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10名詩人詩詞今選》(第1輯)發行儀式系列活動在曲沃舉行
10月12日,《當代10名詩人詩詞今選》(第1輯)發行暨詩經山水采風活動在山西曲沃顧園舉行。曲沃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秦康杰出席活動并講話,《當代10名詩人詩詞今選》主編黃長江及丁文奎、楊黎明(靜明)、馬宏俠、林才舜、張永紅等部分入選作者,以及曲沃縣文聯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和詩詞愛好者、文學愛好者共計100余人參加了活動。
儀式上,秦康杰向《當代10名詩人詩詞今選》的成功發行表示祝賀,并對入選詩人作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曲沃是三晉之源、千年古縣、成語之鄉、詩經故里,一個文化厚重、充滿活力的地方,《詩詞今選》在曲沃的成功發行,對曲沃縣文化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借發行暨詩經山水采風活動成功舉辦的東風,吸引廣大文藝工作者來到曲沃,尋找靈感和激情,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為新時代的文化興盛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顒又?,現場朗誦了書籍中入選的詩詞,優美激昂的詩句頻頻引得觀眾鼓掌叫好。入選本書的曲沃籍作者張永紅熱情洋溢地介紹了整個活動的源起。黃長江發表了題為《讓詩詞把曲沃炫耀起來》的講話,并與顧園負責人互贈圖書和收藏證書,然后宣布《當代10名詩人詩詞今選》(第2輯)選編工作啟動。
隨后,黃長江和本書的入選作者為大家簽名贈書。儀式結束后,黃長江一行先后前往晉園、美術館、晉國博物館、詩經山水景區等地進行觀摩,每到一處,通過講解員細致的講解,大家被曲沃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深深吸引,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記,不斷感受晉文化與詩經故里帶來的文化熏陶,紛紛表示曲沃深厚歷史文化沉淀特別適合詩詞創作采風活動,能給創作帶來更多靈感與思路。
13日,在曲沃中學舉行了捐贈儀式,黃長江向縣圖書館、曲沃中學、曲沃二中、曲沃職中、北董二小等機構捐贈圖書。在儒博首屆當代詩詞(曲沃)座談會上,大家談采風感受,話詩詞創作,展望詩詞發展的未來。在張永紅文學作品座談會上,大家就張永紅的作品進行了研討,褒揚中也發表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激勵張永紅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佳作。本次會議將助推曲沃詩詞創作和文藝繁榮,有力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
本輯《當代10名詩人詩詞今選》入選了丁文奎、靜明、馬宏俠、何秀榮、果志京、林才舜、張永紅、鄧東煒、肖隆東、周剛10名作者的詩詞作品。
【采訪】《當代10名詩人詩詞今選》(第1輯)入選作者林才舜:這次我們很榮幸參加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儒博文化藝術院院長黃長江主編的《當代10名詩人詩詞今選》在曲沃舉行的首發式和詩詞創作研討會。我是入選這10個詩人之一。這次我們來到了曲沃這個文化底蘊很深的地方,也是一個文化名城,參加了這個首發式,以及有關詩詞方面的研討會,有很深的感受:這本書的出版有很重要的意義,對于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推動古詩詞的學習、創新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來到曲沃這個地方,受到了黨政領導高度重視,特別是宣傳部、文聯全程的陪同,給我們提供很多的方便,我們也感受到了曲沃城里,人文、環境優美、和諧、融洽,我們看到了這個街道,清潔衛生很干凈,車輛放置有序。我們走了幾個地方,深深的感到這里文化氣氛很濃,特別是我們參觀了晉園、顧園、詩經故里等等幾個地方,都有很深刻的感受。我們在這里一天半時間,可以說收獲很多。我們更希望曲沃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一定能夠把文化名城弘揚起來,把經濟發展得更好,成為大家所向往的地方。
【采訪】《當代10名詩人詩詞今選》(第1輯)入選作者楊黎明(靜明):中外名流出版社和科學文化出版社,聯袂出版了《當代10名詩人詩詞今選》圖書,舉辦了發行儀式和研討活動。這個活動的開展,對于傳承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詩詞的繁榮發展,具有著重要意義。這次活動是傳統文化和詩詞文化的一次有效的對接,也能夠推動詩經文化的傳承和學習。
這個活動選擇在曲沃,非常好!曲沃是晉都故地、千年古縣,也是詩經故里、成語典故之鄉。是中華詩詞的發源地,文化底蘊深厚。在這里舉辦這個活動,就具有了更重大的象征意義?;顒蝇F場設在顧園舉辦,更具有特殊的效果。
我是第一次來參觀顧園,看到顧炎武的生平和事跡,受到了很大教育。顧炎武是明末清初時期,我國的一位著名的大思想家,他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思想,體現著愛國精神和家國情懷,在社會上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對于未來我們開展詩詞活動,推動文化繁榮發展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采訪】《當代10名詩人詩詞今選》(第1輯)入選作者丁文奎:這次在曲沃舉行詩詞研討會和圖書首發式,意義很重要。曲沃是詩經故里,是成語典故之鄉,文化底蘊深厚。中華古典詩詞的源頭就是詩經,同時中華古典詩詞又從傳統文化中提取豐富的養料。曲沃縣領導、曲沃宣傳部門和文化部門對這次活動非常重視,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也很重視,可以說這次活動是傳統文化和詩詞文化的一次有效的對接,也能夠推動詩經文化的傳承和學習。我們要以這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推動傳統文化的學習,因為我們古體詩詞的源頭就是傳統文化。另外要推動歷史知識等各方面的學習,擴大知識面,開闊視野,同時,要在提高詩詞產量的基礎上,重質量,出精品,為歷史和后人留下更多的精品之作。(今亢)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