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學院與科學貓》作品交流會在寧波舉行
11月2日,浙江寧波迎來了一場文學盛宴,一場跨越中西地域的詩歌作品交流會——Angel.XJ的詩集《搖滾學院與科學貓》新書作品交流會成功舉行。伊夫、邵以默、夢亦非、與舟自橫渡、Alice、盛醉墨、紀泳煉、賈霖、東方翠瓊、一心、舒薇澄、老K、劉露玫、楊小梅等來自寧波及全國各地的詩人、作家與讀者代表參會交流。
Angel.XJ(廖錫娟),銀行與金融學博士、學者, 金融學副教授,是一位具有國際視野的中英雙語詩人。她的詩歌作品以其跨界性、實驗性和創新性而著稱,融合了戲劇、音樂、數學、物理、繪畫、舞蹈、哲學等多種元素,展現了她豐富的學識背景和深刻的人文關懷。
《搖滾學院與科學貓》是一部關于未來詩學審美范式的詩歌選集,“以自由、通感、錯配、混融、背離的無序組合,拓展了語義的時空與精神指向”,是一部能顛覆傳統漢語新詩寫作及閱讀者創作和閱讀習慣的文本,被視為連接中西詩學理念的橋梁,彌補了當代詩歌普遍缺失的未來感。
作品交流會開始,Angel.XJ以詩人獨有的視角,分享了她對詩歌的深刻理解和創作心得。她認為詩歌是一種引領,它以分行的形式,不僅展現了心理邏輯的細膩分析,也是詩人與自己對話的過程。“每個人對詩的定義都不同,”她說,“但對我來說,詩歌是多變的,就像薛定諤的貓,既神秘又充滿無限可能。”她還解釋了為何將詩集命名為《搖滾學院與科學貓》,詞匯的并置反映了她對詩歌多面性的理解,“詩歌創作就像一個多面體,每一面都反射出不同的光”。
交流會上,舟自橫渡先生將Angel.XJ的詩歌比作充滿懸念的希區柯克電影,一個謎團接著一個謎團,展現了詩人對現實與魔幻的精湛掌控。伊夫先生從美學理論的角度分析了Angel.XJ的詩集《搖滾學院與科學貓》。夢亦非先生指出,Angel.XJ的詩歌不再局限對存在主義的探討,而是當代漢語詩歌向科學哲學轉變的集不僅豐富了詩歌的內涵與形式,也為當代詩歌創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與啟示。邵以默女士提到詩集不僅承載著詩人的情感和思想,更是對語言力量一個重要標志。賈霖先生在發言中強調了古典詩詞與現代詩歌之間的互學、互鑒和互補的重要性。東方翠瓊女士在發言中提到了哲學與詩歌的結合。一心女士認為Angel.XJ的詩歌具有瞬間情感爆發的力量,能夠觸動讀者的心靈。
在作品交流會上Angel.XJ與寧波諾丁漢大學學者Alice進行了一場跨文化對話。她們探討了中西新古典詩歌文學的生活實際應用性,英國和中國之間的文化差異為她們的創作帶來新的視角和靈感。
作品交流會視頻交流環節,出版社代表,來自西班牙的王曉露先生認為,Angel.XJ的詩歌打破了語言的邊界,創造了新的語義空間。她的作品充滿了無限的象征與神秘,展現了對世界與語言本質的深入探索與顛覆。來自成都的詩人秦風先生指出,在當今物化和異化泛濫的時代背景下,詩人因其“跨界性、實驗性”而成為最具將來性的詩人。詩人突出的“前瞻性、未來性”創作意識和作品,正是當代詩歌“缺失的和需要的”,啟引從當下的不確定性,朝向未來的可能性的探索與革新。
作品交流會上分享了場外特邀嘉賓對Angel.XJ(廖錫娟)詩歌作品的短評。中國詩歌學會駐會副會長劉向東:“感受她的感官經驗、生命情緒和審美趣味,感受噬心的加沙,感受不明物與相中之色,感受天外客與空中之音”;第四屆、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終審評委曹紀祖:“具有超越現實的指向,是詩歌創作沖擊傳統審美,構建新的詩歌美學風范的一種嘗試”;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敬文東:“詩人嘗試在身體、欲望、暴力的躁動之中,以一種碎片化的語句,拼貼與組合現代經驗”;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譚五昌:“許多文本中科學、理性的思維帶來的晦澀表達,與女詩人感性、激情的生命體驗,異質混成于一體”;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楊四平:“一位屬于未來的詩人,逃脫了啟蒙、革命、改革、日常生活對中國新詩寫作的百年規約”;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教授蔣登科:“可以和宇宙對話,在飛船上俯瞰或者仰望,又在微觀的世界中沉思”。來自《香港文藝》雜志社總編輯譚延桐認為:“她不屑去走任何的舊路,其意象、語象和整體上的詩歌形象,既是‘磁場鼓蕩’的形態,也是‘兀自出神’的意態”;澳門大學教授龔剛:“擅長把當代科技和智慧入詩,以現代性乃至后現代性的意象和思維,把智性和飽滿的詩意呈現給世界”。
中國先鋒詩歌代表詩人梁曉明評價:“語言極為靈動、思緒廣闊,跳躍和彈性都對傳統的詩歌寫作有極大的突破”;《天涯》雜志社社長梅國云:“融合了理工科背景的行為金融學學者的觀察與言說,對于當代新詩創作,無疑具有啟示意義”;《天津詩人》總編輯羅廣才:“是一部能顛覆傳統漢語新詩寫作及閱讀者創作和閱讀習慣的文本”;《中文學刊》社長莊偉杰:“作為一種越界跨域式的書寫,為漢語新詩注入了某種新的元素,的確值得當代華語詩壇關注和期待”。
在Angel.XJ《搖滾學院與科學貓》的作品交流會上,眾多專家、學者、詩人和編輯展開了深入地交流與研討。
現場互動環節,詩友們與Angel.XJ進行了深入交流。其中,關于中西方文化對Angel.XJ詩歌影響的話題,引發了激烈地探討。
作品交流會上,讀者也向詩人表達了新的期待,賈霖先生表示能夠呈現出更多對于現代社會的批判性;羅廣才先生:“期待通過詩形、詩質的多重轉換,對美學和人類復雜情感有更深層面的拓展和挖掘”。
觀察與言說系列 . 與作者面對面交流環節,Angel.XJ將閱讀做為生活實踐和生活理念的一部分。“閱讀不僅是獲取知識,更是與理想的繆斯形象進行對話”,她認為詩歌創作是生活審美的對話,是將個人經驗與普遍情感相融合的藝術形式。讀者還與作者關于中西方文化對Angel.XJ詩歌影響的問題進行交流。他們認為這本詩集的獨特性意義在于,Angel.XJ作為華裔詩人,她的詩集是一座橋梁,連接起中西的詩學審美理念。(撰稿人:辛夷 舒薇澄)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