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地轉戰一老兵
作者:董印選
2025金秋時節,我獲得了中央宣傳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頒發的《榮譽證書》,由于我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挑戰答題活動中脫穎而出,被授予“學習之星”稱號。此情此景此心,不免生發感慨。
回望2023,我收到了轉換戰地的第二份榮譽證書和水晶獎杯。這是由退役軍人事務部頒發的“宣傳工作先進個人”的資格認定,也證明了付出總會有回報,自己的心血和辛苦沒有白費。
2021年春節之際,使我終生難忘。因為這是我和同事告別部隊系統、轉戰地方單位的送行儀式。我與首長、戰友依依話別,當晚踏月而歸。
彈指一揮間,匆匆三十年。在納入軍隊建制的縣區級人武部,我度過了30個春夏秋冬四季輪回,奉獻了最好的青春年華,不知覺間已年逾半百,鬢染霜華。
作為人武部一名老黨員,長期從事編纂軍事史志、采寫新聞報道工作,主編出版了首部《楊陵區軍事志》,曾被陜西省軍區評為“軍志編纂先進個人”,也被原蘭州軍區政工網聘為“特約記者”,我用履職盡責服務著國防和軍隊建設,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等多次刊發新聞、文學稿件,《西北民兵》雜志以“愛崗敬業的模范”為題報道。《中國民兵》雜志“強軍路上老兵不歇腳”專欄給予圖文推介。楊陵區人武部連續多年被陜西省軍區、咸陽軍分區評為“新聞報道先進單位”。
1996年,我經歷了全國縣區級人民武裝部收歸軍隊建制。2016年,又迎來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大潮。每次置身歷史重大變革面前,我和我的戰友們都能做到講黨性、守紀律,識大體、顧大局,愉快服從組織分配,正確對待進退去留,匯聚起了全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正能量。
由于工作需要,我從人民武裝部調至退役軍人事務局。人民武裝部做為軍事機關,負責入伍的;退役軍人局做為政府部門,負責退伍的。人武部與退役局關系緊密。人武部領導任職縣區委常委,分工負責雙擁工作,日常聯系退役軍人事務局。而退役軍人事務局設立雙擁辦,主任由局長兼任。人武部管的是民兵,退役局管的是老兵。民兵老 兵都是兵,華夏兒女一家親。
沒有地方工作經驗,沒有鄉鎮工作經歷。從人武部的老職工,變成了退役局的新學生。在局領導的包容愛護和同志們的幫助支持下,我盡快轉換角色,努力適應環境,積極學習業務,發揮自身特長,為促進全區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由于領導的每次精心修改和大家的長年關愛鼓勵,我很快就在中省等媒體刊發新聞報道稿件數十篇,內容包括學習教育、體系建設、抗擊疫情、志愿服務、尊崇關愛、雙擁共建等各個方面,展示了退役軍人事務系統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有力宣傳了全區退役軍人工作新時代新氣象。2021年12月,楊陵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被陜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評為“全省系統宣傳工作先進單位。”
記憶猶新的是,2022年3月4日,遵照省廳媒體編輯之命,入村拍攝68歲的“示范區最美退役軍人”彭占其學雷鋒先進事跡照片。時值周末將要下班,交通不便,時間很緊。背上照相機,騎著自行車,就直奔西卜村。心急如焚而去,汗流浹背而歸。重回辦公室,連忙挑照片。等到發送復命,回家已至靜夜。隨后,文圖很快均被編發。2023年3月,當春消息拂過玉蘭樹的時候,我被陜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評為“全省系統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個人”。
2022年,我和我的退役局領導、同事不懼寒暑,迎著雨雪,輪流下沉到部門包抓的村、小區,和全區干部職工一起參加疫情防控執勤,規范管控,嚴防輸入,直到從各個疫情檢查點撤離。
2023至2024年,我所在的楊陵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全面加強基層基礎建設,積極推進政策法規落實,著力破解突出矛盾問題,不斷提高服務保障質量,高效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連續兩年被陜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表彰為“全省退役軍人工作先進單位”。
前不久,在楊陵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集中組織收看《榜樣》專題節目后,我寫下了個人學習心得:愛黨愛國愛軍隊,有你有我有大家。無論那個行業,不僅需要赤膽忠心,而且需要愛崗敬業。見賢思齊,用實際行動向楷模致敬,從現在做起,做好手頭的每一件事,不虛度今后的每一天,在付出與創造中,體現黨員的覺悟和人生的價值,為強國興軍匯聚勇毅前行力量。
【作者單位】陜西省楊陵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純貴坊酒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