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故里 大美道州”當代著名詩人道縣行采風創作活動舉行
2024年7月18日,“濂溪故里 大美道州”——當代著名詩人道縣行采風創作活動在湖南永州道縣舉行,當代著名詩人大衛、劉劍、羅廣才、余數、李科、陳林靜、吳茂盛、劉忠華、何田昌、米祖及道縣20余位作家、詩人參加。詩人們參觀了周敦頤故居,在濂溪書院舉行了“詩歌藝術漫談”、《天津詩人》改稿會、詩歌朗誦等一系列活動。
在濂溪書院博習齋,優雅的古箏音樂聲中,結合道縣詩人王忠平、廖明亮等詩人的作品,羅廣才、大衛等詩人先后進行了點評和指導,并分享自己的創作心得和詩歌理念,與廣大詩友進行深入的交流互動,各位詩人也積極發言,交流自身詩歌創作的感悟。趙蓉吟誦了大衛代表作《寫給父親》,羅廣才也即興朗誦了劉劍的《送別父親》。
《天津詩人》總編羅廣才分享并解讀了張二棍的《蟻》和劉年的《馬》,并提出了詩歌創作的六個主張。一是人貴直,詩貴曲;二是想抒情就寫散文,忘不了愛與恨就寫詩歌;三是詩歌創作要追求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筆下全無的境界;四是詩歌要陳言務去,講求創新;五是一首好詩要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從陌生中震撼,在震撼中覺得親切,讓讀者看到詩人發現了什么,讀者自己又能發現什么,兩者之間要產生一定的共鳴。六是詩人就是寫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大衛分享了詩歌創作經驗與技巧。一是詩人一定要讓詩歌詞語陌生化,注意意象意境的營造;二是用孩子的想象力去創作,要有創新和創意。例如:水融化后就是春天,風有我家的鑰匙等;三是寫詩跟練習書法一樣,要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大家跟著練;四是詩歌的表達方式可以很高級,很美好,很富有新意,多讀經典。他推薦了自己喜歡的外國詩人里爾克,還有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等。五是詩歌忌成語,重語堆砌,要具象化,富有畫面感。六是詩歌既要表現出平靜中的真實,又要學會創意表達,達到人人心里有,但是人人寫不出來的效果。
劉劍表示詩歌應該與時俱進的,要將自己的經歷、體驗和體悟融入到詩歌中,讓詩歌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自己,浸潤他人。詩歌要有創新性的語言范式和突破的可能,話不可說盡,詩不可寫盡,要學會留白。
余數認為好的藝術作品一定是酒,讓人看了之后會醉,讓人記憶深刻。有深度,讓人記住的就是好的詩歌。其次,寫詩歌不需要寫多少,邊讀邊寫一定要注重大量閱讀,為提升自己的創作能力做好積淀;三是虛心向有創作經驗的詩人學習,摒棄學習寫詩時眼高手低的毛病。
永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劉忠華認為,道縣作家們的作品在“地方性”方面表現突出,因為道州大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作家們充分吸收了地方文化的滋養;但是在“時代性”和“文學性”方面還有待加強。他建議作家們一是與時俱進,多閱讀、多交流;二是多深入生活現場去把握時代脈搏,捕捉生活的細節,加強文體自覺,寫出不負時代的精品力作。
道縣政協副主席陳林靜寄語道縣作家詩人,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講好道縣故事,熱忱描繪新時代山鄉巨變,寫出散發泥土芬芳的作品。
本次活動由著名作家、詩人、永州市文聯副主席、市作家協會主席吳茂盛主持。(姚雪琴)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