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現場
作家網消息 張婷報道 2025年10月14日下午,由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主辦、遼寧省區域協調發展研究會協辦的《雪落長河靜無聲》出版座談會在中國國際出版交流中心隆重舉行。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原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主任喬曉陽;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于洪君;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長白庚勝;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書記處原書記張百新;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梁鴻鷹;中國知青網理事長周秉和;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魯迅文學院原常務副院長徐可;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名譽會長徐光榮;文學評論家,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丁曉原;《中國作家》雜志副主編俞勝;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秘書長、企業黨建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企業觀察報社社長李凡;中國信息協會國防與經濟發展協調委員會會長李銀堂;原沈陽軍區政治部法律服務中心主任、北部戰區政治工作部法律服務中心原主任丁月超;中信信托有限公司原副董事長路京生;《中國軍轉民》雜志社社長周中華;作家網總編輯,北京微電影產業協會會長趙智;中央紀委紀檢監察研究所原副所長、國務院臺辦《兩岸關系》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姬廣勤;中央宣傳部國家版本館《全國新書目》原副總編輯,中國農業記者協會原秘書長,《百年強國夢》宣傳平臺總編輯張鐵林;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陸健;吉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韌夫;遼寧大學教授畢寶魁;遼寧出版集團副總經理張國際;遼寧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王文軍;沈陽市和平區紀委原副書記、監察局原局長劉明燕;遼陽順鋒鋼鐵公司職工代表張輔政;本書作者、《遼寧工人報》原副總編輯康錦達,以及來自中央國家機關、學術界、文學評論界、新聞出版界、教育界、企業界等70余位領導、專家學者、職工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圍繞這部沉淀著厚重歷史與深邃思考的報告文學作品展開深入研討。本次座談會由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副總編輯石松主持。
深情揭幕:一部弘揚企業家精神的文學禮贊
座談會在莊重而溫暖的氛圍中拉開帷幕。石松首先介紹了與會領導與嘉賓,并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隨后,多位領導發表致辭,從不同維度對《雪落長河靜無聲》的出版意義給予高度評價。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原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主任喬曉陽
喬曉陽認為《雪落長河靜無聲》一書是弘揚企業家精神的佳作。他強調,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新近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進一步強化了對民營經濟的法治保障,標志著其發展步入更加規范、穩定、可預期的法治軌道。喬曉陽表示,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增進社會對企業家群體的尊重與理解,進一步營造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激發其創新活力的良好環境,凝聚起各類市場主體共謀發展的強大合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支撐。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于洪君
于洪君表示,《雪落長河靜無聲》是一部契合時代需求的優秀報告文學作品。他指出,在當今社會深刻變革、價值多元的背景下,書中主人公于海洋所展現出的強烈責任感、使命感,以及其俠肝義膽、正氣凜然的人格風范,正是社會亟需弘揚的精神正氣。他高度評價該書超越了個體敘事的范疇,具有深遠的思想價值和教育意義。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長白庚勝
白庚勝盛贊《雪落長河靜無聲》為報告文學增添了新形象。書中主人公于海洋是一位兼具文化底蘊與實干精神的民營企業家,其成長歷程深刻體現了東北大地的人文底蘊與偉大時代的精神風貌。他進一步指出,文藝工作者應多為共和國的建設者鼓與呼,他們才是真正的“高端精神生產力”,并呼吁各文化單位加強合作,共同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中國知青網理事長周秉和
周秉和認為,《雪落長河靜無聲》不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報告文學作品,更是一代民營企業家精神血脈的真實寫照。這部作品以沉靜而有力的筆觸,展現了民營經濟在推動社會進步、穩定就業、傳承傳統文化價值中的獨特作用,為新時代尊重企業家、弘揚企業家精神提供了溫暖而堅實的文學見證。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劉海濤
劉海濤在致辭中表示,《雪落長河靜無聲》的出版,是出版社履行文化職責、服務大局的重要體現。該書從選題策劃到編輯出版,始終秉持精益求精的態度,力求將其打造成一部經得起時間和讀者檢驗的精品力作。他希望這部作品能讓更多人理解民營企業家,尊重他們的貢獻,也進一步凝聚起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社會共識。
隨后,與會領導與嘉賓共同為新書揭幕,并合影留念。
喬曉陽、白庚勝、張百新、周秉和、劉海濤與作者康錦達,共同為新書揭幕
作者自述:以心為筆,只為講好一個“普通人”的故事
本書作者、《遼寧工人報》原副總編輯康錦達
在創作背景分享環節,康錦達深情回顧了本書的創作歷程。在他看來,于海洋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民營企業家,而是一個始終心懷家國、扎根大地的“普通人”。他兩次臨危受命,以專業能力與無私擔當挽救瀕臨倒閉的國有企業,保住了數百個家庭的飯碗;他默默無聞地幫扶200余人,不圖回報,只求心安。這些看似平凡的選擇,卻折射出一種稀缺而珍貴的精神品格。作者坦言,寫作過程中最打動他的,是于海洋在人生低谷時依然不改初心,始終堅守“造福社會、造福百姓”的使命。這種堅韌與熱忱,不僅屬于個體,更映照出中國民營經濟的深層價值——它不僅是經濟增長的引擎,更是社會溫情、責任擔當與創新活力的重要來源。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正是千千萬萬像于海洋這樣的民營企業家,用實干與情懷撐起了社會的脊梁。作者以心為筆,記錄下這個“普通人”的故事,是為了讓更多人看見民營經濟背后的溫度與力量,感受那看似靜默卻奔涌不息的長河,如何滋養著時代的土壤。
專家研討:多維解讀,掀起思想激蕩
在專家研討環節,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評論家圍繞《雪落長河靜無聲》一書的思想內涵、文學價值、歷史意義和社會影響,展開深入交流。
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名譽會長徐光榮
徐光榮表示,康錦達的這部新作是響應新時代文化號召、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的報告文學力作。他強調,作品在國家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的背景下,通過深入挖掘主人公于海洋愛國利民、堅守信仰的動人事跡,成功塑造了一位賡續紅色精神、獨具擔當風范的民營企業家形象,其創作歷程本身也體現了作者為人民書寫、為時代立傳的深厚責任感。
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梁鴻鷹
梁鴻鷹指出,這部作品的成功在于其真實性與人民性。他贊揚作者康錦達以扎實的腳力、腦力、筆力深入生活,通過真實可考的細節,塑造了于海洋這位具有個人特色的“多邊形”民營企業家形象。梁鴻鷹強調,這部作品緊扣時代脈搏,關注民生冷暖,因而能夠走進千家萬戶,引發人們廣泛共鳴。
文學評論家,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丁曉原
丁曉原指出,該作品是一部具有重要文學與現實價值的“非典型人物傳記”,不僅真實呈現了于海洋救活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感人事跡,更通過人格的力量、真實的力量與反思的力量,深刻展現了一位在時代洪流中堅守初心、屢經磨難仍不失志的“大丈夫”形象,填補了當前報告文學對優秀民營企業家書寫的空白。
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魯迅文學院原常務副院長徐可
徐可表示,作者描述的主人公于海洋是當代社會中一位“君子”與“好人”,他用自身經歷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正氣歌》,其境界或許難以企及,但其精神值得每個人學習,激勵我們都能成為正直、善良、勇敢的好人。
中央紀委紀檢監察研究所原副所長、國務院臺辦《兩岸關系》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姬廣勤
姬廣勤指出,于海洋放棄安穩仕途、投身經濟一線的選擇,展現了共產黨員“舍小家保大家”的崇高情懷;而其成功挽救企業的關鍵,在于始終將國家利益與群眾冷暖置于首位,踐行了新時代企業家精神。
中國信息協會國防與經濟發展協調委員會會長李銀堂
李銀堂以“新穎、真實、情懷、風骨、儒雅”五個關鍵詞,精辟概括了該書的特質。作者采用獨特的媒體人筆法,完全通過參與者與當事人的客觀敘述來呈現事件與人物,使得主人公于海洋的形象格外真實可信。
原沈陽軍區政治部法律服務中心主任、北部戰區政治工作部法律服務中心原主任丁月超
丁月超指出,該書主人公于海洋充分展現了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其將員工福祉置于利潤之上的經營理念,使上千名職工獲得有尊嚴的生活,從根本上改善了企業生態。他強調,這本書不僅展現了一個好人的擔當,更揭示了“好人也需要社會支持”的深刻命題。
《中國作家》雜志副主編俞勝
俞勝從四個方面概括了這部作品的文學價值:一是以扎實的紀實基底與生動的文學表達,實現了真實與美感的統一;二是人物塑造立體豐滿,拒絕完美化,以多面性還原了真實人性;三是以時間為線索的敘事結構邏輯清晰、可讀性強;四是通過具體場景有效強化了作品的畫面感。他以此向作者與出版社表達了由衷的祝賀。
沈陽市和平區紀委原副書記、監察局原局長劉明燕
作為與于海洋共事14年的見證者,劉明燕動情回顧了書中所載的真實經歷。他親眼見證于海洋將瀕臨倒閉的企業發展為納稅大戶的奮斗歷程,更對其始終堅守初心、繼續為黨和人民貢獻力量的精神表示敬佩。
遼陽順鋒鋼鐵公司職工代表張輔政
張輔政以質樸而鏗鏘的語言,深情講述了于海洋扎根基層、服務職工的感人事跡,有力印證了作品的真實性與感染力,生動詮釋了作品所體現的“人民至上”的厚重價值。
中央宣傳部國家版本館《全國新書目》原副總編輯、中國農業記者協會原秘書長、《百年強國夢》宣傳平臺總編輯張鐵林
張鐵林表示,本書不僅生動刻畫了一位有擔當、有才情、負責任的優秀企業家形象,更倡導企業家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他認為,該書的出版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的生動呼應,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與現實意義。
吉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韌夫
李韌夫指出,書中主人公于海洋的經歷,深刻揭示了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緊迫性與必要性。他認為,該書出版的現實意義在于有力地呼喚全社會在法治框架內,構建起激發與保護企業家精神的長效機制。
最高人民檢察院機關黨委原副書記、紀委書記張秀杰
張秀杰指出,本書的出版不僅展現了一位民營企業家的奮斗歷程,更引發了關于法治環境與人才機制的深層思考。他強調,在當前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必須深入思考如何構建更加完善的法治環境,同時建立更加科學的人才評價和任用機制,讓各類人才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中充分發揮才能。
鐵嶺市外事學校校長李華
李華分享了《雪落長河靜無聲》一書帶給自己的感動。主人公于海洋深刻詮釋了堅守初心、為社會持續創造價值的使命感,其不為私利、堅韌不拔的擔當精神,和她作為民辦教育管理者30余年的堅守共鳴,彰顯了民營企業家創業、守業回饋社會的共同初心與理想。
活動現場還宣讀了不能與會的領導和專家學者的賀信,他們以真摯的情感表達了對《雪落長河靜無聲》一書出版的誠摯祝賀和高度肯定。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副總編輯石松
座談會最后,主持人石松對各位領導、專家學者和各界與會人員發表的真知灼見表示感謝。他指出,本次座談會不僅探討了《雪落長河靜無聲》作為文學作品的獨特價值,更啟發了我們對當下時代命題的思考。
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期。無論是科技創新、產業升級,還是文化繁榮、社會進步,民營經濟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其創新活力,不僅是經濟命題,更是文化命題、社會命題。
與會嘉賓合影
我們相信,《雪落長河靜無聲》一書將以深沉的人文關懷和厚重的歷史質感,走進更多讀者的心中,喚醒人們對歷史的尊重、對勞動的敬意、對創新的期待、對未來的思考,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注入持久而深沉的力量。
純貴坊酒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