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10名詩人詩詞今選》(第1輯)出版
黃長江主編的21世紀今選文叢之《當代10名詩人詩詞今選》(第1輯)日前由中外名流出版社聯袂科學文化出版社出版。本書入選了丁文奎、靜明、馬宏俠、何秀榮、果志京、林才舜、張永紅、鄧東煒、肖隆東、周剛10名詩人的1000余首詩詞作品。
丁文奎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高級編輯,曾任中宣部新聞局外聘專家,獲得過“全國廣播電視百優理論人才”稱號。丁文奎的114首詩詞作品,格律嚴謹,注重節奏,而不乏詩意蕩漾。詞體多樣,更樂浣溪。題材廣袤,善從小切口入題,將目光聚于點上,高起調,于空曠間發散抒懷,仿如置一制高點上面向曠宇高歌,氣勢宏博,空靈高渺,韻味綿延。
靜明(楊黎明)的90首詩詞作品以盛贊為主題,時代感極強,格調明亮輕快。盛贊客體多為家鄉之風物,亦或國之節氣等。寫法上長于突破出新,如《春風吟》36句七言中“春”字就達109次,不但不乏味,還給人以處處是春之感。
馬宏俠雖為巾幗詩詞人,詩詞風卻不似易安、太清柔婉清雅,而是更加清麗明亮,清脆利落之感不讓須眉。她的105首詩詞大多以描述起筆、感悟或概述作結,猶如嫩葉鮮花互襯并麗,讀之可感淡淡的蕊香哲味。
何秀榮的詩詞擅推敲,用典精絕實成,難見扮飾之偽。題材多謁訪羈旅之作,多為抒懷感記。讀之頗有讀賈島、姚合詩之感。其入選的123首詩詞中大部分作品直接或間接地寫到了秋,有的甚至在“秋”字下面加了一“心”字底,在營造秋意的同時讓人心感蕭瑟。
果志京詩詞以感而發,重悲喜,常以喜事成詩。入選的101首詩詞作品雖題材豐廣,卻以祝賀詩占鰲。他的詩詞整體韻律較嚴,也用典和化典,但不生澀。風格明麗,語句明快,讀之瑯瑯上口,時可見白居易、杜牧詩之風。
林才舜的116首詩詞兼及絕律而其他,新舊韻并用;內容題材極為豐富,包羅萬象,足踏目睹、心往腦悟皆攝于詩行,抒懷寫意兼及。語言平實而不做作,心到語及,達到了表情達意之效。
張永紅入選的94首詩詞題材寬泛,但多與季節有關,側重于秋。他的秋與何秀榮的秋不同。張永紅的秋觀照的是秋風、秋色、秋趣、秋感等,也時有淡淡的愁味,但非主調。從張永紅詩詞中讀出的多為閑情加逸致,感、悟在詩行間緩慢蒸升。
鄧東煒的詩詞常常把題旨注視到某個點上,或者從生活中的小事小物入題,尋出趣味呈現詩意。部分詩作讀后會感楊萬里詩之味。他入選的117首詩詞新舊韻并用,多用舊韻,卻用得頗為熟稔,讀之暢快淋漓。
肖隆東的舊體詩詞從主題上頗重時令節氣,春夏秋冬皆涉。融道與理于詩行情趣間。可見其惜時如金而又不那么壓抑,似如春花怒放,激起你賞美之心,又示你過時不候。從入選的118首詩作看,他五言、七言,律詩、絕句皆擅。
周剛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絕句、律詩皆寫,尤以古風取勝。他的古風洋洋灑灑,揮毫自如,若有放蕩不羈、一瀉千里之概。他的詩(鮮有詞)傾向于思想的深掘和對藝術的探微。如果說那些嚴遵格律的詩詞重形的話,周剛的詩則是重神、神勝骨堅,逍遙成體,自成一家。入選的108首詩作可觀全貌。
主編黃長江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標準化協會會員等。他主編的21世紀今選文叢自2004年開始出版以來,迄今整20年,已先后出版《散文今選》《詩歌今選》《小小說今選》《小說今選》《歌詞今選》《歌曲今選》《小品文今選》《散文詩今選》《當代10名詩人詩歌今選》《當代10名作家散文今選》《當代10名詞作家歌詞今選》等29輯,累達1000余萬字,已日漸形成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今亢)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