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詩育工程在銀川啟動
首屆青少年詩歌教育學術研討會、第一屆中國繁星詩會同時舉行
中國素有“詩國”的美譽,中華詩歌教育傳統更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盛夏八月,詩意飛揚,為弘揚詩教傳統,由西南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中國新詩創(chuàng)研中心、奧杯賽詩育中心聯合主辦的“詩育工程”在寧夏銀川啟動,首屆青少年詩歌教育學術研討會、第一屆中國繁星詩會同時舉行。
詩育工程啟動
2024年8月6日上午,奧杯全國執(zhí)委會主席、詩育推動人陳巖,詩育工程組委會主任、西南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新詩研究所所長向天淵等六位領導、嘉賓和六位小朋友共同放飛承載著詩歌夢想、象征著自由與希望的紙飛機,以此開啟“詩育工程”。陳巖主席宣布“詩育工程”正式啟動。
奧杯全國執(zhí)委會主席、詩育推動人陳巖,詩育工程組委會主任、西南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新詩研究所所長向天淵教授,西南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重慶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蔣登科教授,詩育工程顧問、北海藝術設計學院陳敢教授,詩育工程組委會副主任、《香港文藝報》社長、主編林琳,詩育工程組委會委員、秘書長、《中國漢詩》主編王長征和周謹言、戎思朵、沈舒欣、傅琮越、郭宥、胡迪卡等六位小朋友共同放飛紙飛機,啟動“詩育工程”。
據介紹,由西南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中國新詩創(chuàng)研中心、奧杯賽詩育中心聯合主辦,奧杯賽詩育中心承辦,《香港文藝報》社、《中外詩歌研究》編輯部、《海燕》文學月刊編輯部、中英雙語《中國詩系》編輯部、《中國漢詩》編輯部、北美時代出版社協辦的“詩育工程”為全國首個詩歌教育工程,工程以“以詩育人 詩意人生”為宗旨,將開展一系列有益于孩子成長的詩歌活動,讓孩子們懂詩、愛詩、寫詩,與詩同行。
詩育工程總顧問呂進教授發(fā)來祝福視頻。
啟動儀式上,詩育工程總顧問、世界詩歌黃金王冠獲得者、重慶市文聯榮譽主席、中國新詩研究所終身榮譽所長呂進教授發(fā)來祝福視頻,為“詩育工程”的正式啟動送上最誠摯的祝賀,并對青少年詩歌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寄予了殷切期待與囑托。
陳巖主席向云南大理啟萌森林幼兒園頒授“詩育示范基地”牌匾。
啟動儀式上,陳巖主席將詩育工程第一個“詩育示范基地”牌匾授予云南大理啟萌森林幼兒園。
陳巖主席指出,“詩育工程”不僅是一項教育項目,它更是一座橋梁,連接著古老而璀璨的詩文傳統與青少年的心靈世界。我們將攜手全國各地的教育機構、文化團體及熱心公益的社會各界人士,共同為青少年打造一個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詩歌學習環(huán)境。
據詩育工程組委會主任、奧杯賽全國執(zhí)委會常務副主席王世明介紹,在具體的工作中,“詩育工程”將重點推出三大板塊:一是面向各地中小學校推出“經典誦讀計劃”,依托“詩育工程”設立在全國各地的詩育示范基地,組織專家精選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詩歌作品,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邀請知名詩人、文化學者進行導讀與講解,讓青少年在吟誦中感受語言的韻律美與情感的深邃;二是依托詩育示范基地開設“創(chuàng)意寫作工坊”,鼓勵青少年以詩為媒,表達自我,釋放創(chuàng)造力,通過寫作實踐深化對詩歌的理解與創(chuàng)作能力;三是打造“中國繁星詩會”品牌,通過舉辦詩歌朗誦、創(chuàng)作、詩展等系列活動,為青少年提供展示才華、交流思想的平臺,讓詩歌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們相信,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詩育活動,不僅能夠激發(fā)青少年對詩歌的熱愛,更能在他們心中種下詩歌文化的種子,讓這份對美的追求和熱愛伴隨他們成長,成為影響他們一生的精神財富。”陳巖主席滿懷深情地說。
首屆青少年詩歌教育學術研討會成果豐碩
與會代表合影。
2024年8月5日至8月6日,來自全國各地近四十名專家學者、教育工作者齊聚銀川,參加了由西南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奧杯賽詩育中心主辦的“首屆青少年詩歌教育學術研討會”。
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詩育工程組委會副主任梁笑梅教授主持開幕式,對本次學術研討會的背景、目的、主題以及相關討論議題做了細致而又深刻的闡釋。梁教授深情地回顧了詩歌教育的悠久歷史,并強調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中,詩歌教育不僅是傳承文化的橋梁,更是滋養(yǎng)心靈、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
梁笑梅教授主持開幕式。
詩育工程顧問、北海藝術設計學院教授陳敢致開幕詞,陳教授在致辭中深刻闡述了詩歌教育在青少年成長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詩歌不僅是文學的瑰寶,更是培養(yǎng)青少年情感、審美及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途徑。
陳敢教授致開幕詞。
奧杯賽全國執(zhí)委會委員安君康發(fā)表致辭,對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并寄語參會者能在交流與碰撞中迸發(fā)出更多智慧火花,為青少年詩歌教育事業(yè)貢獻更多力量。
奧杯賽全國執(zhí)委會委員安君康致辭。
奧杯全國執(zhí)委會主席、詩育推動人陳巖,詩育工程組委會主任、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所長、中國詩學研究中心主任向天淵,重慶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教授蔣登科,奧杯賽全國執(zhí)委會副主席何泳,詩育工程組委會副主任、香港《文藝報》社社長、主編林琳,詩育工程組委會委員、秘書長、《中國漢詩》主編王長征,詩育工程組委會委員、奧杯賽詩育中心副主任齊鳳艷等出席了開幕式。
大會發(fā)言。
研討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一線教師以及高校研究生,圍繞“詩教傳統的當代轉化”“中國現當代詩學名家及語文教育名師詩教思想研究”“教師詩教素養(yǎng)培育路徑研究”“大中小學優(yōu)秀詩教案例及評析”等議題展開深入而熱烈的討論。
向天淵教授提出“新詩教育學”的概念。
向天淵教授在會上提出了“新詩教育學”的概念,從多方面對新詩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內容架構進行了描述與闡釋,對新詩教育的從業(yè)者具有重要啟發(fā)意義。與會者們在思想的碰撞中啟迪靈感,在交流中增進共識,共同為詩歌教育的未來發(fā)展描繪出一幅幅宏偉藍圖。
蔣登科教授做學術總結。
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蔣登科教授在閉幕式上做學術總結,他從“詩教傳統及其創(chuàng)新研究”“詩歌創(chuàng)作與文本研究”“學校教育中的詩歌教育研究”三個方面對會議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本次研討會不僅深化了對詩歌教育的認識和理解,更為推動青少年詩歌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向天淵教授致閉幕詞。
向天淵教授在閉幕致詞中集中概括了本次研討會取得的學術成果、主要特點,對參與會務的所有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并為到場嘉賓獻上了“守住夢想,向詩而生”的詩意祝福。
第一屆中國繁星詩會隆重舉行
2024年8月2日至7日,第一屆中國繁星詩會與奧杯年度盛典同期在寧夏銀川舉辦。中國繁星詩會由詩育工程組委會指導,西南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學術支持,中國繁星詩會組委會主辦。詩會期間,小詩人們集體參與詩頒獎、詩講壇、詩檔案、詩影像、詩旅行、等活動,共同踐行詩育工程所提出的“以詩育人,詩意人生”的宗旨。
在沙坡頭研學。
在賀蘭山巖畫研學。
一起來合影。
參加本次詩會的小詩人都是之前“童詩創(chuàng)作”和“詩歌表演”征集的入圍者,他們由學校老師和家長陪同,來到“塞上江南”銀川開啟六天的詩歌旅程。首先,小詩人們參加了由組委會評審老師主持的面審。每一位小詩人參加面審前都惴惴不安,參加面審后都喜笑顏開,因為評審老師在面審中給予他們很多的鼓勵和肯定。
小詩人們參與拍攝的“詩影像”。
在六天的時間里,小詩人們進行了一場詩的旅行,他們在西夏王陵探秘,在沙坡頭追逐,在鎮(zhèn)北堡留影……部分小詩人還參加了詩影像的拍攝,雖然夏日炎炎,但詩意卻油然而生。
詩育工程組委會委員、秘書長、《中國漢詩》主編王長征在名家大講壇上做詩育講座。
詩會期間,小詩人們還走進“奧杯賽名家大講壇”,聆聽了詩育工程組委會委員、秘書長、《中國漢詩》主編王長征帶來的詩育專題講座《讓生活充滿詩意陽光》。青年詩人王長征與孩子們的交流互動,讓小詩人們深受啟發(fā)。
蔣登科教授與詩育工程組委會委員、奧杯賽全國執(zhí)委會副秘書長、詩育中心副主任鄭靈瑩為金獎獲得者頒獎。
陳敢教授與奧杯系列活動組委會副主任盛來寧為銀獎獲得者頒獎。
奧杯賽全國執(zhí)委會副秘書長秦緒言與詩育工程組委會副主任林琳為銅獎獲得者頒獎。
組委會為“詩意書香家庭獎”獲獎家庭頒獎。
梁笑梅教授為成人組金獎獲得者頒獎。
奧杯賽全國執(zhí)委會委員安君康為成人組銀獎獲得者頒獎。
奧杯系列活動組委會副主任盛來寧為成人組銅獎獲得者頒獎。
詩育工程組委會委員、奧杯賽全國執(zhí)委會副秘書長高夢瑩主持頒獎大會。
奧杯賽全國執(zhí)委會副主席何泳宣布2025年相聚泰山。
頒獎大會上,與會領導、嘉賓為第一屆中國繁星詩會獲獎者頒發(fā)了榮譽證書。小詩人家長們紛紛表示,一定把“詩育”引入家庭,今后家長和孩子們將一起讀詩、寫詩,讓人生充滿詩意。
奧杯賽全國執(zhí)委會副主席何泳在閉幕式上宣布,2025奧杯年度盛典暨第二屆中國繁星詩會將于2025年8月在山東泰山舉行。(文/鐘迅,來源:中國報道)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