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秋實
——萬安縣作協成立以來走過的路
萬安縣作家協會自2016年創立以來,至今已足足五年了。過去的五年,在縣委宣傳部、縣文聯的正確領導下,堅持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文學創作可謂欣欣向榮、碩果累累,文學隊伍不斷壯大、人才輩出,文學事業蒸蒸日上。據不完全統計,五年來,我縣作家出版了多部文學專著。在全國、省、縣各報刊雜志發表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評論、隨筆等文體的作品近千篇(首),獲國家級單位舉辦的獎項4個,省級獎項10多個。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潛心創作,精品力作不斷涌現。萬安作協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文學工作的中心環節,采取多種措施鼓勵支持作家潛心創作、銳意創新,進一步激發各位會員的創造活力。廣大會員積極回應時代召喚和人民期待,以更加執著、更加沉靜的心態向著文學高峰邁進。觀念、題材、主題、風格多姿多彩,體裁、門類、形式,百花競放。
有群體性的創作成果。2016年4月至10月,縣文聯、縣作協與高陂鎮黨委、高陂鎮人民政府合作開展文學采風。吉安市委辦副主任謝華萍、吉安市文聯副主席曾緋龍、縣政府副縣長李桂平等以及縣外的知名作家應邀參加活動。政協主席郭白云也關心支持,提交了組詩作品。連同萬安縣攝影家協會提交的數十張攝影作品,所有文學作品結集為《畫藝小鎮高陂》一書,由江西省文聯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葉青作序,江西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該書裝幀精美、設計簡約、圖文并茂,為萬安縣第一部反映鄉鎮地域文化的文學專著,富有收藏價值。也有個人創作的豐碩成果。2020年12月,百花洲文藝出版社推出郭志鋒的長篇歷史小說《鐵血萬安》,這是作者繼個人作品集《萬安賦》、《月光里的娘》和長篇小說《忠義情狼浪蕩俠》之后的第四本書。小說出版后,作為第一部反映萬安暴動的長篇小說,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影響。江西日報、江西政協報、貴州作家報、南昌日報和井岡山報分別發表了文學評論,江西政協、江西文藝、井岡文藝等官方網站和微博刊發了消息。這是我縣長篇小說創作的重要收獲,并被寫入中共萬安縣十三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的縣委常委會工作報告。這五年,邱裕華同志發表了不少文學作品,并頻頻獲獎;郭志文、劉耀金的詩歌登上了《星火》雜志,周衛紅、李美源的散文獲得了白鷺洲文學獎;魏艷平、李云鵬的創作有了長足的進步等等。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文學采風,各種活動有聲有色。我們共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文學活動20多場次。最有代表性的是關于脫貧攻堅題材的文學采風和創作。2019年6月,縣作協主席郭志鋒及張青春、邱裕華、劉耀金、彭賢渭、周衛紅等副主席積極參加縣政協組織的脫貧攻堅文學采風活動,各自帶隊赴各鄉鎮采風,采訪脫貧攻堅典型事例和先進個人。參加人員有魏艷平、方桂鳳、賴海燕、郭志文、曾萬飛、葉章青、李美源、陳澤濱、羅春陽、羅宏金、李曉云、陳煥瑞、溫桂秀、黃麗群、肖睿靜、杜洪莉、李云鵬、賴仁盛、劉其平、朱寅生等數十人。縣外知名作家應邀參加采風,并提交了報告文學作品。萬安縣攝影家協會及唐兆金等提供了攝影作品,所有的文學作品匯成《脫貧 脫貧》一書,作為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向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獻禮的作品,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推出后反響強烈。著名文學評論家、江西師大教授江臘生在其文學評論中大篇幅地點贊。也有小型的文學采風創作,具有文學輕騎兵的特點。2020年12月,與五豐鎮人民政府合作舉辦了“金色染高嶺 美麗新五豐”高嶺銀杏詩會。此次詩會,收到來稿31首。經評委會評選,評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4名,優秀獎若干名,并在高嶺銀杏樹下舉行了簡樸而熱烈的詩會,20多人參加朗誦。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舉辦詩會,打造地方文學品牌。第一屆谷雨詩會是在百嘉鎮舉行的,在座的人肯定記憶猶新。2016年4月19日上午十點,由萬安縣文聯、百嘉鎮黨委、百嘉鎮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萬安縣作家協會承辦的“愛我萬安·美麗艮方”首屆谷雨詩會在百嘉村艮方村小組隆重舉行。詩會共有十六個節目,其中文藝節目四個,詩朗誦十一個。吉安市文聯副主席、市作協主席曾緋龍等應邀出席。副主席兼秘書長劉耀金朗誦自己創作的詩歌《百嘉,一杯醇厚的米燒》掀起了整個詩會的高潮。除了與鄉鎮聯辦,也與縣直單位合作。2019年4月19日,由中共萬安縣委宣傳部、萬安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國家稅務總局萬安縣稅務局主辦,萬安縣作家協會承辦的“稅月如歌,追夢前行”第三屆谷雨詩會在萬安縣稅務局舉行。作品征集歷時一個月,收到來自全縣文學愛好者的40余首詩作。經過評委會認真評審,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7名。《舀一碗江水,和春天作別》、《在贛江邊》榮獲一等獎。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志宏出席詩會并講話。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聯絡指導,發揮作協引領作用。一是加強文學輔導。2019年8月17日,由縣文聯與縣作家協會聯合主辦的首屆文學創作培訓班在縣檢察院六樓會議室開班,全縣各界文學愛好者50多人參加培訓。上午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知名文化學者李桂平主講《文學思維與文學創作》。下午由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縣作協主席郭志鋒主講《我的幾點寫作體會》。二是創立發表園地。自2016年起,縣文聯、作協一直在謀劃《萬安文藝》創刊事宜,后在相關縣領導的支持下,特別是在縣政府副縣長、中國作協會員李桂平的關心和助力下,2019年終于創刊成功,由縣文聯副主席、作協副主席周衛紅擔綱主編,現已出刊六期,質量越辦越好。同時創立了作協公眾號,叫做“五云文學”,已經推出數十期,責任編輯杜洪莉作為一個文學義工,作出了默默無聞的奉獻。三是開展創作分享。2019年9月,《萬安文藝》閱讀分享會在麻源墾殖場會議室舉行,郭志鋒、張青春、周衛紅,魏艷平、方桂鳳、郭志文、李美源、陳煥瑞等16人參加了分享會。大家就第二期《萬安文藝》里的作品分享了自己的閱讀感受,并朗誦了相關作品。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對外交流,拓展社會影響。與知名刊物聯合,提升影響力。2020年1月10日至12日,由《星火》文學雜志社主辦,萬安縣作家協會、夏木塘景區管委會承辦的夏木塘文學筆會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作家(攝影家)共二十四人,包括全國知名作家范曉波、郭向東、劉飛燕、曾娟、彭文斌、朝顏、李衛兵、周宏標、王繼亮、江錦靈、陸小鋒、 林長芯、 葉曉健、 陳煒、 簡小娟 、汪雪英、 黃存平、李夢初、 張劍 、盧美娟 、甘雪芳等參加筆會。作家們分別在夏木塘、田北畫村、枧頭蘭田村碧靈苑鄉村旅游點等地采風,并為萬安籍青年詩人林長芯舉辦了創作研討會。萬安縣作家協會終于在成立三周年之際,成立了首個創作基地,并于1月12日在夏木塘祠堂書院舉行了揭牌儀式。江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江西省滕王閣文學院院長、《星火》文學雜志主編范曉波、萬安縣作協主席郭志鋒、CBC建筑中心運營部主任李興共同為創作基地揭牌。萬安縣作協副主席張青春、周衛紅,秘書長魏艷平以及會員代表溫桂秀、陳煥瑞、謝慧芳等參加揭牌儀式。 萬安縣作家協會創作基地的正式掛牌,不僅標志著萬安縣作協有了第一個創作基地,也標志著萬安縣文藝家協會在景區建立采風、創作基地的開始。請進來與派出去相結合,提升影響力。積極參加“萬名文藝家下基層”——江西省文聯系統“名家講堂”“文藝輕騎兵”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活動。一是接受省作協委派赴外主講。省作協會員、縣作協副主席張青春赴遂川縣西溪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西溪小學,從“寫散文要真實、寫散文要樸實、寫散文要踏實”三個方面,闡述了散文的創作要領,敘述了創作心得。他的講座通俗易懂、逸趣橫生,當地約50人參加。二是積極組織會員聽講。在五豐鎮園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中國作協會員劉述濤圍繞“好散文是怎么寫出來的”主題,采取理論講解、現場互動、釋疑答問的方式,傳授寫作經驗,縣作協組織40多人聽講。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與萬安縣委、縣政府、縣委宣傳部、縣文聯的要求和廣大作家的期待相比,我們的工作還存在明顯不足。一是全縣文學創作的氛圍不濃,熱愛文學的人不多。二是組織引導作家深入生活、提高創作質量的途徑和方式尚需進一步拓展。三是年輕會員偏少,雖然有大環境的原因,但作協的吸引力還需不斷加強。近幾年,雖與一些縣作協有所聯系,但作家走出去開拓眼界的采風和交流活動仍然不多等等。
(摘選自《萬安縣作家協會第一屆主席團工作報告》)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純貴坊酒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