。這首詩讓我們重新審視生命,珍惜每一個“路過”的瞬間,發現美好與意義。
田素娟誦讀胡文彬的《竹子》。解讀:生命是無盡的探索,而詩歌以有限的語言展現無限意境。胡文彬此詩通過敘事描繪了竹子與看守水庫者的深厚情感。竹子成為看守者情感的寄托,其成長象征超越局限、追求自由。此詩展現了詩人對生命的敬畏與熱愛,體現了詩歌的無限魅力與可能性。
孫萍誦讀李文武的《老了》。解讀:這首詩有些傷感,詩很短,生活氣息刻畫的非常準確、細致。這是一位老者的悲摧,更是生命的悲哀。如果深以閱讀,“老了”,并非僅僅是生理的,更是心理的,詩人借風燭老人的現狀揭示了生命的本質結局,隱約折射某類人群的精神缺失,令人唏噓和沉重。
張亞梅誦讀路也的《母親的心臟》。解讀:這首詩和前一首詩有異曲同工之妙,詩人路也借助于母親的心臟這一核心意象,在為母愛塑形。從“開始塌陷”、“開始疼痛”、“開始衰敗”、“開始退化”、“因缺氧而悲傷”這些層層遞進的動詞中,讓讀者能真切感知到的不僅僅是母親的心臟在物理意義上的變化過程,以及人生歷程的概括和畫像,更是詩人在情感上不斷深化的呈現。從此角度說,這里的每一個動詞都是帶有疼感的。從表達手法而言,詩人緊扣母親的心臟這一核心意象精選典型細節,寫的非常別致,讓人難以忘懷。
孫德剛誦讀禾秀的《距離》。解讀:《距離》情感深沉,語言簡練。詩中直接陳述與母親的年齡距離,揭示母親離世的悲傷事實。最后一節高潮迭起,詩人用“停了下來”一語雙關,既表達了對母親的懷念與關愛,又觸及生命距離感的痛點。這首詩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情感深度,引人深思生命與親情。
吳成誦讀詩人徐慶春的《媽媽沒騙我》。解讀:這首短詩出色地做到了情感克制、文字節儉、張力飽滿。這僅是就整體印象而言,在細節和結構上,“四歲那年”、“病床”、“媽媽沒騙我”等字眼地精心鋪墊及巧用,于不顯山露水中陡然拓寬了詩作內部的空間。敘述手法上的冷靜和自然,進一步提升了詩作的內質,也使所要表達的情感積聚了更強的沖擊力。
王宇誦讀詩人格桑梅梅的《歉意》。解讀:讀此詩,觸目驚心,再細品,五味雜陳。如另一位詩人紀梵希在《大雨中》一詩末句所寫的那樣:此時,“不再需要那些/文學性的/帶著浮沫的話”。是的,在痛感叢生的現實面前,那些“帶著浮沫的話”是如此無力和令人生厭,不說也罷。
韓英濤誦讀離若的《看望父親》。解讀:這首詩深情描繪了詩人探望病榻上、被藥瓶和醫療器械環繞的父親的情景,展現了老木匠一代人的老去過程,情感凝重而感慨。詩的開篇即與讀者共鳴,通過節氣新生的對比,凸顯了父親身體沉重的無奈和失去對未知期待的悲哀。被疾病與心理雙重侵蝕的父親,其生命的苦與樂形成鮮明對比,令人深思。
趙冬梅誦讀劉川的《對話》。解讀:詩人劉川巧妙地運用超現實手法,構建了一場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父子對話,卻讓人感受到其真實與深情。這種“想象的真實”讓我們體會到,雖然對話是虛構的,但其中蘊含的至親之愛卻是真實的。從瑣碎生活到生死大題,愛如涓涓細流,滲透在每一個字里行間,觸動著讀者的心靈。劉川的敘述語調冷靜而內斂,展現了他對情緒和語言的出色掌控。同時,詩歌語言平實中透露出新奇,這也是這首詩的一大特色。
閆文騫誦讀劉年的《寫給兒子劉云帆》。解讀:在我看來,這首詩堪稱今人清明題材之佳作。語言質樸真實,直抵人心。敢于直面現實,毫不避諱地揭露真相,展現了一種孤傲而堅定的精神風貌。再者,詩意深厚,筆觸間隱含著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震撼人心。這首詩不僅是劉年對兒子的深情寄語,更是他為天下小人物發出的吶喊,充滿了對丑惡現象的批判和對家國情懷的深沉表達,展現了一位詩人的良知與擔當。
張乾誦讀王子俊的《道別》。解讀:此詩讀來令人內心沉痛不已。這首詩既像是詩人與世界的一次深情告別,又如同對當下世態的深刻描繪。面對這些無奈與感傷,詩人坦然承認:“我承認,我無力阻止這道別”,卻選擇以溫柔的方式陪伴:“如果有人在陸地上哭,就陪她站在雨中多哭一會”。在詩歌的表現手法上,詩人直接切入主題,語言簡練而純凈;排比的句式更增強了詩歌的沖擊力與感染力。更為觸動人心的是,這種詩內詩外的道別所折射出的人生之痛,每讀一遍,都讓人深感哀傷,久久不能釋懷。
楊曄誦讀大解《畫手表》。解讀:這首詩展現了時間序列中的親情,既描繪了具象的親情,又寓含抽象的時間概念。它表面靜止,實則暗含時間的流轉,如同第四個指針,指向時間的本質和多元解讀的空間。
胡慶軍誦讀泥巴發《秋》。解讀:《秋》寫得細膩、舒緩、暖人,適宜一杯清茶在手靜靜品味雙重“秋日”之下的靜謐與美好。秋陽溫存,人歸沉靜,這種時候,“養養花挺好的,喝喝茶挺好的”,以平靜的心態讀讀安靜的詩也挺好的。
季曉娟誦讀景淑貞《白鷺》。解讀:此詩天生麗質,無需深究其技藝與內涵,便覺其美。它新奇脫俗,憑借非凡的想象力和簡約唯美的語言,讓詩意彌漫整首詩篇,實現了描繪與自證等詩歌技術的完美結合。詩常含自傳色彩,透露詩人的品格與追求。此詩借白鷺喻己,表面展現小人物的自潔與理想,實則蘊含更深的精神昭示意義。
姜艷秋誦讀馬占祥的《劈柴歌》。解讀:簡單的“劈”字,實則蘊含了作者所有的情感和追求。傷口與美,都在這劈的動作中被一分為二,這正是創作與生活帶來的真切體驗,每個人都深有同感。而詩的最后一句,作者更是以深沉的筆觸,總結了人生的境況與苦味,這種苦味雖然存在,但卻淡淡的,令人回味無窮。
王京濤誦讀龍鳴的《活土》。解讀:詩中獨特的觀察角度與比喻讓人印象深刻:泥土因樹而煥發生機。這不禁引發我們深入思考,從這一角度延伸,我們可以聯想到愛情的滋養作用,甚至可以聯想到國家與人民的依存關系——泥土象征著國家,而樹則代表著人民。然而,僅僅談論廣大、浩瀚、壯闊是空洞的,關鍵在于樹,即人民的生活是否充實幸福,這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
王宏誦讀牛放的《布達拉宮》。解讀:在莊嚴肅穆的布達拉宮前,一切狂妄顯得微不足道,猙獰之態也化為柔順。面對這樣的神圣之地,修辭顯得多余,語言也顯得蒼白無力。詩人并未陷入語言的困境,他以樸實無華的形式表達著同樣樸實的情感和思想。他的詩作達到了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統一,獨具審美韻味,散發出直抵人心的精神氣息和感染力量??梢哉f,牛放找到了一把鑰匙,能夠開啟一個民族的生命和心靈密碼。
尚穎誦讀梁梓的《請原諒那些小小的芒刺》。解讀:詩中以芒刺為喻,引發了懸念,探索了傷悲與迷路的主題。詩人通過對樹的描繪,展現了高大的傷悲,并請求讀者原諒其無法濃蔭、不開花、不結果的缺陷。詩中的“芒刺”成為了多義的指代,激起了讀者的閱讀欲望。同時,詩人通過對自然之物的描繪,表達了對家園及精神家園的熱愛、守護與歌吟。整首詩情感高亢激昂,透露出對原初面貌的懷念與不甘。
李華誦讀詩人西左《那時》。解讀:是一首帶有溫暖和感傷情緒的回憶體詩作。隱含著“那時”和“現在”的對比,既是詩的張力之所在,也是能產生共情元素之所在。
張紅巖誦讀波德萊爾的《快樂的死者》。解讀:這首詩是《惡之花》中的第82首,詩人以犀利的筆觸剖析了自己的內心世界。他自視為尋歡作樂的達觀者,腐敗的后裔,但內心深處卻厭惡遺囑與墳墓。對于一個自由而快樂的死者來說,被拋棄在枯骨堆中的靈魂之尸,又怎能感受到痛苦呢?《惡之花》是波德萊爾情感的抒發之口,寄托了他的全部希望與信念,也是他精心構思的成名之作。
田素娟誦讀狄力木拉提.泰來提的《大海的回音》。解讀:此詩源于他面對大海時的深刻感受,在大海的回音中,他聽到了文學和藝術的原聲,并因此受到振奮,決定寫下這首詩。他聯想到普希金的《致大海》,但自己的《大海的回音》更多地展現了他的思緒萬千、感慨萬分和對大海的向往。大海不僅令這位維吾爾族詩人精神振奮,還讓他聯想到高爾基的海燕、柴可夫斯基的奏鳴曲、貝多芬的《命運》以及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他將這些靈感編織成詩,獻給熱愛大海的人們。作為一個遠離海洋的詩人,他卻寫下了對大海最深沉的愛意,這像一部攝像機鏡頭,由遠及近地定格了他的形象。
孫萍誦讀申廣志的《塑盔里的春天》。解讀:這是詩人描寫克拉瑪依石油人在沙漠腹地打造綠洲的艱難過程。環境變了,雨水、草籽也有落腳生根之地。但在天然氣處理站,既要生產燃料——天然氣,又要拒絕燃料——野草,石油人只好把“多情”的野草拔去,種在值班公寓報廢的塑盔里,讓一角春天葳蕤,讓一朵心靈開花。這首詩視角獨到,構思新穎,抒情柔軟、溫暖,一舉打破了傳統石油詩高、硬、冷的寫法。在申廣志的精神生活里,詩歌可能占領了他的大部分領地。他的喜怒哀樂,可能大都來自詩歌的原因。工作,是他生存的根據地;而詩歌,則是他的神祗。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說:“充滿勞績,然而人,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之上。”這是人所共同的理想,更是詩人篤行的不二目標。
張玉梅誦讀王興程的《古戰場》。解讀:詩的開頭一節三行,把時間、地點、人物一下就推向了讀者的眼前,“戰士的鐵衣比刀鋒更冷”這像一句刺骨的尖刀,一下將戰爭殘酷的氛圍,籠罩在了讀者的周身。我感到,這是一首描寫準噶爾盆地將軍戈壁的詩。寫一個古戰場,他把古戰場的慘烈、遙遠和思考,留在了詩行里,讓讀者玩味和體察?!按笱┲碌纳车[、飛蓬、戰馬的腿骨/都已安然睡下”;“這些折斷的箭簇/像是誰在地球的緯度上做了一個標記”等,都是這首詩的亮點和美麗部分。
孫德剛誦讀笨水的《我的帝國》。解讀:在這首詩中,作者將自己的自由王國作了形象、生動的寫照:一個沒有刑具的王國,必然是自由的王國。在他的“王國”里,為他生下兒女的女人就是他的王妃,一把舒適的藤椅就是他的王座,他的王國“沒有供人下跪的土地”。一個詩人的精神世界,與他的人生閱歷、知識閱讀及情感本質是相統一的。一個人的善與他的人生經歷、知識閱讀相一致的話,就會使他更加的善,而最高的善就是平等地對待一切。
吳成誦讀李唱白的《初冬》。解讀:很多詩人的初冬,屬于畫型,徒有其表。這首初冬屬于畫骨,入木三分,力透紙背。短短幾筆,打工時代懷鄉人形象,躍然紙上?!耙黄┗湓诳葜ι希瑳]開過花的也開了”最后這句,可謂神來之筆,好像什么都寫了,又好像什么也沒寫,留下了巨大的審美空間。
王宇誦讀林雪的《說出心愛者》。解讀:這首詩非常大氣,開闊?;疖嚦闪藧鄣幕疖嚕拖裼行伴_了又走。走了又來”,有些“從不晚點”,有些“從不到達”,有些“從不出發”……生命中那些出現的人,生活中那些見過的人,像父親、妹妹、弟弟、愛人……“那其中有另一個我和無數的我”在2012年12月15日,肇東的邊城小站“像一把打開的扇子”。詩人林雪詩歌的包容度是非常大的,她打開著生活的長卷,人生的長卷,命運的長卷……
韓英濤誦讀大衛的車《喜鵲的等待里盡是白云》。解讀:將牛郎、織女作為分母,以及“八兩”“半斤”量詞地妙用,諸如此類讓人腦洞大開的詞句及修辭方式,也只有詩人大衛寫得出。讀這樣的詩句,情緒上難免像他的詩集名字《蕩漾》那樣,蕩啊漾。這僅是側重于語言運用的層面。遠不止此。編者更為看重的是:“余生,我只想活出我身體里/最像人的一部分/——擁抱給你/贊美給神”,一下子寫出了大境界!所以,靈動的語言+大境界=經典!
趙冬梅誦讀李琦的《這就是時光》。解讀:李琦的詩樸素、安靜,專注自然與人文的清澈審視,充滿了人生智慧。這首詩是她的一首名作,流傳較廣,鮮明地體現了詩人視角平易、感情真切的詩寫風格,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詩學技藝,不急不緩,珠圓玉潤,獨具氣象。此詩三節,表達清晰,分別陳述了包容物質與精神等層面的個人印記:生活小結、付出和情感。既有無奈,也有執著,既有理想的落差,“消費”的感念,更有個性化的精神堅守。這就是時光——平凡、易逝、自知甘苦,因心靈的執念而富于意義:無論時光怎么變化,永遠不會改變的是“提起真理兩個字/內心深處,那份忍不住的激動”。
當誦讀和點評環節結束后,詩人苗笑陽和陳泰灸為在場的詩愛者在建立創作激情、運用創作技巧和選取創作視角上做了精彩講解,使大家獲益匪淺。
王文夫先生代表“天津詩人讀詩會”為狄力木拉提·泰來提老師贈送谷軍老師的書法作品;冷雪松老師代表“天津詩人讀詩會”向楊波老師贈送谷軍老師的書法作品。羅廣才老師為本期讀詩會做總結發言。
“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會忘記來時的路”,讀詩會后大家繼續參觀中河頭村紅色教育基地--安幸生烈士紀念館。青山不老,綠水無憂,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詩韻紅色記憶。(張紅巖/文)
附錄:第七期“天津詩人讀詩會”上的發言
羅廣才
先一一說聲感謝吧。
感謝從3000公里以外的烏魯木齊專程趕來的當代著名詩人狄力木拉提·泰來提老師。狄力木拉提是新疆維吾爾族的名字,意為“美好心愿·夢想成真”。這是多么浪漫,多么吉祥的寓意?!靶聲r代是追夢者的時代”,在這春意濃濃的季節里,在革命先驅安幸生同志的故里,我們祈福在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征程上,個人夢涓滴成河,中國夢奔涌向前,夢想成真。
感謝從1500公里以外趕來的齊齊哈爾市工商聯副主席、黑龍江省民福旅游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夫老師。文夫是我少年時代的小伙伴,如今擁有自己的商業王國的他,依然初心使然,深耕于文化產業很多年,不僅為文物保護工作做出了杰出貢獻,還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推動文物安全事業的發展。他被評為黑龍江省首屆“尋找最美龍江文物安全守護人”,這是獲獎名單中唯一一名企業家。此次文夫先生專程來參加讀詩會,意味著將開啟——他在天津文旅事業的新篇章,我們翹首以盼并默默祝福;
感謝著名詩人、黑龍江省肇東市作家協會主席陳泰灸老師專程從1200公里以外的大美龍江、大美肇東趕來,帶著“大似?!钡臒崃液透呖杭ぴ降膯顓取⑿靹拥氐蔫尮?,又俏又浪又美的東北大秧歌趕來了,這不僅僅是因為在天津有他最心愛的孫女,也不僅僅是他40年來不曾動搖的詩歌信仰,而是他相信:當春天到來的時候/他就是長空下/最后一場雪/明日里/就有那大樹長青/母親般夏日的雨聲//我們一定要安詳地/對心愛的談起愛/我們一定要從容地/向光榮者說到光榮。謝謝詩人駱一禾在30年前代表泰灸兄、代表我們所做出的表達。
感謝著名影視制片人、遼源關東盛京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軍歌嘹亮》等多部電視劇制片人、遼源市文聯副主席冷雪松先生推掉原定的兩個商業應酬來參加讀詩會,足以證明在冷兄的心目中,詩比錢重要;
感謝楊波團隊對本期讀詩會所做出的辛勞和付出。就連一向吝于贊美的詩人余數都多次和我說——“張珊珊主任太細致、太認真、太敬業了,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她都和我具體商議,讓我太感動了”。
是的,唯有感動,才是我們最美的遇見。謝謝姍姍,謝謝所有我們有緣結識的朋友們,謝謝幸生故里這感人的春天。
當我將第七期“天津詩人讀詩會”誦讀的詩作發在各詩歌微信群和詩人們共享時,上海青年詩人李光明留言:選詩選的真好,精悍,有故事性,有畫面,兇猛、血性,充滿愛。
我非常喜歡“充滿愛”,這個解讀?!皭凼嵌嗝瓷袷サ淖?,說輕了如一縷浮云,說重了就是一聲嘆息。
我崇尚的這一句詩:“靈魂稍有迸散,背上就是枯骨”。骨架浮在詩人的背上,支撐著我們活著的歲月——自然、純粹、平靜、優雅。所以,因為充滿愛,我們活著,我們寫詩。
讓愛為我們所路過的時代,所經過的歲月綻放一個靜悄悄的、干干凈凈的空間。
謝謝大家。因為詩歌,我熱愛生活,熱愛你們。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