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到了夏至,木本植物,該開花的幾乎都開過也謝盡,這時候,要是隨著清風飄來一縷花香,那是很難得的。我的窗前就栽著幾株紫薇樹,樹干雖然不粗,比大拇指粗一點點,也只有一人多高,但那花卻開得熱烈,一朵朵,一簇簇綴滿枝頭,綴彎了纖細的枝椏。
紫薇花是開在當年新發的枝條頂端,每一根枝條都會開出一簇耀眼的顏色。每一片花瓣都會放著一段淡淡的異香。
夏季的天氣實在是燥熱,草木也蔫了頭,人更燥得不安,書不想看,字不想寫,事情也懶得做,坐在電扇底下也汗直流,這時候要是突然發現有這么一叢花蔭,粉色的,帶著點淺淺的紫,開得精神,一樹活力,推開窗子,風習習兮花含香。那燥亂的心,必然也頓生幾許振奮,幾多暢懷。
唐詩人白居易面對紫薇花就詩情大發,并以紫薇花自居:絲綸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
知道紫薇花是在五年前,我們村莊開發苗圃,在閑置的山地栽植苗木,運來許多新樹苗,唯獨紫薇樹樣子最難看,彎彎扭扭,纖細光潤,像老太婆手中杵地的拐杖。
這種樹開花不掛果,即使成材了也做不了梁柱,所以最不喜歡。不料苗圃老板陳總給我講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對紫薇的態度大為轉變。
20年前,城市綠化初興,苗木來源短缺,農村庭院花木市場走俏。就在我們莊子的隔壁,有戶張姓人家,他家屋山的西頭,長了兩顆樹,都是雜木,因為樹的樣子難看,彎曲不成形,樹干紋理紊亂,做不了板材,也做不了木材,所以長到瓦盆粗時也沒派上用場。
富麗板廠的雜木商就看重張老頭子的兩棵樹,愿意給90元錢收購,當時張老頭年事已高,也急需用錢,農村人更不懂得什么欣賞,要100元才肯出手。雜木商是有心的,要100元也行,但要連根挖起來。這張老頭是個老實頭,樹都賣了,要根有什么用,你就挖吧。
當天雜木商叫來四五個壯漢,將兩棵大樹挖起來,拖車拉走了。雜木商將兩棵樹10000元賣給兩個苗圃商,苗圃商,又將兩棵樹賣到上海,大的一顆70000元,小的那棵50000元和某企業成交,這兩棵樹就是紫薇。
聽陳總侃侃而談,不禁大吃了一驚,兩棵樹的價值當年就可以在廬江換來一套房子,是一個農民一生都創造不出來的實惠,而張老頭子卻忽略了,幸虧張老頭不久離世,不然后來說不準要懊悔吐血。
聽完故事心情很有些復雜,對于紫薇樹不覺肅然起敬,不在它多么值錢,而是因為我對于它的名貴卻素然無知,后來翻看資料,對紫薇才有些淺薄的了解。
《全國中草藥匯編》有記錄:紫薇花入藥,可活血、止血、解毒、消腫,用于各種出血、骨折、乳腺炎、濕疹、肝炎、肝硬化腹水等疾病的治療。
紫薇花有白色、粉色、紅色和紫色;夏秋季開花,每花序可開放50天左右,全株花期長達4個月之久。因為花期長,花色全,是優良的園林觀賞花木,亦是良好的樹樁盆景種類之一。
紫薇樹雖然生長很慢,但它是喬木里難得不擇而生的木種,不論多旱還是雨澇,生命力頑強,壽命也是一般樹木所不能及,它的花香差不多要覆蓋一個夏秋。
晨來燕子語,正好賞花時。剪下幾根紫薇枝,摘來幾朵紫薇花,灑在書頁間,文字里彌散著淡淡的花香,心迷醉,神自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