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報紙展:一次跨越76年的國家敘事
作者:高銀
9月24日,由五原縣委宣傳部、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五原文聯主辦,內蒙古自治區報業協會集報分會、巴彥淖爾報刊博物館承辦,內蒙古潤澤源生物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聯辦的《展示時代印跡 弘揚北疆文化——喜迎國慶紅色報紙展覽》在博物館四樓隆重開幕。
此次展覽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的發展為主題,通過從1萬多種、5多萬張報紙中精心遴選出來的480多張“紅色報紙”,系統地展現了共和國76年的發展史、成長史、奮斗史。這些報紙的時間跨度約76年,從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報頭版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2025年9月24日《共同奔向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未來——寫在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構成了一條震撼人心的“時光長廊”。此次展覽規模宏大、意義深遠、時間跨度大,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歷史對話,更是一次震撼心靈的精神洗禮,為我們展現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展覽分為“政治歷程篇”“輝煌成就篇”“領袖風采篇”“盛世閱兵篇”“歲月留痕篇”“踏遍神州篇”“工藝傳播篇”等七個篇章。每一篇章都從獨特視角展現了新中國發展的不同側面。“輝煌成就篇” 集中展示了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以及新時代各個時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從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到改革開放的關鍵決策,再到新時代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報紙作為歷史的忠實記錄者,將這些里程碑事件一一載入史冊。“領袖風采篇” 則通過不同歷史時期的報紙報道,展現了黨和國家領導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深厚情懷。從1949年《人民日報》報道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各個歷史時期領導人的重要活動和講話,報紙以其特有的時代語言,刻畫了領袖人物的風采。
方寸之間,見證祖國偉大飛躍。報紙是散裝的百科全書,是歷史的忠實記錄者。展覽中,每一份報紙都是一個時代的切片,鐫刻著共和國成長的年輪。參觀者駐足于展板前,目光掠過那些已經褪色、泛黃卻依然清晰的鉛字,仿佛能夠聽到開國大典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莊嚴宣告,看到改革開放初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感受到香港回歸、澳門回歸時全國人民舉國歡騰的喜悅,體會到北京奧運會“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開放胸懷,見證到新時代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堅定步伐。
這些報紙原本是易碎的紙張,卻因記錄了不平凡的歷史而變得厚重。1949年的《人民日報》報道新中國誕生,1956年的報紙記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1964年的號外宣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78年的報紙吹響改革開放號角,1997年、1999年的特刊歡慶香港、澳門回歸,2008年的奧運專版展現體育強國風采,2025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一張張報紙如同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朵浪花,匯聚成共和國七十六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洪流。

由黑入彩,記錄國家發展軌跡。報紙版面從黑白到彩色,從純文字到圖文并茂,報紙版面的演進反映了我國新聞出版事業的長足進步,也成為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由黑入彩的版面,由小到大的圖片(四版連體長幅報),無不見證著新中國從篳路藍縷到繁榮富強的崢嶸歲月,這種視覺上的變化給參觀者帶來了直觀的歷史感受,讓人們從媒介形態的變化中讀懂國家的進步。
鉛字背后,彰顯人民信仰力量。展覽中最打動人的,不僅是那些重大歷史時刻的記錄,更是字里行間蘊含的信仰力量。這些泛黃的報紙,記錄了時代的風云變幻,承載著歷史的記憶、社會的脈搏。當指尖拂過報頁,我們觸碰的不僅是歷史的紙張,更是一代代共產黨人用信仰書寫的“初心檔案”。
在“領袖風采篇”中,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形象一次次出現在報紙頭版,記錄著他們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從毛澤東主席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到鄧小平同志指引改革開放之路,到習近平總書記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每一代領導人都在報紙上留下了治國理政的深邃思考和實踐探索。
“輝煌成就篇”中,中國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溫飽不足到全面小康,從“兩彈一星”到嫦娥探月,從國產航母到北斗組網,一個個中國奇跡在報紙上留下深深的印記;“盛世閱兵篇”中,從“萬國牌”武器裝備到全部國產化、現代化,從騾馬炮兵到機械化信息化,人民軍隊的歷次閱兵都在報紙展覽中得到生動展現。
歷史回響,激蕩愛國情懷。報紙是時代的記錄者和文化的傳承者;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守望者;是歷史發展的忠實見證者。作為歷史的見證者、記錄者,紅色報紙親歷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成長與壯大,見證了中國人民的奮斗足跡。此次展覽展出的珍貴報紙,如同一部部鮮活的歷史教科書,讓我們得以重溫那些激蕩人心的報道,深切感受革命先輩堅定的理想信念與無私的奉獻精神。此次紅色報展不僅是一次報展,更是一堂生動的歷史課、深刻的思政課、鮮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參觀者在展覽中看到的不僅是報紙,更是一個民族的自強自立、不懈奮斗;觸摸的不僅是紙張,更是一個國家的集體記憶;感受的不僅是歲月滄桑,更是一種紅色精神的傳承。展覽通過報紙這一特殊載體,將愛國情懷具象化、可視化,讓抽象的歷史變得可觸可感,讓宏大的敘事變得有血有肉。通過這個展覽,我們不僅回顧過去,更要為了展望未來;不僅要紀念輝煌,更要汲取前行的力量。讓我們在歷史回望中堅定信心,在歷史記憶中凝聚力量,在歷史回響中啟迪未來,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作者簡介:高銀,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會員、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純貴坊酒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