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戰十八軍詩選》北京首發式在北大縱橫舉行!
7月25日,備受矚目的《詩戰十八軍詩選》北京首發式在北大縱橫舉行。《詩戰十八軍詩選》由華文文化出版社在2024年7月出版,本書由曹誰擔任名譽主編,雷曉明、張厚生擔任主編,月劍、大鵬瞰海、李小雅、鷹子擔任副主編,無塵、佩英擔任總策劃。書名由著名詩人歐陽江河先生題寫。這個選本是在曹伊之爭中形成的、支持曹誰的“詩戰十八軍”成員的集結號,選擇了24位成員的代表作,全面反映這個詩群的風格,是對“漢語百年新詩道路之爭”的一次詮釋。
首發式在北京的北大縱橫通過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同時也是北大縱橫作者面對面第179期主講嘉賓曹誰的主題講座。本次活動由北大縱橫創始人王璞和滄浪雅苑詩社社長張建軍共同主持,由北大縱橫讀書會聯盟秘書長陳保辰組織。名譽主編曹誰系統介紹了《詩戰十八軍詩選》編選的背景、目的、意義,介紹了曹伊之爭、詩戰十八軍、大詩主義運動的來龍去脈,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歷程,最后又世界詩歌運動談到中國詩歌的內卷化問題,倡導中國詩人走向世界。
接著進入朗誦環節,由滄浪雅苑詩社副社長李虹等朗誦了曹誰《鐵獅子墳》,雷曉明《一道道山崗從歷史畫面閃過》,張厚生《我看見一個人走過了大地》,月劍《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本紀》等。在提問環節,曹誰回答了讀者三個問題,解釋曹伊之爭的意義,為百年中國新詩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2018年8月25日,漢語新詩百年后的第一年,爆發了一場百年新詩走向的論戰,后來被冠名為“曹伊之爭”,也叫“反垃圾運動”。起初許多人都認為這場論戰很快就會結束,可是跨過了2019年,又進入2020年,這場論戰卻依然在轟轟烈烈地進行著。詩戰爆發以來,雙方共有一百多位詩人參加論戰,寫了五百多篇評論,直接或間接寫過論戰文章的詩人以音序有阿斐、春樹、韓東、韓慶成、黃土層、霍俊明、簡明、呂本懷、馬知遙、夢亦非、凝望、龐華、譙達摩、沈浩波、譚克修、唐欣、圖雅、鐵舞、吳煥唐、西川、向以鮮、謝冕、徐敬亞、徐江、楊黎、鷹之、張德明、中島、周倫佑等136人,這其中絕大部分是像阿斐、沈浩波、譚克修一樣直接寫文論戰的,當然也有像韓東、西川、謝冕等是有文章被廣泛引用的。
在曹伊之爭中支持曹誰的詩人形成“詩戰十八軍”,在不同時期人員有四次大的變化,最后的25位核心成員結集出版本書,他們是:曹誰、雷曉明、張厚生、月劍、大鵬瞰海、北陜、木子文、洪亮、行順、子楚、夜陌、梅蒲柳、伊家、蔣巨波、許言木、鷹子、貝殼航母、西門吹笛、秦臻、李小雅、彭書錦、王成家、野坡、王武臣及雷鳴。
這本書的序言是曹誰寫的《曹伊之爭報告:中國文壇的十大弊病》,以封面人物方式首發于《文學自由談》2023年第一期。在序言中曹誰系統介紹了曹伊之爭的來龍去脈和論戰意義。“曹伊之爭”在胡適寫作《嘗試集》后一百年爆發,大概是一系列因素促成的,當時許多人解讀為“中國新詩百年道路之爭”,認為是中國詩壇“盤峰論爭”以來最大的論爭,“21世紀最現代化的論戰”。這場論戰的核心是中國新詩走向問題,是伊沙倡導的“后口語詩”,還是曹誰倡導的“大詩主義”,抑或是其它的寫作方法。
雷曉明撰寫的跋《詩戰十八軍的論戰過程及詩集出版的必要性》,他在文中總結:“詩歌選本精選了128首詩。128首詩,就有128次生活體驗,好像天空中的128顆星星,照亮人生。有的喃喃自語中飽含著深情,有的在天地間大氣開闊。有的是摯愛親友的溫暖,有的是自然風物之親切。128首詩,格調回旋,風格各異,有著對生活視角的原創性,也將中國詩歌的血脈傳承起來。無論是對創作技藝審慎考量,也集中于思維理念,讓讀者看到集體重返自然和蓬勃的希望。在這個留存與打撈我們永不妥協的精神種子和藝術聲樣的時代里,但我們有不可推卸的使命或責任。當中國詩歌進入純粹境域的時候,詩論戰十八軍的詩人們承載的重負與擔當,具有時代的必須要性。”
《詩戰十八軍詩選》北京首發式取得圓滿成功,線上有上千人觀看。這本書出版的意義重大,是全面反映中國新文學革命的詩選,正如曹誰在序言中所說:當年新文化運動,在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后是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提出了建設國民文學、寫實文學、社會文學三大主義,我覺得今日的中國,面對五千年的大變,面臨全世界的大局,是應該進行新的文學革命了。這場改革可以從詩界開始,海子在《詩學,一份提綱》中說:“我的詩歌理想是在中國成就一種偉大的集體的詩,……我只想融合中國的行動成就一種民族和人類結合,詩歌和理想結合的大詩。”我們就是要在這個過程中把偉大的“中國的行動”融合進去。(完)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