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老葉
作者:劉杰
臨近知天命的年紀,周末是寂靜的。午間有朋友來,帶著新創作的一幅字。說是霜降已過,淺冬剛至,為避早寒,討杯茶吃。
難得老友來。我仔細清洗了茶具,在透滿陽光的陽臺上放置了茶桌茶椅,生火燒水,洗茶煮茶,待到茶入杯中,朋友已經把那幅字掛在陽臺上了。
老友是公認的“茶博士”。先是舉杯觀色,近鼻聞香,然后小嘬一口,閉眼輕品,接著喉嚨微動,轉而開眼,說這是秋山老葉,難得難得,從何處得來。我笑了一下,說難得你的雅名,其實這就是山里茶農自己喝的土茶。
說起這土茶,也算是有緣。我當年在南方掛職學習工作時,結識了一位江西朋友,他老家在深山,出產上等云霧茶,葉翠湯青,淡香沁脾。都是掛職學習工作,又性情相近、喜好相投,在南方一年的時間里,沒少和朋友圍爐夜坐,談古論今,說南言北,相處的清澈清爽,清凈清歡。
我掛職結束時,也是在淺冬,也是一個冬陽燦爛的午后,我帶著幾瓶家鄉的老酒,去與他告別。他說淺冬輕寒,得煮些老家的土茶請我吃。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土茶,葉條大而彎曲,褐色如蟲,用粗麻紙包裹的整整齊齊。
朋友說,這土茶是他老家父輩們自己喝的茶,老家出產的上等云霧茶得拿去換錢,茶農自家家里喝的茶,是在秋季后,將茶樹上的老葉采下,隔水稍蒸,竹蔑攤開,放到閣樓陰干,然后用麻紙包好,儲藏起來。喝時得大火煮沸,再燜一時,雖然茶湯濃黑,但極為消渴化食,身心通泰。
朋友邊說邊煮,待到茶湯出來,視之汁液濃黑,聞之幾無香味,端起入口,湯味苦澀,不過吞咽后頓時回甘,胃腸皆暖。三杯過后,朋友問我可否習慣茶味,我說吃出了苦與甘。朋友大笑,說我知茶,這土茶都是多年老葉,春夏秋冬,霜雪浸潤,最是凝聚出茶性的苦甘冷暖。家鄉有人遠行時,捧上一杯土茶,就是叮囑遠行人歲月不易,雖苦猶甘。相別以后,我們再未見面,但朋友每隔幾年,就會在淺冬時郵寄一包土茶給我。
待我講完,老友有點驚嘆,自斟自飲三杯后,閉目凝思一番,開目說我畢竟性情有限,知茶不深,只是吃出苦與甘,他品出的可是天地蕭瑟,歲月滄桑,尤其是茶人相知相暖,這些老葉云山霧罩,經霜披雪,為的是年年春生嫩芽,讓親手培育它的茶農采好茶有收益;茶農深知其功勞,在老葉快要枯掉時又采集制茶,喚起激活老葉集聚一生的茶性,予以苦甘冷暖相知,真是秋山老葉之情義呀。
老友真是奇人奇才,我頓時聽得汗顏受教,連忙又給他再斟上一杯,舉杯敬服,說土茶雖好,為其定名秋山老葉,還是老友更好呀。老友哈哈大笑,轉而起身,將掛好的字收了起來,說這幅字尚欠火候,改日只寫四字:“秋山老葉”。
我一時驚詫,老友笑著說我是年老忘事。我突然記了起來,前段日子有朋友想開辦茶樓,讓我幫忙起名,我思想后,題名為“三妙樓”,并追寫了一段短文做記,為了表示鄭重,又拜托老友書寫裝裱以示賀贈。其文曰三妙樓記:“好讀書不求甚解,好品茗無所閑愁。喜董橋小品文,清泉煮茶;樂梁實秋雅舍,擺棋賦詩。今眾生之中,皆有煩惱。而鬧市中有靜所,塵世間可趨幽,來三妙樓,妙喜一詩一棋,妙樂一茶一磬,妙塵一禪一心,足以怡然自得,品自然生命之泉,論嵇古賢圣之德,享如來菩提之靜,一時邀好友咸集,兩杯寄心覺妙,三碗甘露醇香,四方安處自在,須臾屏息凝神,頓然覺照本心,自比陸子羽,己是慧光師。”
看來老友說此幅字尚欠火候,是今日聞聽土茶之緣后新的心得,我重溫“三妙樓記”,也深覺得有浮躁故弄玄虛之感,又是汗顏一番。老友見此,笑說秋山老葉,茶已吃好,已不懼寒,告辭告辭。
老友走后,我又獨坐一時。望著淺冬慢慢西沉的夕陽,透過玻璃窗,斑斑點點落在茶桌上,澄明而安靜,古茶的味道還存在舌尖,如牛一樣的反芻,遲緩而悠長,溫存而撫慰。突然想起遠方的朋友,能否再相見相約,吃杯“秋山老葉”,不得而知,我突然流淚了。
作者簡介:劉杰,男,喜歡寫作,發表散文五十余篇。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純貴坊酒業