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微電影微短劇微視頻作品研討會在北京中軸線宏恩觀舉行
微影星光,秋意綻放。2025年9月10日下午,系列微電影微短劇微視頻作品研討會在北京中軸線“龍尾之要”——宏恩觀舉行。研討會由中華環保聯合會生態文化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北京市國資委原副巡視員、新聞發言人荀永利主持。
亞洲微電影學院執行副院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微視頻(微電影)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文藝家影視中心執行主任鄭子,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微電影產業協會會長、作家網總編輯趙智,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微視頻(微電影)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視協行業電視委員會副會長、武警部隊電視宣傳藝術中心原主任孫延東,原長春裝甲兵技術學院副院長孫明友大校,原北京市西城區非遺保護中心主任、副研究館員楊飛,門頭溝非遺數字檔案記錄工程負責人張騫止,導演張強等出席本次研討會。
在研討會上,現場播放了國家級非遺項目白紙坊太獅,天橋中幡等非遺項目,該作品由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本色出演,以及反映民政題材的作品。導演張強現場介紹了創作構想和攝制時的藝術追求。研討會上,專家對相關題材和內容策劃創作的作品表示贊許,同時,指出了一些攝制創作中存在的不足。荀永利副主任指出:播放的系列微電影整體創作內容從題材到拍攝制作,比較完整,點評了其中兩部的攝影和燈光效果。孫明友大校表示,對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題材印象深刻,反映了當下很多家庭父母對孩子施加壓力過大導致孩子性格扭曲,造成精神障礙,希望繼續深挖這類能獲得更多人共鳴共情的題材。趙智總編稱贊了編導對題材的選擇,中肯地提出了系列微電影在創作過程中專業度和技術手法的選擇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了創作方向。鄭子常務副會長充分肯定了創作者在題材的選擇、策劃的創新與藝術表達的新意,提出了創作過程中需要提升的細節點和情節線,并指導了后期制作中如何優化故事和人物語言的建議。
會后,專家學者采風調研并參觀了中軸線上的文物展。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