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東號•詩歌船”8月25日外灘首航
2014年8月25日18點18分,陳東東號“詩歌船”將在上海外灘金陵東路輪渡碼頭舉行首航儀式。以詩人陳東東的名字命名的這艘運營渡輪,將在船體內裝置和發布陳東東寫于各個時期的短詩作品,向乘客們推介這位出生并長期生活于上海的當代中國的重要詩人。這是自2013年開啟的“外灘藝術計劃”的又一個詩歌項目,它的出品人,中國最大的水上媒體運營商、上海貝思諾廣告公司總經理劉穎彤表示,陳東東號“詩歌船”項目將進一步深化“外灘藝術計劃”的“渡·愛”主題。
作為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詩歌的一位代表性詩人,陳東東一方面被認為是最為親近傳統的詩人,他從普遍人性為出發點的詩歌認知隱含著頑強的傳統基因,他對漢語的探幽建構、對詩藝的深究發明、對形式的傾心把握,首先出于對傳統的守成和接續意識,他以音樂性思維詩歌、貫穿言詞、提升境界的方式,也跟傳統的寫作自覺并無二致;然而另一方面,陳東東卻深刻地改變了傳統詩歌語言運用的道德承諾,通過解禁意念、感覺、經驗和想象,實踐著對現實語言權力結構的破除,讓“歷史感”“時代感”“真實性”等習以為常的闡述原則失去了效應。盡管,他詩歌里的詞語、意象和景觀總是具有某種文化的暗喻性質,但陳東東卻又把其中的人文內涵給真空化了,那些事物作為能指構成自在自足的語象群,既頑強地抵御意義的侵襲,但又并不排斥意義,而是被他以一種絕對的藝術才能,將意義束縛在本文的表層,呈現引人入勝的詩歌意蘊。
陳東東的早期詩作講究純凈的音樂性和意象性,后來詩風漸趨奇崛、冷艷,融合了古典詩學的敷陳和現代主義的寓言,圍繞都市主義展開其分析性,頗具世界文學的視野和抱負。正如論者所說,陳東東的寫作不僅直接包容著詩歌,而且由于他對具體本文操作所持的嚴肅態度,寫作在其內部具有了一種自我縮減的功能,寫作最終被壓縮成閱讀意義上的詩歌,它創造著漢語現代詩歌的閱讀,也創造著漢語現代詩歌的本質。
8月25日18點18分,首航儀式將正式開始于金陵東路輪渡碼頭,陳東東號“詩歌船”的旗幟,會由陳東東親自升起在黃浦江上。在此之前,15點半至18點,媒體招待茶會和陳東東詩歌朗誦會將在上海外灘英迪格酒店(中山東路585號)舉行,并將贈送陳東東號紀念T恤和《陳東東號·詩歌船》手冊。從8月25日至陳東東號項目結束,凡穿著陳東東號紀念T恤或手持《陳東東號·詩歌船》的市民,可從金陵東路輪渡碼頭免費乘坐陳東東號“詩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