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微電影微短劇《情系長崗坡》
在羅定火熱開拍
清風沐陽,惠風和暢。2025年4月5日是弛譽世界的河南紅旗渠主干渠通水60周年紀念日。這天上午,一部反映廣東紅旗渠----長崗坡渡槽建設者感人故事的系列微電影微短劇《情系長崗坡》,在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羅平鎮美麗的牛路村水溪村舉行了別開生面的開機拍攝活動。該系列影視作品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微視頻微電影委員會、中央新影集團、中國夏衍電影學會、中國文藝家影視中心、中國職工微電影短視頻協會、廣東省電視藝術家協會和中共羅定市委、羅定市人民政府、中共羅定市委宣傳部、吉林動畫學院微電影微短劇微視頻研究院、青島廣播電視臺、北京微電影產業協會等單位聯合攝制出品。開機拍攝期間,適逢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攝制組在拍攝現場舉行了一場莊重的紀念儀式,深切緬懷在長崗坡渡槽修建時期和建設水利工程中英勇殉職的建設者。
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微視頻微電影委員會常務副會長、亞洲微電影學院執行副院長、中國文藝家影視中心執行主任鄭子,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國家一級導演、電視劇《大宋提刑官》導演闞衛平,總制片人胡永平、著名影視表演藝術家斯琴高娃、畢彥君,中共羅定市委原副書記譚政勛,羅定市羅平鎮黨委書記張展鵬、中共羅定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江、《中國長崗坡》編委會成員代表曾沛才、黃活漢、譚智良、葉來標、蘇漢榮,著名演員王歡、王一珺、闞宇、優秀青年演員屈恬伊、許啟越、劉則行、周鉦洋和小演員鷗藝雅,廣東新泰隆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辛永光、當年參加長崗坡渡槽工程建設的民工代表張松彬、梁坤元、何榮南,犧牲民工家屬代表陳雄開、陳榮開、水溪村的鄉親們等一百多人參加開機紀念活動。著名演員、電視劇《三大隊》《方志敏》等作品主演王歡主持了開機拍攝活動。
長崗坡渡槽,堪稱國家水利史上的一座不朽豐碑。1976年,在資金、人力、物質、機械、材料等極度匱乏的艱苦條件下,羅定縣委、縣政府組織帶領廣大黨員群眾,憑借肩挑人扛、鋼釬鐵錘和人力推車,歷經千難萬險,揮灑豪情壯志,流下無數汗水,書寫了羅定人民團結奮斗,敢為人先,戰天斗地的一曲壯麗戰歌,工程歷經4年多的崢嶸歲月,終于在 1981年建成總長5200米的渡槽并順利通水,被譽為“北有紅旗渠,南有長崗坡”。渡槽將羅鏡河、太平河水引入金銀湖水庫,使下游 20多萬畝農田得以灌溉,解決了50多萬人的飲水難題,徹底改變了羅定“十年九旱”的困境,讓羅定盆地搖身一變成為旱澇保收的“人間圣境”。在建設過程中不幸殉職的民工和長期奮戰在水利戰線的廣大工人,為建設國家水利工程不畏困苦的犧牲精神和無怨無悔的奉獻品德,成為了長崗坡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受中共羅定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媛程委托,羅定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江向各位藝術家和演職人員表示熱烈歡迎,向支持拍攝工作的合作伙伴、幕后工作者表示感謝。他說,這部微電影微短劇表現了羅定人民開放包容、銳意進取,勇于創新,艱苦奮斗和長崗坡渡槽建設“為民、實干、擔當”的時代精神。系列影視作品為進一步挖掘羅定文化資源、擦亮羅定文化品牌、推動文化與經濟深度融合,為羅定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從創意策劃,到今天開機拍攝的每一步,都凝聚著大家的智慧與汗水。李江表示,在拍攝期間,我們將全力以赴,為制作團隊和藝術家們提供優質的服務保障,讓大家在拍攝過程中順心、安心、開心。衷心祝愿微電影微短劇《情系長崗坡》拍攝順利,也愿這段創作旅程成為共同的珍貴回憶。
總導演闞衛平在分享創作理念時講到:長崗坡的故事充滿了力量,這種力量需要通過獨特的鏡頭語言去展現。在拍攝手法上會注重真實感和情感的細膩表達,不刻意渲染苦難,而是聚焦于建設者們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拍攝時會大量采用實地取景,還原當年的建設場景,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同時,在劇情節奏上,張弛有度,既有緊張的建設情節,也有溫情的生活片段,讓觀眾全方位感受時代的風貌。希望這部作品能跨越時空,引起觀眾的共鳴,讓長崗坡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
長崗坡初心樓負責人、優秀企業家辛永光滿懷深情地說:長崗坡對我而言意義非凡,它不僅見證了家鄉的發展,更是我們的精神寄托。長崗坡初心樓的建設,就是為了給長崗坡精神搭建一個傳承的實體平臺。這次系列微電影微短劇《情系長崗坡》的拍攝意義重大。我相信這部作品會像一顆種子,在觀眾心中種下長崗坡精神的小苗,讓更多人了解羅定、關注羅定的豐碩果實。我們將全力支持劇組拍攝,期待這部作品為羅定的文化傳播和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讓長崗坡的故事走向更廣闊的天地。辛永光表示,作為羅定人,一是感謝大家在創作拍攝《情系長崗坡》過程中的不懈努力,為宣傳長崗坡所作的重要貢獻。二是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宣傳長崗坡精神,為影視作品的制作盡心盡力。三是期待,期待該片高水平的制作,讓更多的觀眾喜歡,達到宣傳長崗坡的目的,以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助力百千萬工程。
總制片人、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鄭子在致辭中表示:銘記初心,謳歌人民。系列影視作品《情系長崗坡》反映的是羅定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艱苦奮斗,一心為民,造福社會的故事,這實質上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生動實踐;歷屆羅定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團結協作,勇于創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棒接著一棒干的實干精神,也是初心使命的光榮綻放;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進入新時代以來,羅定市委、市政府率領全市人民勇于開拓,奮勇向前,在青山綠水的天地間,創造了諸多新的偉大成就,這也是初心奉獻的一曲高歌;這次,來自于全國各地的影視藝術工作者入住初心賓館,認真創作,精心創優,實際上也是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與時代的期望。劇組主創深感責任重大,從籌備之初,就深入挖掘在建設長崗坡渡槽過程中的生動故事,走訪了許多當年的建設者及其家屬。在采訪和調研期間,藝術家都被羅定市領導和全市人民“團結一心求發展,不畏艱難勇向前”的事跡深深打動,并用心用情打造優秀作品,讓更多人了解長崗坡精神,傳承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主創團隊在拍攝過程中不忘初心,精益求精,無論是劇本打磨、場景還原、還是演員表演、部門協作并發揮職能作用,從各個環節嚴格把關,力求每一個故事、每一個人物、每一個鏡頭都能傳遞出長崗坡渡槽建設者們的堅韌與奉獻,為觀眾呈現一部有藝術深度、有思想高度、有觀賞溫度的作品?!疤斓赜⑿蹥?,千秋尚凜然。”時代英雄是民族精神的奮斗者,革命英烈是理想信念的踐行者,英雄的品德中凝聚著時代的思想,迸發出浩然的正氣,閃耀著光芒的坐標,激蕩在山水天地間。我們學習英雄的羅定人民的優秀品質,紀念英勇奮斗的創業者的奉獻精神,向犧牲的民工家屬代表敬獻鮮花,不僅飽含著劇組演職人員不忘初心,對英雄的緬懷追思,更激發影視藝術工作者在創作中,不斷傳承和弘揚長崗坡“艱苦奮斗,一心為民”的精神,力求用影像藝術詮釋國家工程幕后的傳奇故事與英雄壯舉,展示那段不為人知的輝煌歷史與時代記憶。
著名表演藝術家斯琴高娃、畢彥君在發言時表示,我們學習生活中的英雄品質和時代中的精神榜樣,牢記一個演員的職責,在劇組負責人的領導下,在導演指導下,拍攝好、完成好人物的塑造,對得起天地人的共同期待,即使是一部微小的微短劇微電影作品,也要有藝術的光芒。希望這些作品成為宣傳羅定的好名片,吸引更多人走進羅定,感受羅定的獨特魅力,為羅定點贊,為羅定人民點贊。
中共羅定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江、羅定市委原副書記譚政勛、羅定市羅平鎮黨委書記張展鵬,總制片人鄭子、總導演闞衛平、著名表演藝術家斯琴高娃、畢彥君、著名企業家辛永光、當年參加工程建設的民工代表張松彬、梁坤元、何榮南、犧牲民工家屬代表陳雄開、陳榮開和劇組演職員等共同揭開攝像機的紅布,為正式開機拍攝,開啟了新的傳奇故事。
主辦單位共同組建的劇組演職員,本著精益求精的精神,組織藝術家多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編劇和導演精心修改劇本,并于2025年3月8日在羅定舉行“跟著微短劇去旅行”系列微電影微短劇之《情系長崗坡》、紀錄片《長崗坡 廣東紅旗渠》、廣播劇《長崗坡的故事》影視作品訪談會。在此活動中,中共羅定市委書記羅永雄在致辭中指出,長崗坡渡槽建設過程中所凝練的“為民、擔當、實干”優良作風,是偉大建黨精神在羅定的生動體現。他希望《情系長崗坡》系列作品能夠充分展現羅定的人文底蘊、山水風光、奮斗精神和發展成就,觸動觀眾心靈,助力羅定文化強市建設。廣東省電視藝術家協會駐會副主席邢瑛瑛用一首生動描繪長崗坡渡槽壯麗景象的詩贊美了羅定人民。吉林動畫學院副校長彭巍在致辭中說,羅定是一座鐫刻著紅色基因、流淌著文化血脈的英雄之城。中國職工文化體育協會副會長、中國職工微電影短視頻協會會長李迅在致辭中說,情系長崗波有三個重要意義:一是傳承的意義,二是現實的意義,三是傳播的意義。中央新影集團副總經理、中國電影家協會紀錄電影委員會秘書長朱勤效在致辭中說,長崗坡渡槽建設中展現的“敢為人先、艱苦奮斗、善于擔當、一心為民”的長崗坡精神,其核心是黨民同心、實干為民的價值觀。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一級巡視員高健在致辭中說,拍攝系列微短劇微電影等紅色影視作品,重溫在黨的領導下,羅定人民迎難而上、興修水利、戰勝旱患的歷史,彰顯羅定干部群眾昂揚奮進、團結拼搏的精神面貌,這在新起點新形勢下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中共廣東省委原常委、政法委書記梁偉發在講話中回顧了長崗坡渡槽的建設歷程,講述了當年工程建設者的家國情懷和赤子初心。他說,拍攝創作活動是一場弘揚敢為人先、艱苦奮斗精神,砥礪初心使命,激發鄉村振興活力的實踐,意義深遠。
參加影視作品研討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原臺長、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原會長李丹、原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秘書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秘書長馮希望、中共云浮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謝思佳、羅定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梁國鋒、羅定市政協主席張娟、中共羅定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媛程、羅定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尹文濤、羅定市副市長藍美和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和最高人民法院影視中心主任田水泉、中國影協紀錄電影工作委員會副會長孫崇磊、中國教育電視臺原副臺長、吉林動畫學院微電影微短劇微視頻研究院院長陳宏、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專家祁桂林與聯合攝制單位負責人,中國電影家協會影視產業促進與投資委員會駐會副會長、中國文藝家雜志社執行社長向陽、作家網總編輯、北京微電影產業協會會長、中國職工微電影短視頻協會副會長趙智、中國視協微視頻微電影委員會副會長、中國視協行業電視委員會副會長孫延東、安盛集團董事長、毛澤東詩詞人生館負責人、中國職工微電影短視頻協會副會長盛增波、中國電影剪輯學會短片短視頻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數字制作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網絡視聽藝術創作委員會副會長徐海燕、中央新影集團舞臺與戲劇節目部副主任、中國職工微電影短視頻協會副秘書長趙達、中國視協微視頻微電影委員會副會長、青島影視藝術家協會主席于涌、中國西部開發促進會副會長柳蔭與著名作家、原中國電影文化發展中心影視部主任,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鐵道兵文化研究院副院長遠山、以及來自廣東、云浮和羅定的著名文化企業家鐘雪芳、鄧錦尚、陳勇前、梁忠文、黃才榮、范金權、梁培獻、辛永光等專家學者和著名主持人、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持人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保樂、著名導演、原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中國夏衍電影學會會長江平、著名表演藝術家斯琴高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制片人李明在參觀長崗坡黨員學習基地時,深有感慨,熱情澎湃地表示要創作精品,回報英雄的人民。
羅定,作為廣東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中國竹蒸籠之鄉”“中國肉桂之鄉”的美稱。歷經千年歲月洗禮,如今正全力朝著大灣區農文旅康養休閑目的地大步邁進,將紅色文化、歷史文化、綠色生態完美融合,綻放獨特光彩。聯合攝制單位以微短劇微電影為媒,與觀眾一起穿越時空,感受羅定的獨特魅力以及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遺跡,讓歷史故事在光影中煥發新生,讓全國觀眾看到羅定人的溫度與堅守,化作“詩與遠方”的召喚,吸引更多人開啟精彩的羅定之旅!
微電影微短劇《情系長崗坡》由著名文化學者趙化勇、李丹、梁偉發、馮希望和出品單位領導羅永雄、姚家耕擔任總顧問;由著名專家斯琴高娃、江平、鄭立國、遠山擔任藝術總監。著名制片人、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鄭子和著名制片人胡永平擔任總制片人、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著名導演闞衛平擔任總導演;著名影視表演藝術家斯琴高娃、畢彥君、臧金生、溫玉娟友情出演;著名演員王歡、王一珺、闞宇、柯金、于家驊;優秀青年演員屈恬伊、許啟越、劉則行、周鉦洋和小演員鷗藝雅等聯合演出。劇組期望通過鮮活生動的人物塑造和扣人心弦的情節故事,讓觀眾深切感受到建設者們的熱血青春、對家鄉的熾熱情感以及為夢想拼搏的堅定信念。
這場開機拍攝活動,吸引了十里八村的鄉親們,他們從各地趕到現場,為藝術家和影視工作者助威加油。應邀前來參加開機活動的北京雅妮伊人服裝有限公司、北京僑中潤達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偉嚴、天好北京餐飲服務有限公司中國北區拓展負責人洪巖、圣德璐家具有限公司原總經理楊鴻、中華五千年動畫文化工程促進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冠中接受采訪時說,來到拍攝現場,看到了長崗坡精神,很受感動,以微電影微短劇的藝術形式,把長崗坡建設背后那些不為人知而感人至深的故事搬上藝術舞臺,傳承長崗坡精神,弘揚英雄品質,為鄉村振興、富民生活奉獻力量。
據悉,在主辦單位的關心支持下,在羅定市委、市政府、羅定市委宣傳部及當地各方的全力協助下,主創團隊對創作優秀作品充滿信心?!肚橄甸L崗坡》系列影視作品預計4月中下旬全面完成拍攝??傊破撕榔健⒅破藯顐?、邵樹彬和李思祥表示,此次拍攝,不僅是對長崗坡那段波瀾壯闊歷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傳承和弘揚長崗坡精神的生動實踐。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凝聚無數臺前幕后人們心血的作品將與觀眾見面。它們將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讓長崗坡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激勵一代又一代人為夢想奮勇拼搏。
曾分別擔任廣州市人大代表和廣州市政協委員的優秀企業家鄧錦尚,是廣東穩固建設工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也是聯合攝制單位之一,看到劇組在家鄉拍攝,非常高興地說:特別感謝省市縣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真誠感謝北京藝術家和各地影視工作者所做出的共同努力,拍攝和宣傳長崗坡的故事,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這是一曲頌揚水利戰線壯志凌云的勝利凱歌,也是一部凝聚了艱苦奮斗、一心為民的人定勝天的博大情懷的優秀作品,我們共同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